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福建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砥礪前行的五年"/>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編輯部
發揮促進作用 助推老區發展
——綜述福建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砥礪前行的五年
本刊編輯部
黨的十八大到現在已經五年了。這五年,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治國理政等各條戰線和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成就。這很不尋常的五年,恰是福建省老促會四屆理事會履職服務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省老促會一大批老干部不忘初心,發揮自己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情注老區,獻計獻策,為福建老區的事業作出了貢獻,為黨爭了光,為政府分了憂,為老區出了力,為百姓盡了心。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五年來,省老促會始終把學習放在突出位置,安排一定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學習中央和省里的有關加強革命老區建設發展文件。通過學習,精準掌握理論武器,為做好老促會工作奠定政治思想基礎。

2014年9月下旬,省老促會、老區辦聯合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老區系列重要講話暨《擺脫貧困》讀書班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和新觀點,深入學習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12月7日,省老促會會同省老區辦召開縣級以上老區工作者參加的大會,邀請黨的十八大代表、省老促會常務理事謝華安院士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2013年11月27日,再次會同省老區辦召開“踐行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聯席座談會,共同交流兩系統踐行十八大精神的經驗和體會,研究提出合力搞好老區工作的要點。
習近平同志連續在福建工作過十七年半,留下了許多極其寶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和精神財富。2014年9月中旬,由謝先文會長提議,省老促會和省老區辦在武夷山市聯合舉辦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老區系列重要講話暨《擺脫貧困》讀書班,參加的有省老促會部分理事和省老區辦處級干部及設區市兩系統的同志。謝先文會長在主旨發言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光輝,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斗目標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擺脫貧困》一書中的講話和文章,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有著一以貫之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一以貫之的務實作風和清新文風。為了幫助大家聯系實際學習,還編印了《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期間對老區工作的相關講話與論述》。習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后,多次深入老區調研,對老區建設作過一系列講話和批示,包括對全國老促會系統聯合開展的老區“萬人千縣”大調研報告作出的批示,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都要認真學習領會,這是我們每個以老區事業為己任的同志的重大任務和迫切需要。
讀書班上,老同志們紛紛發言,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大家認為,當年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扶貧先扶志”,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于擺脫思想上的“貧困意識”,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的遠見卓識,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明確了“老區是歷史、老區是政治、老區是精神、老區是資源、老區是品牌”的共識,樹立了新時期新形勢下進一步抓好老區工作、加快老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切實把老區擺脫貧困落實到行動上。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深入老區調研、積極建言獻策是省老促會履行職責之一,是其基本職能和重要的工作方法。五年來,省老促會的同志們,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氣神,走村串戶摸實情,嘔心瀝血獻良策,緊緊圍繞我省老區建設發展中的關鍵政策、熱點問題開展廣泛調研,努力形成整體政策效應,擴大蘇區老區受益范圍,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增強老區發展后勁,又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
