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雄,謝羽婕,汪 麗,胥方元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自我效能對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的影響
王劍雄,謝羽婕,汪 麗,胥方元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目的 了解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及自我效能的現狀,初步分析自我效能對專業認同的影響。方法 采用問卷法對在校的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進行調查,調查工具為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大學生專業認同量表。結果 學生自我效能得分為(2.58±0.52)分,男生得分明顯高于女生(P<0.01)。不同年級學生自我效能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學生專業認同總分為(3.38±0.56)分,男生情感性維度得分明顯高于女生(P<0.05),專業認同總分及其余維度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專業認同及其各維度得分不同年級學生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自我效能與專業認同及其各維度存在明顯正相關(P<0.01)。結論 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的自我效能處于中等略偏上水平,男生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女生;專業認同處于中偏上水平,男生較女生更喜歡康復治療學專業。自我效能與專業認同密切相關,可采取相關措施提高學生尤其是女生的自我效能及專業認同水平,改善教學質量。
專業認同;自我效能;康復治療學;本科生
我國康復醫學教育起步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其中康復治療師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1-2]。高等教育最終的教學效果受諸多因素影響,其中,自我效能一定程度上決定個體的行為和努力程度,直接關系到個體的表現和成就[3]。大學生學習動力、學習積極性、未來專業發展及職業定位都會受到專業認同的影響[4-6]。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會影響大學生的專業認同,但針對康復治療學專業相關的研究報道很少。因此,本文希望了解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認同及自我效能現狀,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自我效能及專業認同水平、增強教學效果提供一定依據,現介紹如下。
調查對象為某高校康復治療學專業的部分本科生。
1.2.1 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問卷:包含學生的年級、性別、對康復治療學專業前景的看法、學習成績等。(2)專業認同量表:本研究采用的大學生專業認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由秦攀博編制[4]。該量表認為大學生專業認同包含認知性、情感性、行為性、適切性4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1~5分依次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不確定、較符合、完全符合,分數越高表示專業認同水平越高。(3)自我效能量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進行調查,該量表由Schwarzer等編制,中文版由張建新等翻譯[7],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8]。量表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用Likert 4級評分法,10個條目得分均值即為總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2.2 調查方法 研究者征得學生同意后,說明研究目的及填寫方法,以班級為單位發放問卷并當場回收。共發放18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7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1%。
1.2.3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學生一般情況
表 2 顯示,學生自我效能得分為(2.58±0.52)分,專業認同總分(3.38±0.56)分。表 3 顯示,男生的自我效能得分明顯高于女生(P<0.01)。不同性別學生的情感性維度得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男女生專業認同總分及認知性、情感性、適切性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還顯示,不同年級學生自我效能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年級學生專業認同得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學生自我效能及專業認同得分情況(±s,分)

表2 學生自我效能及專業認同得分情況(±s,分)
專業認同適切性得分行為性自我效能2.58±0.52總分3.38±0.56認知性3.63±0.78情感性3.30±0.603.28±0.683.38±0.61
表3 不同性別學生自我效能及專業認同得分比較(±s,分)

表3 不同性別學生自我效能及專業認同得分比較(±s,分)
性別 專業認同行為性 適切性男女t P自我效能2.71±0.51 2.47±0.49 3.719<0.01總分3.48±0.60 3.32±0.52 1.958>0.05認知性3.68±0.82 3.61±0.75 0.589>0.05情感性3.43±0.62 3.21±0.57 2.33<0.05 3.39±0.68 3.21±0.68 1.17>0.05 3.48±0.62 3.31±0.59 0.819>0.05

