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昌
【摘要】如今我國的電力產業也開始逐漸趨于集團化與產業化方向發展,在該時期背景下,我國的社會監督體系卻未能得以健全,導致許多供電企業的財務監管出現嚴重紕漏。而供電企業的管理工作由于經常受到社會發展與國內外市場的影響,致使相生相伴的財務不穩定因素與危險性因素較多。在這樣的不穩定環境下,本文將針對我國供電企業發展歷史進程中的財務風險成因進行分析。希望通過作出合理的判斷,提出相應的財務預警措施,保障風險防范條例和危機管理應急對策的有序建立,從而為我國的電力事業發展提供具有現實和參考意義的理論。
【關鍵詞】供電企業 財務風險 風險管理控制
電力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之一。同時電力企業的供電水平也直接決定國民生活質量,關乎到千家萬戶的生活模式。然而,供電企業內部卻常常受到許多內外部因素的干擾,導致供電企業時常出現財務管理障礙。尤其是近些年我國的供電項目增多,供電企業的業務類型和企業規模不斷加大,引發電力企業財務管理難度也隨之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如今電力企業的財務經營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生態重點。如若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和控制辦法,將財務風險問題控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圍之內,那么必然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分析供電企業財務風險成因,為解決財務風險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一、財務風險控制內涵
財務風險控制,主要是針對一些以經營為主體的企業,對于在企業運營管理期間所存在的各類風險意識危機進行防范,并對此作出合理的處理。確保后續經營項目活動的正常運營,避免企業因風險危機蒙受巨大的財產經濟損失的管理過程。風險預防與管理,正是為了企業能夠在保障一定的收益水平前提下,盡可能減少負債程度。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財務風險管理,通過對財務風險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財務危機對企業經營管理造成過大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手段,能夠較為清晰全面的反應出企業目前的市場動態與經營狀況。
二、電力企業財務危機成因分析
我國的電力企業受社會發展影響,正處于黃金發展階段。不過這也僅局限于部分城鎮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的地區,大部分城鄉電網的建設速度仍舊無法跟上當前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部分發達地區對于電力的供求需要。如今我國正在大力推行城市一體化發展,希望通過城市一體化這一政策的有效實行,全面帶動城鄉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目標。因此面臨著急劇增加的城鄉用電量,電力企業的電網建設投入和電源基站建設投入都在不斷增加,電力企業內部運營管理出現了暫時性能力不足現象。許多供電企業為了能夠正常維持企業運轉,不停地通過融資與借貸的方式進行電網的新建工作,導致許多供電企業償債風險與還本付息的壓力不斷增加,從廣義角度來看,目前供電企業所面臨的財政危機成因主要由以下幾點構成:
(一)政策風險
政策性風險是國家政策對企業資本運營和經營活動產生的風險[1]。我國在十一五期間,電力工業獲得了顯著性的發展,我國于現階段仍在繼續推動著電力工業的不斷進步。在此過程中,我國的電力工業發展將沿著安全,經濟,綠色,和諧的路徑進行,科學發展是不變的主體,轉變發展方式正在成為主旋律[2]?;诖耍覈恼邔⒅苯佑绊懙焦╇娖髽I的發展形態,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后續進行。
(二)自然風險
供電企業屬于典型的高危行業,目前電力設備受外力損害的現象非常普遍[3]。通常來說,供電企業為了避免臺風和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都會不斷加強自然風險抵御技術能力,并做好及時預警防治的方式,將自然風險帶來的風險損失降至最低。
(三)籌資風險
眾所周知,供電企業屬于微利企業而不是高盈利企業。大部分供電企業在資金運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外來資金注入。自有資金的匱乏及償債能力不足,以及電力企業本身屬于高投入的技術密集型行業,設備更新較快等,全都嚴重加劇了供電企業的還貸壓力[4]。
(四)集團產業化風險
目前我國的供電企業所走的路線是向著集團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受市場化影響,電價的體現方式主要根據市場電力商品的需求彈性變化[5]。如若時常出現電力需求動態波動,那么必將影響到電力價格的不穩定,導致電價出現入不敷出現象。同時廠網分開,直供大用戶的分割、用戶需求、市場購買力等因素造就了客戶市場資源風險[6]。
(五)資產風險
資產風險主要指部分農村地區的電網改造下的資本投資風險帶來的風險隱患,許多農網在改造之后所形成的盈利總量,未能予以電力企業足夠的經濟效益,甚至許多農網出現了虧損嚴重現象。另外許多地區的電網產權關系并未理清,主體不明確現象也是許多電網改造帶來的負面影響,直接導致了供電企業的資產風險危機加劇。
(六)成本控制危機
成本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包括對工程成本的控制和生產費用的控制[7]。目前許多供電企業都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企業內部管理成本投入不實,以及會計信息不真實等。這些因素的產生及所攜帶的安全隱患,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供電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有效性。并且由于企業資本報告存在不真實的投資回報現象,還將嚴重干擾管理者的科學決策。許多地區的電力價格波動較大,電價不穩定都將嚴重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收益。