促進老區立法工作。省老促會深刻認識到,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社會。在這一大趨勢下,省老促會為加強老區立法,竭力建議和提議省里出臺福建省老區發展促進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三審三讀”,于2012年9月27日審議通過了《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這項工作已走在全國前列,使我省老區工作開始走上了制度化、法治化、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省老促會還應邀積極參與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條例》實施情況開展的執法調研。龍巖、寧德、南平等市、縣老促會也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執法調研,進一步促進了老區《條例》的貫徹實施。針對全省老區工作統一協調職能薄弱狀況,省老促會反復建議省委、省政府加強這方面工作。隨后,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為組長的省老區扶建領導小組,于2013年4月10日召開了有省直27個部門領導參加的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特別邀請省老促會許集美、鄭義正、陳增光、謝先文幾位老同志列席,謝先文會長在會上發言認為,成立省老區扶建領導小組,標志著我省老區工作體制更加完備科學,也使福建省老區發展事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熱切期望各級領導干部的老區意識更加牢固,全力推進全省扶建工作的合力進一步加強。

2013年9月26日,省老促會、老區辦深入寧德市開展“老區美麗鄉村”建設課題調研活動
廣泛開展有關老區熱點問題、重大課題的調研活動。五年來,省老促會將開展老區脫貧攻堅和經濟建設的調查研究作為重要工作抓好落實。
根據黨的十八大作出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決策,省老促會組織了關于老區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課題調研活動,由省老促會會同省老區辦的同志,于2013年7月至9月,先后深入三明、南平、莆田、漳州、龍巖、泉州、福州等市的縣(市、區)鄉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調研,編輯《福建美麗鄉村掠影集》,形成《福建老區“美麗鄉村建設”的調查與思考》,向省委、省政府報送。省委書記尤權對調研報告作出批示:“老同志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報告中有情況、有觀點,也有建議,值得重視,請有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研究。”分管副省長陳冬也批示說“要認真研究吸收調研報告的建議意見,把老區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我省的一大特色加以研究謀劃、總結提升、擴大成果。”在省領導的重視下,主管部門省住建廳召開了有10多個省直單位參加的貫徹批示反饋會,特邀省老促會派員出席,在隨后確定的全省100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中,老區村占了很大比例,從而推進了老區美麗鄉村建設。
配合政府做好“十三五”規劃工作。省老促會始終關注著老區在“十三五”規劃中所占的“分量”和“位置”,從2015年初開始,緊緊圍繞“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這一重點展開調研,廣泛聽取收集老區人民群眾對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會同省老區辦召開了有全省老促會、老區辦系統參加的有關老區“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研討會,匯總基層意見,形成了對福建省“十三五”規劃中如何規劃老區“十三五”開發建設的總體建言,提出要在全省老區實施“1+3”工程:“1”就是在省內確保“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3”就是實現所有老區縣、老區村、老區貧困人口三個基本層面在2020年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標,確保“不掉隊”。建議引起編制起草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特別列明了“加大蘇區老區等重點地區扶持力度”的專節,充分體現全省“十三五”規劃對蘇區老區的特別重視,也反映了省老促會老同志們的熱切企盼。
寧德地區是習近平同志扶貧開發重要思想的實踐地和特別關注的地方。為了了解該地區脫貧攻堅的進展情況,省老促會應寧德市委、市政府邀請,于2013年4月下旬聯合省老科協、省扶貧開發協會和省老區辦組成專門調研組,深入福鼎市、福安市、蕉城區和東橋經濟開發區的十多家企業考察調研,形成了《關于支持寧德市加快工業發展的建議》,省領導作出重要批示,省發改委、省經貿委、省交通廳、省電力公司等部門紛紛予以呼應支持。2015年8月,省老促會、省老科協、省扶貧開發協會再次應邀,聯絡曾經在閩東工作過的十幾位廳級以上老干部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福安、霞浦、福鼎、壽寧、屏南、周寧6個蘇區縣市進行調研,共同認為寧德扶貧工作開展得比較早,積累了豐富經驗,許多經驗為全省脫貧攻堅打下了良好基礎,對今后扶貧開發和相關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在心的福鼎市磻溪鎮赤溪畬族“中國扶貧第一村”,歷經“輸血”式扶貧、搬遷工程“換血”式扶貧、旅游產業“造血”式扶貧三個階段的艱辛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立村、旅游富村”的小康路,給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起了示范作用;建議在全省好好推廣寧德經驗,得到省相關部門的重視。
