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主要研究余額寶這種具有很好說明性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影響,其中使用了Eviwes回歸模型對余額寶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規模變動情況做出時間序列回歸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個人理財 余額寶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第一年,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呈現多元化趨勢,其中余額寶規模發展最具有代表意義,才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就有8000多萬用戶在使用,規模從幾十億增長到5700多億,根據天弘基金官網統計2015年6月余額寶用戶數已經突破2億,凈資產規模為6133.8億元,2016年規模為8082.94億元。2014年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用于實體經濟投資,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收益。2015年經濟發展緩慢,特別是A股市場變動巨大,上證指數從最低點2850.71迅速上漲到5178.19點,大多數投資者面臨股市的暴漲,造成了盲目的投資,都紛紛投資股市,導致商業銀行理財用戶數量大量減少。2015年下半年由于股市瘋狂的跌落,導致大多數投資者虧損嚴重,投資者改變以往的投資觀念,更加注重資金安全和穩定的保本收益投資。因此2016年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和互聯網金融理財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時機,在次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余額寶的影響應怎樣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現狀
阮銀蘭(2012)從理財市場供給與需求為研究對象,認為商業銀行應該增加理財產品的種類和供給,提高消費者需求[1]。楊虎(2014)從大數據條件研究互聯網金融,認為利用對互聯網金融數據分析可以有效的控制市場風險,角度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2]。李萍(2015)認為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具有競爭也有合作關系,提高了服務水平[3]。袁露茜(2016)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本身優劣勢分析,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促進金融領域的變革,其發展必須要依托于大數據為前提,來實現金融行為互聯網化[4]。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快速,對商業銀行各類業務都有很大沖擊,但是從過去的研究中沒有對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進行具體的分析。
三、余額寶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
(一)現狀分析
從圖1中可以看出余額寶的規模逐年上升,2013年6月中旬余額寶正式出現在理財市場,同月底資金規模達到424400萬元余額寶上市,同年九月底余額寶資金規模為5565300萬元,增長了1211.30%,截止2014年年初規模已經突破18534200萬元。2014年6月底規模達到5741.60億元,同比增加了1342.88%,2014年比2013年底增長了212.36%,截止2015年六月底規模達到6133.81億元,同比2014年6月底增長7.63%,2015年年末規模是6206.90 億元,2016年年底余額寶規模達到8082.94億元,同比2015年增加了30.23%。
從圖2可以看出余額萬分收益和七日年化率整體都呈下降趨勢,2013年底萬分收益達到歷史新高53.6697元,6.5777%的七日年化率,以后就逐年降低。從商業銀行角度可以看出,余額寶突然的上市,商業銀行沒有做出任何的措施,直到余額寶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盈利能力,采取措施打壓了余額寶的收益,致使余額寶不得不調節收益率。
(二)回歸模型分析
利用商業銀行業務規模數據(Y)和余額寶規模數據(X)時間系列回歸方程為:
由此可以看出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和余額寶的相關系數R=0.927661,說明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F檢驗的F=448.8358,F值非常的高,二者之間顯著性水平很高。從回歸方程得出,回歸系數β=11.25表示,余額寶規模每變動(增加或減少)1億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規模就會相應變動(增加或減少)11.25億元。
四、結論
(一)余額寶對運營模式的影響
余額寶有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等特點,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傳統運營模式不在滿足于現有的經濟發展趨勢。投資者對產品信息的掌握程度逐漸提高,有權選擇更多的理財產品,因此商業銀行理財只有改變傳統的運營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余額寶對商業銀行市場地位的影響
我國的政策體制決定了商業銀行在金融服務領域具有主導地位。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出現,通過銀行柜臺辦理理財業務不再是消費者的單一的選擇,因此余額寶對商業銀行在金融機構的主導地位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余額寶對存款的影響
余額寶這類型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就很好的避免了時間不靈活,節約成本等問題。大家在理財上都會考慮資金安全和收益才會選擇投不投資,像余額寶資金都是銀行監管保證了客戶的資金安全。
(四)加劇了銀行間個人理財業務的競爭
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平臺對理財產品的價格、收益、風險等進行比較,從而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理財產品。相比之下,客戶更愿意選擇注重客戶體驗的互聯網理財方式來進行理財,這種選擇方式對我國商業銀行在客戶理財觀念上的影響逐漸減弱,也加劇了理財產品之間的競爭。
(五)改變了客戶的思想觀念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和廣泛的使用,客戶的消費行為也在改變。互聯網打開了人們對金融的看法,都在使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關注經濟發展情況,改變了人們傳統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阮銀蘭.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市場現狀問題及對策[J].金融與經濟.2012(02).
[2]楊虎.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預警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4(4).
[3]李萍.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對策研究[D].2015,06.
[4]袁露茜.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策略研究[D].2016,05.
作者簡介:岳雪(1989-),女,漢族,貴州綏陽縣人,碩士,從事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統計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