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
摘要:羅斯福新政和凱恩斯理論都是在上世紀西方資本主義時期為了解決經濟危機而提出的政策,但是這兩個并不是有連帶關系的,只能說互相影響了對方。羅斯福新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凱恩斯理論的影響,羅斯福的新政也補充了凱恩斯理論所沒有的內容。羅斯福新政和凱恩斯理論這兩個的共同點就是解決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當時都是采用的“自由發展”的政策,但這兩個政策都是主張國家能夠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同程度干預,政府作為“看不見的手”,對國家的發展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以降低產生經濟危機的機率。總而言之,羅斯福新政和凱恩斯理論是兩個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對于這部分的討論,有助于我們更清楚的了解羅斯福新政和凱恩斯理論。
關鍵詞:經濟理論;政策;經濟危機
一、凱恩斯主義
1、凱恩斯主義理論。凱恩斯理論主要是對就業問題做出的研究,凱恩斯認為失業問題是由于生產力過剩導致的,而有效需求不足又導致的生產力過剩,歸根結底,如果有效需求不足,那么企業就會大量減少員工,也就增加了整個社會的失業率。
凱恩斯根據社會現狀研究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法,一個是貨幣政策,一個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中央銀行和政府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而改變社會供求關系。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稅收和支出來控制社會貨幣供給,增加稅收減少貨幣流通數量,減少稅收。在經濟蕭條時期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者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刺激社會消費,從而增加了就業率,如果經濟出現通貨膨脹,就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2、凱恩斯主義影響。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對西方的經濟改革有深刻影響,被稱為凱恩斯革命,凱恩斯主義最主要的政策就是政府作為看不見的手干預經濟,雖然他的觀點也受到了許多經濟學家的反對,但是隨著資本社會經濟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接受他并實踐他的理論。各個國家也逐漸接受并采用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凱恩斯主義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復蘇提供了巨大推動作用,不過雖然凱恩斯主義幫助這些國家實現了降低失業率的目標,經濟也有所增長,但是隨之而來的后果就是發生通貨膨脹,沒有根本上的根除經濟危機。但是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在現在也是非常實用的。
二、羅斯福新政
1、羅斯福新政理論。羅斯福新政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和改革(Reform)。復興主要是指讓美國的經濟復蘇,銀行企業重新建立,勞動人口能找工作,降低失業率。救濟是指幫助那些貧困人口,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必須費用,救濟失業人口,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改革是指改變原有的經濟體制,建立完善長期的經濟制度,政府采取干預經濟的措施,讓美國的經濟能夠快速的復蘇。
2、羅斯福新政影響。羅斯福新政的實施為美國經濟危機的復蘇提供了有力幫助,降低了失業率,提高了社會需求,不過美國的經濟危機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但是新政所帶來的積極作用仍不可忽略。羅斯福新政的實施,增強人們對于美國政府的信任,也提高了金融業的信貸業的發展,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得到了發展,提高了人均收入,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國走向法西斯的道路,保留了美國原有的自由民主的社會制度。當然新政也有消極的影響。新政的實施沒有完全讓美國走出經濟危機的威脅,美國并沒有實現充分就業,經濟水平并沒有得到快速提高,在之后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引起了通貨膨脹的經濟危機。但是新政從整體上來看,減輕了美國經濟危機的危害程度,大大的改善了國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勞動人口的就業率,美國的經濟也逐漸復蘇,社會需求也相應的提高了,社會福利制度也得到了完善。
三、凱恩斯主義與羅斯福新政的關系
1、凱恩斯主義在羅斯福新政中的應用。羅斯福新政的實施中一部分都用到了凱恩斯的理論,比如羅斯福實施的通貨膨脹政策、對外貿易政策和財政赤字政策。這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羅斯福上任之時,就恢復了政府能夠購買黃金的權利,他利用這個權利,將成立的公司下另外部署一個分公司,專門供其購買黃金,羅斯福不斷用更高的價格來收購黃金,以至于黃金的價格越來越高,美元的價值越來越低,自從羅斯福開始購買黃金的三個月里,美元貶值為原來的60% 。這項政策的實施為農民減少了許多債務。而政府所擁有的黃金,通過美元的貶值,從中獲利了許多,為國民銀行還清債務。二是在對外貿易的制度中,羅斯福在1933年采取了停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的制度,美元貶值,停止黃金出口,從而讓更多的黃金進入到美國,提升了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地位,羅斯福奉行重商的制度,增加對外貿易值。控制了本國產品的價格,同時也降低了利息率,增加社會需求,從而增加社會供給,同時也增加了就業率。所以說羅斯福新政是凱恩斯理論的體現,他們都是通過國家干預經濟從而實現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維護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最終緩和了經濟危機的危害程度。
2、凱恩斯理論不是新政的理論依據。從羅斯福本人的特征來看,羅斯福并不認為理論是經濟實踐的依據,他非常不喜歡談論經濟學理論,甚至他覺得他的大學四年生活所學的經濟學都是錯誤的,他是一名實干家,他并不認為這些抽象的理論依據是正確的,他認為措施是通過實實在在的事實提出的。而且他對經濟學理論并不感興趣。有資料曾經記錄過,凱恩斯曾去拜訪過羅斯福,期間凱恩斯也發表過解決美國經濟危機的政策措施,但是羅斯福對于凱恩斯提出的政府赤字的政策也是半信半疑,而且兩人會見也是非常的淡然,凱恩斯也沒有對羅斯福產生影響。羅斯福從未閱讀過凱恩斯的理論,對凱恩斯的觀念也完全不清楚,他在新政實施的過程中,都是根據每一次問題的出現而采取的措施,而且羅斯福也沒有采納過凱恩斯的建議,所以根據羅斯福本人的特性分析,凱恩斯理論并不是羅斯福實施新政的理論依據。
從時間上看,也可以看出凱恩斯理論不是新政的理論依據,凱恩斯理論是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的,一開始凱恩斯主張自由主義的經濟制度,但是對于經濟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通過研究英國經濟的危機,轉而將自己的理念改為國家干預的思想制度,而又通過研究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危機中得出的理論總結,向外界宣揚自己的政府干預國家經濟的觀點,凱恩斯理論是經過十幾年的研究,最終才慢慢的形成系統的理論,而羅斯福新政實施之時,凱恩斯理論還尚未完整形成,而且一個沒有經過實踐認證的理論,也沒有人會輕易的采用。單從時間上分析,也不能夠說明凱恩斯理論是羅斯福新政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蒲國良. 凱恩斯主義為何未在金融危機后的西方復興[J/OL]. 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4,(01):11-14.
[2] 邱建群. 論羅斯福新政與美國西部經濟的崛起[J].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4(01):170-176.
[3] 蔡長春.淺議羅斯福新政與凱恩斯學說的關系[J].山西青年,2017,(9):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