2016年度全省老促會重點圍繞著“中辦發〔2015〕64號”《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閩委辦發〔2016〕24號實施意見聯合開展調研,分別向各老區縣提出建議,推動各老區縣圍繞省委、省政府24號文件精神,形成各自實施意見,推動中央64號文件在全省的貫徹落實。

2015年9月17日,省老促會、老區辦召開聯席會議共商“十三五”老區發展規劃
加強中央與省里優惠政策措施對接,這對于推動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省老促會始終關注各地老區做好中央與省里優惠政策舉措的對接落實工作,將此視為老促會系統工作的一個著眼點和切入點。
黨的十八大后,中央相繼出臺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批復》《關于支持福建省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等。
與此同時,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支持蘇區、老區建設發展優惠措施,先后出臺了諸多與中央政策相配套的許多傾斜、扶持措施,如扶持福建老區的“特殊政策”,使省里的政策措施與中央政策措施相配套、相對接,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體系。省里各有關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力抓好這些政策舉措的對接落實,是老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本之策。省財政廳從2014年起,在安排革命老區轉移支付時,統一將原中央蘇區縣的補助標準從每縣不低于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對其他財政困難革命老區縣的補助標準從每縣不低于2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省交通廳對全省蘇區老區的國省道、農村路網工程、撤渡建橋、危橋改造、公路安保工程在安排省級補助時,在定額補助基礎上分別增補10%和5%;省農業廳2014年撥給蘇區老區縣的農業項目資金,占下達資金總量的95%以上,等等,確保這些實惠到位,將給老區提高“造血”功能有著現實意義。
對此,省老促會建立了與省老區辦溝通工作機制,及時了解掌握各地蘇區老區落實政策對接情況。2015年兩次召開設區市老促會會長、老區辦主任聯席會議,及時通報政策落實對接情況,并轉發了省老區辦印的《老區政策匯編》,同時走訪了建寧、南安、晉江、將樂、寧化、古田、壽寧等10多個蘇區老區縣的縣鄉村三級,了解政策對接情況。
各地老促會都高度重視政策對接工作,積極促進建言獻策。三明、漳州、泉州等市、縣還專門組建了政策對接領導小組,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帶著情況、帶著問題、帶著項目、帶著感情,以不怕跑斷腿的精神,盡最大努力把項目列入國家或省盤子。僅三明市“十二五”以來就向上爭取蘇區老區各類資金近180億元,平均每年都達30億元以上,相當于地方級財政年收入的一半還多,其中2014年就達49億多元。這批資金涉及農業、科技、環保、旅游、基建、城建、政法、社會事業、財政、稅收優惠、社會保障等10個方面90項,為推進蘇區老區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一批事關蘇區老區發展的重大產業項目、民生項目、社會事業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如沙縣機場,通過對接蘇區政策,得到國家3億元資金支持;漳州市2015年全市爭取到上級資金60億元,其中漳浦縣就爭取到21.3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蘇區老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添了發展后勁,為決勝蘇區老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7年1月10日,省老區辦、省老促會聯合慰問組到龍巖慰問革命“五老”及遺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老區和貧困地區扶貧工作,把支持老區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加快經濟發展列為重中之重。2015年專門頒發的“中辦發64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老區開發建設”,對老區的脫貧攻堅賦予許多優惠政策措施。多年來,省老促會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聯系和團結有關社團組織,共同牽線搭橋,拾遺補缺,熱心做好事,傾心解難事,為力促精準扶貧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一項帶根本性的舉措。多年來,省老促會緊緊抓住這一重點,協助政府,突出辦好老區教育,提高人的素質。