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共享經濟的新模式在全球迅猛的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大大提升了社會閑置資源的使用率,減少了資源浪費的發生,消費者從中收獲了利益。但是任何一種新型經濟模式都不是絕對完美的,為了共享經濟能夠長期的良性發展,政府應該如何行使其監管職能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信息時代 共享經濟 政府監管
一、共享經濟的內涵與發展歷程
共享經濟的根本理念就是閑置資源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提高閑置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推動社會經濟良性發展。共享經濟的參與主體主要有供給方、需求方、共享平臺。共享平臺為供給方和需求方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供給方通過暫時讓渡閑置資源的使用權獲得一定的收益,而需求方在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后,只需要付出較為低廉的代價便可獲得該資源一定期間內的使用權,不用再花費額外的費用去重新購置。共享一詞其實對于我們并不陌生,早期社會個體間物品的互借或信息的分享,便是最基本的共享。受制于早期社會客觀條件的限制,共享內容以實物居多。然而,伴隨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得到蓬勃發展,這使人們可以輕松通過互聯網獲得所需的信息或者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信息,可以說信息的共享最早在互聯網上得以實現,這個時期的共享內容以信息居多,信息的共享呈現井噴的態勢。同時也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信息的共享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共享的范圍更為廣闊。近些年來,Airbnb,滴滴打車、途家等共享平臺開始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標志著共享經濟真正由理論邁向了實踐。
二、共享經濟目前存在的監管難題
(一)新型的社會資源使用模式帶來的問題
舊有的監管方式是根據傳統的社會資源使用方式所設立的。例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房屋出租,現實中以提供房屋出租服務為業的經營者并不多,更多的人只充當著消費者的角色。而共享經濟則改變了這種現狀,創新了更加集中的資源使用模式。以AirBnB為例,在AirBnB的平臺中提供短期房屋出租的不再是酒店的經營者,而是有閑置房屋需要出租的個人。但是,雖然個人提供的閑置房屋是普通的住房,但實際上這樣卻造成了住宅區在事實上變成了酒店區,這勢必會影響住宅區周圍鄰居的日常生活。因此,AirBnB經常會遭到住宅區周圍鄰居的投訴。
(二)不公平競爭對傳統企業的沖擊
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產生了大量自由和不受監管的共享經濟企業。這便造成了共享經濟企業與受到嚴格監管的傳統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例如,在傳統的出租車業,司機必須向出租車公司定期繳納份子錢,遵守政府與公司的各項規章。相比之下,Uber的專車司機則擁有較大的自由度。
(三)如何保護消費者的難題
共享經濟高度自由的特點也對消費者的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irBnB平臺的業主不需要符合酒店的衛生與安全標準,Ube專車司機也并未被要求擁有經營許可。共享經濟的擁護者認為,市場的自我管理足以使消費者規避風險,共享平臺的評價體系對商品或服務的供應商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同時,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還有共享服務的價格。例如,Uber推出的動態定價策略便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動態定價策略的概念是當服務的需求增加時,相應服務價格也相應提高,使消費者更快獲得服務。但在2013年的紐約暴風雪期間,Uber的打車費在動態定價策略下較平時增加了近八倍,這便引發了社會的思考,缺乏監管與制約的共享經濟企業將會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巨大的隱患。
三、完善政府監管的建議
(一)正確把握共享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一種新穎的經濟理念,共享經濟在深入不同行業時必然會出現各種問題。為了能夠正確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政府應當認真調查、探討共享經濟在各行業可能會造成的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根據行業自身的特點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有針對化的管理,積極調整相應的規章制度給予正確的引導。同時,共享經濟的發展分為不同的階段,相應的也有各不相同的特征,在共享經濟的起步階段,為了給共享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政府可以制定一些較為寬松、一般性的法律規范。在共享經濟邁入更高的發展階段后,再制定詳細的法律法規,對其予以規范。
(二)平衡監管與創新兩者間的關系
共享經濟模式的快速發展勢必會對傳統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可能會造成傳統產業工人大量失業、市場短期內的無序競爭、勞動保障困難等社會問題,但這是新經濟模式替換舊經濟模式所無法避免的,政府應當做好相應的過渡工作,而并非去限制創新。法律與制度是具有“滯后性”的,新型經濟模式的實踐總是領先于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一味死板地根據傳統的監管模式來規范新型經濟模式的實踐,新經濟模式將無法得到長足的發展。有關的政府機關在監管時應將共享平臺的創新性特點納入考慮的范圍,對比現有的法律法規,靈活適用監管的方法,為共享經濟的發展營造適宜的社會環境。
(三)與時俱進地改革政府監管模式
共享經濟平臺依靠強大的互聯網術進行運營與維護,政府對于共享經濟平臺的監管,也應當相應地使用先進的的互聯網技術,真正實現對共享經濟平臺的有效監管。如河南省工商局于近期針對網絡市場監管難這一問題推出的網絡市場監管系統,將網絡市場主體的信息歸集到統一的監管系統中,實現一體化在線監管,使政府監管更為精準、高效以及有針對性。
(四)開放政府數據平臺,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保證市場的良性發展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在共享經濟的大背景下,信用成為市場的根本,信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共享平臺的發展。例如,Airbnb平臺在用戶的使用中設置了身份驗證的程序,如果用戶在個人的征信系統中曾有不良記錄就會受到限制。我國也應從中吸取經驗,適當開放政府的相關數據,將征信系統與各共享平臺實現相互對接,確保發展共享經濟過程中的高度信用。
參考文獻
[1]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
[2]董成惠.共享經濟:理論與現實[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6(05).
[3]黃駿.對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02).
作者簡介:劉志杰(1996-),男,漢族,上海人,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