三、電力企業財務風險解決措施
在市場經濟干擾下,受到許多其他企業的影響,供電企業的生存形式必然會更加嚴峻。為了應對復雜的市場競爭狀況,可行的風險危機應對策略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提高外部風險危機應急能力,加強外部市場環境變化下的適應能力
通過改革農電管理機制,不斷適應如今農網用電需求,與時俱進是一項簡單有效,能夠順利解決農網虧損的管理對策。通過拓寬電力企業供電效果,打開農村用電市場,拉動國民內需,并根據我國市場發展常態下的規則,明確投資者即收益者這一產權規定原則。另外還要取消增容費收項目,真正使密布點、短半徑落到實處,從而通過網改后,促使供電量上升[8]。對于并未進行過任何改造的農村地區電網,根據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式和政策合理調整布局,進行改造。尤其是要兼顧到部分老齡化較為嚴重的陳舊線路地區。老舊線路的改造應逐步實施,避免斷電對于該地區帶來的不利影響。消除迂回線路,減少電網傳導途中的電能浪費。從而有效拉動城鄉用電內需,提高供電有效質量,創造更高的供電價值。endprint
(二)健全內部規章制度,加強電力企業活動宣傳力度
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及企業行政規章制度,是供電企業工作管理的運行標準,也是規避風險的前提條件。通過加強內部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強度,著重強調工作人員以風險防范作為運營基礎。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步驟和系統,通過高效的防范管理運行機制,統一上下級思想認知,博得更多社會關注與政府支持,從而構造良好的供電企業經營風氣。唯有提高了員工內部企業歸屬感,才能夠積極發揮員工個人潛力,加強電力企業活動宣傳力度,改善社會對供電企業的認知與面貌。
(三)建立風險規避守則,減少風險事故發生后導致的電力受損事件發生幾率
為了減少財務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供電企業的供電質量。必須要明確風險防范的責任制度落實,通過建立風險防范守則,提高員工的風險預防認知。下達風險防范責任制度要層層落實。解決好部分農村地區低電壓的問題,減少低電壓給農網用戶帶來的影響。根據我國出臺的電網整治任務,及時明確各個階段電力企業所應做的整治任務,從而實現整治目標。另外還要合理規劃工業園區電網線路,確保工業園區的用電呈現負荷增長同步并適度超前情況。將線路的負載率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保障各區級用戶的用電質量,提高電網負荷能力,滿足用戶需求,創造更多的經濟營收。
(四)提高供電企業風險危機應對能力,形成電力產業危機管理文化
最后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財政風險,及不穩定因素造成的供電企業經營危機。供電企業應當在平日里著手打造培育良好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在員工內部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經營理念。尤其是要增強基層管理人員和高層管理成員的企業財務風險危機意識,規避財務部門出現經濟周轉問題。電力企業必須不斷深入改革內部經營模式,將和諧的經營理念滲透到風險管理,從而提高供電企業財務風險抵御能力。明晰電力企業員工職責,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在每一名職員心中都形成危機感,避免員工產生怠惰心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結語
如今電力企業的市場價值正隨著飽和的市場形態,及外來市場競爭等多種因素影響不斷縮小。供電企業風險危機內外并存,尤其是財務風險問題近些年愈發加重。雖說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為供電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是卻也為電力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挑戰,提出了更多的供電需求。我國大部分供電企業隸屬于國有性質,近些年國有性質的固定資產比重越來越高,經營風險因此也與之不斷地加大。因此供電企業必須重視內部環境的建設與管理,從根源處控制財務風險的萌芽和擴大,從而為創建有利的生存環境不斷提高企業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紅霞.關于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監管的幾點思考[J/OL].財會學習,2017,(16):84.
[2]汪洋.關于供電企業經營管理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3):128-129.
[3]鄧靈芝.關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策略分析[J].時代金融,2017,(17):236.
[4]李翠云.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管理思考[J].大眾科技,2017,(06):149-151.
[5]陳鑫.供電企業項目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的研究[J].經貿實踐,2017,(12):109.
[6]丁磊.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2):125.
[7]李榮.供電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與內部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2016,(18):76-77.
[8]李風芹.供電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5,(15):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