當年,由許集美老會長親自聯系印尼籍愛國華人黃仲咸先生創辦的“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從2002年開始,捐資助學已達8億多元。近五年來,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共捐贈給我省老區山區家庭困難且品學兼優的高中生獎學金2500萬元,由省老促會推薦、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2015年中國消除貧困捐贈獎”“扶貧大使單位”。省老促會抓住這一典范,擴大影響,進一步帶動了許多企業家和愛心人士關愛貧困學子,促進了減貧事業的發展。2015年在中國老促會開展的對老區減貧貢獻中,福建省就有漳州、龍巖、寧德市和武夷山市、安溪縣、寧化縣老促會及廈門柯依達工貿有限公司獲得老區減貧貢獻獎;有11位老促會的老同志和社會企業人士獲得了老區減貧貢獻獎。廈門大學旅港校友會也通過省老促會系統,從2006年至今,資助考入廈大的老區經濟困難學生近200名,每生5000元,使這批經濟困難學生在感恩中努力奮進。

2015年10月,“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喜獲捐贈獎,基金會理事長黃滌巖和助理劉清影(右)領獎(此照片由劉清影提供)
職業技術教育,是提高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也是老區和貧困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省老促會十分重視老區職業技術教育工作,千方百計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幫助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讓老區學子有一技之長。省老促會所屬的老區教育扶貧星火工程,被納入中國老區經濟開發基金會的指導支持范圍,開展教育與創業培訓相結合項目,近五年幫扶2637人進行學歷提升;2015年與晉江市總工會聯手開展精準培訓職工技術能手活動,并在福州、泉州、廈門開展校企合作、互惠共贏,提升老區員工素質培訓,輔導了一大批老區創業項目,在龍頭企業培養老區貧困員工2526人;與省老區辦、福建技師學院聯手開展扶貧助學,每年200名受助老區學生的學費、住宿費、書本費全免,并可享受國家助學金、100%推薦就業。
“專家快車農村行”培訓項目,是省老促會牽手省婦聯、省科技廳、福建農科院、農林大學等單位聯合開展的,其目的是通過培訓,提高農村婦女參與老區發展的能力。僅2014年3月份開展的培訓,就涉及7個設區市、25個縣、25個老區鄉鎮,受訓婦女骨干2670名,培訓項目包括無公害蔬菜等高產栽培、養護、營銷技術和海產紫菜業養殖等4大類、8門實用技術。這項培訓,主要依托各市縣項目實施單位,采取專家課堂教學與學員基地實踐(參觀、座談互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筑夢老區·出彩女性”增添光彩。由省老促會推薦的福建果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南香、屏南縣章峰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清艷、德化縣夏里巴人黑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麗蓉、尤溪縣溪尾鄉葉葉香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丹、漳平市天順家庭農場場長林金花、邵武市政協原副主席陳彩琴等8人獲得2017年首屆中國老區論壇暨“老區脫貧 巾幗建功”活動表彰。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多年來,省老促會把老區人民健康問題,作為脫貧攻堅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主動協調有關部門共同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省老促會聯手省老區辦、省科協、省人社廳、省扶貧開發協會、省老科協、省婦聯和省市級多家醫院醫學專家109人,每年1-2次,分別深入偏遠山區縣的屏南、柘榮、政和、連城、長汀等地開展“送醫藥、送科普、送技能、送健康”大型義診培訓惠民活動,免費診治患者8280人次,送醫送藥近百萬元,培訓鄉村醫生等6180多人次,發送《鄉村醫生健康教育實用手冊》等科普材料、衛生讀本7490冊(份),為改善老區人民健康狀況出了力,也體現黨和政府對老區人民的關愛之情。

2016年5月中旬,大型義診培訓惠民活動在原中央蘇區縣建陽舉行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福建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尤其是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3個發展相對滯后的老區縣作為全省扶貧開發重點縣,大力弘揚習近平同志當年在福建倡導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精神,全省貧困人口已從2012年的130.5萬人下降到2016年的20.44萬人。
宣傳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凝聚人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五年來,省老促會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發揮《紅土地》雜志和“福建老區建設網”的平臺作用,大力宣傳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宣傳依法治國理念,宣傳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宣傳紅色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效果,為推動老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作用。特別是近幾年來,《紅土地》雜志在“卷首語”“特稿”“老區論壇”等欄目,集中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導向,重點文章還由謝先文會長親自把關。
