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問題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針對企業離退休人員這一老齡人口群體的養老管理工作成為了我國當前社會保障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主要圍繞企業離退休人員社區養老管理服務模式展開探究,希望能通過本文的探討,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社區養老管理服務工作管理質效、改進社區養老管理服務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社區養老 企業離退休 模式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現象愈加嚴重,通過養老保險為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養老服務的模式,無論在保險基金貯備、相關制度建設還是具體保障措施等方面,均存在較多不足之處。怎樣才能做好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社區養老管理服務工作?本文認為,將社會保險機構作為開展居民養老服務的職能機構,將社會上廣大的企業離退休人員依據其居住所在地的街道、村鎮實施分區,依據分區設立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具體負責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服務與社會事物管理工作,是目前較為可行的措施。下面,本文將對該問題展開詳細闡述:
一、針對企業離退休人員開展養老管理服務的目的
(一)我國廣大企業離退休人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我國經濟模式轉軌,養老服務通過社會保險的形式提供給了企業離退休人員,但社會保險僅負擔企業離退休人員資金方面的服務,在醫療服務、文化娛樂、護理與生活等方面卻無法給與照顧。因此,通過本地社區將企業離退休人員組織起來,針對養老服務方面的需求,以社會組織為單位進行統一服務與管理,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離退休人員的老年生活需求,為廣大企業離退休人員更好的開展老年生活、解決生活問題提供幫助與指導,讓企業離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得到組織管理與服務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成熟,企業生產經營與社會服務相脫離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于一些新興的私營民營企業而言,其本身即不具備為職工提供養老服務的能力。隨著此類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加,由此類企業離退休而形成的老齡人口數量也會逐漸增加。從長遠來看,由社區負責養老服務,為社會老齡人口提供相應的離退休養老方面的管理工作與看護工作,是社會發展的宏觀趨勢。目前,我國的社區建設應積極地迎合這一趨勢,以發展的戰略性眼光提前開展社區養老管理工作的改革與調整,將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服務納入社會服務與管理工作的范疇,通過形成專業化的服務功能與管理力量做好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管理服務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讓社區工作為企業和社會服務,為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社區開展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管理服務的主要模式
針對企業離退休人員以社區為單位進行統一養老服務管理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不僅要在基本的生活保障服務上給與支持,還要考慮老年人的文化娛樂需求、精神生活需求以及社會交往與交流需求。因此,社區開展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管理服務工作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一)家庭生活管理服務
針對社區中的企業離退休人員,尤其是離開子女獨居的企業離退休人員,社區應當為其提供一些基礎性的家庭服務,將其所需的家庭事務性工作,通過社區提供相應服務使其得到滿足,如為老年人提供保姆服務、家庭清掃服務、家庭維修服務、快遞業務與通信收發件服務,以及各類手續代辦服務等。社會還可以針對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需求開通服務專線,如社區中的企業離退休人員提出需求,有關人員即主動上門為其提供所需服務。這樣可使社區企業離退休人員在生活上的一些不便和需求通過社區服務得到有效解決,從而為社區企業離退休人員更好地開展家庭生活提供幫助和支持。
(二)醫療保健管理服務
針對企業離退休人員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需求,社區也可以通過開展相應的基礎性醫療保健服務來給與應對與滿足。由于目前我國的紅十字會服務內容與長期護理保險業務中,很多含有社區服務的配套內容,因而在社區設立針對本區域內老齡人口的醫療保健服務站,通過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服務人員就近為社區中的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健康檢查、醫療保健、初期診斷和上門醫療等服務,對于健全我國的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改善針對老年人的專項醫療服務水平、讓醫療服務更好地為離退休人員服務等,均具有十分現實的社會意義。
(三)老年護理管理服務
雖然我國很多城市也建設了一些民辦養老機構與服務組織,但就目前情況而言,還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看護需要。針對這一矛盾,通過社區設立專門的離退休人員護理機構為本社區的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長期護理服務是較為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在社區設立護理機構,能夠將護理服務就近集中開展,同時可以通過社區為企業離退休人員申請各種國家給與的補貼與優惠措施,讓企業離退休人員的護理工作獲得來自民政和社保方面的有力支持。對于家庭而言,就近護理也解決了子女跟老人聯系溝通困難的問題,節省了護理費用,讓家庭負擔得到減輕。
三、人員構成
要做好社區的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服務工作,構建一支高素質、有能力的人力資源隊伍也是必不可少的。社區應當挑選具有責任心和愛心的社區干部負責社區離退休人員的養老管理服務工作,同時與醫療機構、社會保險機構以及民政部門等進行聯系,讓社區老年服務所需的服務內容,能夠通過有關部門定期委派專業人員到社區開展服務的模式提供給社區的企業離退休人員。對于一些家庭服務方面的要求,社區可以設立中介性質的服務機構,挑選具有經驗的專門人員,與快遞公司、家政服務公司、勞務市場等進行聯系,將有關服務工作分配給專門人員負責,使得社區中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家庭生活服務需求得到滿足。
四、經費來源
對于社區開展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服務的經費來源問題,本文認為應從以下一些途徑加以解決:首先是通過財政撥款獲得,通過政府政策給與的專項資金投入到相關的養老工作或服務中進行落實;其次是通過社會捐助補充,紅十字會等社會公益組織給與的捐助資金,可以投入到社區養老服務的建設工作上來;另外,可以從一些專門從事老年商品銷售與服務的企業獲得,并通過為其提供廣告宣傳、產品活動等形式進行合作。
五、結語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與我國的發展趨勢,而積極地認識與應對這一趨勢,是我國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在戰略上采取的主動措施。本文對于企業離退休人員社區養老管理服務模式的探索是概括性的、不夠全面的,希望能夠通過有關思路的提出,為社區更好地開展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管理服務服務工作、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謝永洪.社區管理服務社會化的基本思路[J].勞動理論與實踐,2012(03).
[2]楊穌,賈明德.試析新型城市社區管理模式[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作者簡介:姜波(1979-),男,陜西寶雞人,職稱: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