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新疆地州金融為研究切入點,運用Geoda對數據進行Morans I檢驗,最后構建模型,并運用Geoda進行OLS估計,得出經濟、科技、對外開放水平與金融行業人力資本是影響金融集聚的關鍵因素,并對新疆地州金融協調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金融集聚 莫蘭指數 實證研究
一、新疆地州金融發展呈現空間集聚的特征
利用2005~2015年新疆15個地州的存貸款總量(DL)計算 Morans I指數,采用“后”相鄰:如果區域i和區域j有共同的頂點或共同的邊,則稱區域i和區域j“后”相鄰,記Wij=1;否則記Wij=0,運用Geoda生成結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Moran's I的正態統計量Z值均大于正態分布函數在0.0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1.96),這表明新疆15個地州金融集聚現象在空間上具有明顯的正自相關關系(即空間依賴性)。也就是說,新疆地州金融產業的發展在空間分布上并非表現出完全隨機的狀態,而是表現出某些地州的相似值之間在空間上趨于集聚,這說明新疆地州金融產業的發展存在著空間上明顯的集聚現象。
總體來看,新疆地州DL空間相關模式大多位于第3象限,在1、2象限的不多,第4象限沒有,即LL這種模式比較明顯的情況(圖一)。其中,HH模式比較明顯的是烏魯木齊、昌吉地區;LH模式比較明顯的是巴州地區;LL模式比較明顯的則是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圖二)。看出,DL總量存在地理空間分布的依賴性和異質性。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在地圖上HH與LL尤為明顯,HH主要集中于北疆烏魯木齊地區附近,而LL主要集中在南疆喀什地區周圍。分析表明,從金融總量來看,新疆地州金融確實存在空間聚集現象,而且地區差異比較明顯,所以有必要從空間維度的相關性和異質性出發,對影響金融集聚的影響因素進行空間計量分析。
二、研究假設、模型設定及數據的說明
(一)研究假設
假設一:經濟發展水平與金融集聚具有正相關性
假設二:政府干預能力與金融集聚呈正相關
假設三:技術創新水平與金融集聚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四:金融業人力資本水平與金融集聚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五:對外開放水平與金融集聚呈正相關關系
(二)模型設定及數據的說明
其中,β為回歸參數,i為1,2,3,…,15個地州,ε為隨機誤差項。被解釋變量DL為存貸款總和反映金融集聚總量,GE代表政府作用,GDP代表經濟基礎,OPEN代表對外開放水平,PL代表科技水平,LABOR金融行業人力資本。
數據來源自新疆計年鑒2006~2016,得到的是15個地州2005~2015年的數據;實證研究主要借助于ArcGis與Geoda軟件完成。
三、影響新疆金融集聚的實證結果及建議
(一)實證結果
為了比較不同時期各影響因素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作用,以存貸款總額為被解釋變量,反映金融總量集聚;以各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財政支出(GE)、對外開放水平(OPEN)、專利授權(PL),金融行業人力資本(LABOR)分別作為解釋變量,采用當期模型和跨期模型(被解釋變量選擇當期數據,解釋變量也選擇當期數據,是為當期模型;被解釋變量選擇當期數據,而解釋變量選取的是當期之前年份的數據,是為跨期模型。表2中,模型15是當期模型的分析結果,其他皆是跨期模型的分析結果),對2015年金融總量(DL2015)集聚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結果如下:
1.從上表當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哪個模型當中都存在不顯著變量。當期模型由于空間效應不顯著所以研究顯著的跨期模型。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模型12、模型13這兩個模型由于不顯著變量少,所以其解釋力更強更全面。而且這兩個年份在SEM與SLM比較的比較當中用SLM模型會用的更好,同時空間效應顯著。2012年、2013年采用空間誤差模型估計,效果更明顯,說明金融集聚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存在時間和空間的累積。
2.經濟因素影響金融集聚。總體來說,國內生產總值GDP對金融集聚解釋力一直較強,新疆的經濟發展都是有跡可循的,從2000年就說的“西部大開發”到現在的“一帶一路”都是在強調著新疆的經濟發展,所以新疆的金融聚集一直都受著經濟因素著影響。
3.科技因素影響金融聚集。從上表中可以看出PL對于金融集聚解釋力也是一直較強,尤其是在08年之后。因為新疆一直是一個發展中的地區,當經濟文化有一定的基礎的情況下,對于科技人才的需求度一直是比較高的,高科技能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吸引人才的加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以科技因素對于金融的聚集在新疆也是至關重要的。
4.對外開放水平、金融行業人力資本因素影響金融聚集。相較于GDP與PL,OPEN與LABOR對于金融集聚的影響沒有那么明顯,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外開放水平、金融行業人力資本對于現如今的金融聚集的影響力也是在逐步加大,所以對外開放水平、金融行業人力資本對金融聚集的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
5.制度因素影響金融集聚。從上表中看到的結果是前期財政支出GE對于金融資源影響還是很大的。到了10年以后GE對于金融資源影響就相對減弱了不少。事實上相較于烏魯木齊、昌吉等金融聚集比較明顯的區域伊犁、喀什與阿克蘇等地區的財政支出也是不遜色多少的。其中有一部分景區等因素的原因,還有就是新疆特殊的地域,對于安全所需要付出的開支不同的原因。所以制度因素后期對于金融集聚的影響并不是像上表中所表現出來的那么薄弱的。
(二)相關建議
1.大力發展經濟,增強金融產業規模效應。隨著國家對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視以及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展開和“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展開,這給新疆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新疆現有的經濟區,應發揮其經濟優勢,廣泛的與周邊區域或周邊國家金融合作,逐步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于經濟水平相對較弱的南疆地區,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本地區的優勢產業積極提升自身經濟發展水平。
2.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新疆各地區,科技創新水平還相對較低,在實證中,科技創新能力對于金融聚集的影響也是在近些年來變的日益突出。新疆正處于一個需要科技創新來加快金融聚集的階段,因此不能忽視前期的科技投資,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努力實現科技成果向現實轉化。
3.加大高層次金融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首先,新疆應當維護社會長治久安,應積極營造優良的金融發展環境,培養高層次通用型金融人才并引導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其次,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塑造良好的引才環境,以吸引海外高級資金運作、管理等金融專家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再次,從社會養老、戶籍、待遇等體制上提供便利,減少對金融業不必要的限制以此引進人才;最后新疆還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高層次金融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對于金融人才相對較少的南疆地區,更應該積極營造出優良的金融發展環境,吸引各類金融人才,從而促進其金融產業的發展與集聚。
4.加大對外開放程度。從實證中可以得出自10年以來對外開放水平對于金融聚集的影響越加的顯著。新疆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為了加大開放程度應該積極地響應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當中。
參考文獻
[1]豆曉利.基于空間計量的金融集聚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區域金融研究,2014,(10).
[2]陳俊,胡宗義.金融集聚的區域差異及影響因素的空間計量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3,(06).
[3]李正輝,蔣贊.基于省域面板數據模型的金融集聚影響因素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2,(7).
作者簡介:劉艷梅(1966-),女,河南鄢陵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