大力宣傳脫貧攻堅。黨中央召開脫貧攻堅專題會后,省老促會把學習宣傳脫貧攻堅作為一個工作重點來抓,大力宣傳基層在脫貧攻堅戰中認真貫徹落實“中辦發〔2015〕64號”文件的好做法、好經驗和先進典型。《紅土地》雜志密切配合,圍繞著脫貧攻堅戰,組織了一批政治思想理論強,具有說服力的評論、先進典型介紹等文章,為決勝老區和全國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發揮推動作用。
大力宣傳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我黨在長期革命斗爭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的文化基因,也是我們黨文化自信的重要底色之一。福建作為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更應當把本省紅色文化宣傳好、發揮好。省老促會始終把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作為助推打造“老區品牌”的鑄魂工程,凝聚民心的強大精神力量而持續鼓與呼。五年來,省老促會以直辦的《紅土地》雜志和“福建老區建設網”等為陣地,并牽手相關傳媒,共同圍繞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形成宣傳老區“大合唱”,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紅色記憶”欄目,不僅有對革命歷史的回顧,也有對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緬懷;在“紅色旅游”欄目,有對革命老區尤其是原中央蘇區各革命遺址、舊址等方面的宣傳,也有對各地各部門保護、維護和開發紅色資源、推進紅色旅游的種種經驗和做法的介紹,這對進一步推進紅色旅游、使人們在旅游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文化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省老促會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與省老區辦、省廣播影視集團開展《蘇區行·2016》電影系列宣傳活動,與省電視臺公共頻道《金秋》節目一起開展福建老區“三紅”系列宣傳報道活動,已作節目30多期,收效良好。同時,省老促會在前幾年所進行的《福建省老區革命歷史紀念物匯編》1731個紀念物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補充、整理與完善,最終形成《福建紅色遺產大全》。

2014年1月,紀念項南同志誕辰95周年書畫展在福州畫院舉行
大力加強法治宣傳。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老區法治建設,2015年5月《紅土地》設置了“法治在線”專欄,重點宣傳依法治國的思想理念和重要性,大力加強老區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針對農村群眾法律知識缺乏和法治觀念淡薄等問題,有針對性開展法律知識解答、民事案件分析等,答疑解惑,增強老區干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不斷提高老區法治化管理水平,讓法治托起蘇區老區全面小康夢。
大力加強老區文化陣地建設。這是豐富老區人民精神生活,提高政治素質和文化知識的重要舉措。省老促會十分重視老區文化陣地建設,五年來每年籌資20萬元,與省讀書援助協會共同開展“老區愛心圖書室”援建活動,五年共援建100多所中小學“老區愛心圖書室”,很受歡迎,可謂“花小錢辦大事”。
大力開展宣傳老區精神。這五年,適逢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省老促會緊緊抓住這些重大節點展開紀念活動,大力宣揚福建老區人民的卓越貢獻。其中,通過《紅土地》,以較大篇幅連載《一代名將楊成武》《永遠的長江支隊》以及為抗戰、長征勝利作出貢獻的諸多將領,謳歌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業跡,讓人們銘記歷史、開創未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
積極參與探討蘇區老區精神。2013年11月第五次全國蘇區精神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期間,由省老促會顧問呂居永和常務理事王凌合作撰寫的《從閩東蘇區成立80年歷史看蘇區精神的繼承和弘揚》一文,被評為優秀論文,并應邀在大會上宣讀。
