■ 張君燕
鮑勃·迪倫丟了口琴
■ 張君燕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從小,他就顯示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10歲時自學了吉他、鋼琴、口琴,中學時就加入了一個小型搖滾樂隊。因為對樂器的掌握及演繹非常出色,鮑勃得到了很多同學和老師的夸贊。
這天傍晚,鮑勃在整理樂器時發現自己的口琴不見了。怎么辦?明天可是樂隊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演出,如果用新口琴,對它的音色和特點不夠熟悉,肯定會影響整體發揮。鮑勃找遍了樂器室的每個角落,依然沒有找到。
“肯定是有人嫉妒,故意把我的口琴藏了起來!”鮑勃拍著腦門干著急,卻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音樂老師貝琳達女士得知情況后,問鮑勃:“你確定是別人把口琴藏起來了?會不會是其他原因?”
“這個……我不確定。”鮑勃無奈地說,“可是,我確實找不到了。”
貝琳達女士點點頭,接著說:“如果是別人的問題,我們就沒辦法了;可如果是我們的問題,也許還能找到。現在,我們不如假設是自己的問題,想想是不是自己把口琴丟在了什么地方?”
鮑勃平靜了下來,仔細回憶。
過了一會兒,他驚喜地說:“前天上午我將口琴送去比伯大叔那里清洗,忘記取回來了。”
貝琳達女士笑了笑,說:“你看,很多時候并不是別人的錯誤,而是我們自己的錯誤。”
“正是這件事,使我在之后的創作和處事時發生了很大轉變。”鮑勃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裴金超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