從閩西連城革命世家走出來的前省委書記項南,于1981年至1986年在福建主政五年,成為老區人民廣為贊頌的改革開放的闖將、老區人民的優秀代表、人民公仆的楷模。他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披荊斬棘、不辱使命的大智大勇者。2014年1月,省老促會聯合省老藝協等單位舉辦“紀念項南同志誕辰九十五周年書畫展”,展出95幅作品。由老同志許集美、廈門市政協原副主席王毅林提議,省老促會爭取到四家社團聯合,支持由民間媒體攝制的電視紀錄片《項南》,歷經十年,采訪了258人,行程兩萬公里,經過20多次修改,在省委書記尤權的關注下,已于2017年初在《東南衛視》《鳳凰衛視》等播出,好評如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還得自身硬。省老促會深深體會到,要做好老促會工作,首先必須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為做好老區工作奠定基礎。五年來,省老促會至始至終把加強自身建設落到實處。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根據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在省委組織部的領導和省民政廳民間管理局的指導下,按照年滿70周歲以上老同志辭去兼職和符合兼職條件的同志原則上只兼一職的要求,省老促會認真開展了規范工作。經協調,有27位省級老領導辭去顧問,3位副省級老領導辭去常務副會長,17位廳級老領導辭去副會長,6位老同志辭去理事、常務理事,2位老領導辭去名譽會長。在規范工作中,省老促會所有的老前輩、老領導、老同志都體現出了可貴的政治品德和高風亮節,使省老促會工作機構防止了“一撒手就散”或“一辭職就亂”的狀況出現,做好銜接工作,使“常規動作不變、例行事項不減、正常運轉不亂、合力機制不停”,而且還有新的發展。剛辭去省老促會常務理事的韋立大姐從自己養老金中拿出10萬元,委托省老促會為老區再辦一件有意義實事的愿望,省老促會經商定,在盧叨、韋立伉儷戰斗過的漳州詔安縣紅星鄉敬老院助建了一個老年活動室。2016年2月剛退休而當選福州市老促會會長的呂英,一上任就走訪省老促會,謝先文會長與她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呂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福州市老促會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全市唯一尚未成立老促會的老區閩清縣,也正式成立了縣老促會。省老促會面對出現的新問題,探索工作新機制,參照中國老促會實行會員制的做法,將會員擴展至縣級老促會組織。經自愿申請,計有66個縣(市、區)老促會正式成為省老促會會員單位,使老促會會員發展到120多個,做到“定好位、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以“促進”為切入點,按章程辦事,為繼續做好老區促進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力爭老促會事業更上一層樓!
大調整后的省老促會,駐會人員雖然少了,但做好老促會工作的信心不變,擔當精神不減,繼續同心協力,積極做好老促會工作。省老促會每年在元旦、春節期間與省老區辦及各地老促會、老區辦聯合慰問革命“五老”人員與遺偶,已形成常規工作;繼續形成一年一個主題調研,匯編一本全省老促會系統《調研材料選編》;直辦一本《紅土地》雜志、一個“福建老區建設”網站;出好一份工作簡報;寫好年度《大事記》;開好章程規定的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例會;保持與省老區辦的合力機制,并保持與各設區市老促會的溝通、聯絡機制,同時加強與包括縣級老促會在內的會員單位聯系。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省老促會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建立了駐會臨時黨支部,要求本會同志要適應新常態,不斷提高適應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大局新常態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確立高姿態,以更高站位增強凝聚力、感召力,以更大胸懷參加老促會工作;保持好心態,在積極作為中始終擁有好心情;開創新業態,創新老促會工作。
中辦發〔2015〕64號文件下發后,省老促會向全省老促會發出了專門《通知》,要求各地認真抓好學習,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四個全面”“四個看齊”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增強戰斗力。省老促會召開了設區市老促會會長聯席會議,學習文件的精神實質,認真把握好文件中提出的要“加強對各級老區建設促進會的指導,給予必要的支持”“充分發揮各級老區建設促進會的監測評估作用,適時組織第三方機構對本意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兩段話對于老促會工作所具有的深遠意義。同時又和省老區辦聯合舉辦老區工作學習班,緊密聯系我省老區脫貧攻堅的規劃任務,深入領會64號文件。通過認真學習把握,老促會同志感到64號文件迎來了老促會工作的“第二個春天”,像春風吹綠了老區大地,像春雨滋潤了老區人民的心田,極大地煥發了廣大老區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熱忱和信心,是今后老區和老促會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必將對老區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性作用,表示決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和重托,振作精神,開拓前行,理直氣壯地履行好職責,充分發揮好老促會自身的特點優勢,繼續當好黨委政府老區工作的參謀和助手,加強新常態下的自身建設。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以促進老區建設發展為己任的省老促會和各地老同志,將繼續珍惜自己的光榮歷史、永葆政治本色,以身作則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繼續為實現老區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繆慈潮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