表4 自我效能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
自我效能理論是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重要理論,其核心概念是指“人們對自身完成某項任務或工作行為的信念,它涉及的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而不是技能本身”[3]。當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活動時,就會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成功的機會也隨之增大。本研究顯示,康復治療學本科生的自我效能總體上處于中等略偏上水平,男生的自我效能水平明顯高于女生(P<0.01)。這可能與男女的性別角色不同有一定關系。首先,傳統觀念認為男性在社會、家庭中處于主導地位,男生可能會表現出更多優越感,更加獨立自信,更傾向于自己解決困難;女生則傾向于求助他人。其次,目前就大多數行業而言,男生相對于女生更容易就業,康復治療師這一職位同樣如此,大多數醫院傾向于聘用男生,這種就業形勢可能會通過影響男女生的自信程度而間接影響其自我效能。再次,男女生對學習能力的評價標準不同可能也會影響其自我效能:大學里,多數男生不是十分在意學習成績及他人的評價,往往更看重自身知識面的拓展及能力的培養,因此男生在評價自身能力時可能更客觀全面;而女生更關注學習成績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影響到對自己學習能力的判斷,導致女生的自我效能水平相對較低。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主要受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情緒狀況和生理喚醒的影響[9]??祻徒逃ぷ髡呖梢詮倪@幾個方面進行針對性干預,打破傳統講授式、“填鴨式”教學模式,營造開放自由的教學氛圍,采用探究式、啟發式、案例式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鼓勵自我效能水平偏低的女生,還可以定期邀請在專業領域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康復治療師對學生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利用榜樣的力量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水平。
專業認同指學習者在了解并熟悉自己的專業后,伴隨著情感上的接納及認可,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的學習和探究活動[4]。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秦攀博編制的大學生專業認同量表,該量表中大學生的專業認同包含認知性、情感性、行為性、適切性4個維度,認知性維度反映對專業基本情況的了解程度;情感性維度反映對專業的喜好程度;行為性維度反映對專業行為的表現;適切性維度反映專業與自身的匹配程度[4]。本研究運用該量表調查了177名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總分為(3.38±0.56)分,總體上處于中偏上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為認知性維度:(3.63±0.78) 分,最低的為行為性維度:(3.28±0.68)分,這提示學生對康復治療學專業有一定的了解,但還需進一步改善專業行為表現。目前不少學者對大學生的專業認同開展了較為廣泛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專業認同處于中等水平[10-13],也有很多學者就某一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認同的研究,但針對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顯示,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認同為中偏上水平,認同程度不是很高。這可能是因為康復醫學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后,康復理念尚未全面普及,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康復治療學專業,且部分學生及家長均存在誤解,認為康復就是按摩、推拿、理療等,這也會影響學生對該專業的認知,從而影響其專業認同水平。此外,本研究中19.8%的學生是父母為其選擇的專業,37.3%的學生屬于調劑專業,心理上可能存在落差,無法從內心接受該專業,這也會影響其專業認同水平。同時,約一半學生認為康復治療學專業前景一般,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學校學習條件一般和較差,這些對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也有一定影響。本研究中,不同年級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專業認同水平并不會隨著年級升高、專業知識增多而增強,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其他有效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
本研究表明,康復治療學專業的學生自我效能與專業認同及其各維度均存在正相關(P<0.01),提示自我效能可能會明顯影響學生的專業認同,這與其他專業的研究結果相似[14-16]。自我效能會直接影響人們的思維、動機、行為及自我評價方式,不同自我效能的個體其認知加工方式不同,選擇和使用的歸因方式及應對方式也不同[17-19]。自我效能水平較高的學生會采取更積極的應對方式,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更積極,對學習始終充滿熱情,認為通過自身努力可以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挑戰,不會因缺乏信心而退縮,最終能掌握及運用專業技能。而自我效能水平低的學生缺乏自信,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持悲觀態度,在專業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便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常常感到焦慮和恐懼,從而影響專業技能的提高。自我效能還是職業及學習倦怠的危險因素,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越不容易產生學習倦怠[20]。因此,康復治療學教育工作者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專業認同水平,使其對專業產生熱愛之心、敬重之意、向往之情。
本研究中,調查對象來自四川省的高校,對于研究結果的推廣有一定局限性,未來的研究樣本可進一步多樣化。另外,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調查方法,無法深入了解更細致的問題,可結合個案訪談法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自我效能總體處于中等略偏上水平,男生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女生。專業認同總體處于中偏上水平,男生比女生更喜歡康復治療學專業,專業認同水平并不隨著專業知識增加、年級升高而增強。自我效能與專業認同密切相關,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學生,其專業認同水平更強。教學中可采取相關措施提高學生尤其是女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專業認同水平,從而改善教學質量。
[1]胡忠亞.對我國康復專業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2):165-166.
[2]薛晶晶,王清.國內康復治療學專業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1,26(12):1149-1151.
[3]Bandura 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y Rev,1997,84(3):191-215.
[4]秦攀博.大學生專業認同的特點及其相關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5]金則霜.大學生專業認同及其與自我概念、成就動機的關系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6]崔文琴.當代大學生學習投入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6):67-71,143.
[7]Zhang 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Psychologia,1995,38(3):174-181.
[8]王才康,胡中鋒,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1,7(1):37-40.
[9]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 man,1977.
[10]鄭雪梅,李文玉.醫學碩士研究生學習倦怠相關因素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5,38(6):781-783.
[11]李志,王琪琪,齊丙春.當代大學生專業認同度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31-136.
[12]劉曉麗.大學生專業認同、專業承諾與學習倦怠的關系[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13]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系[J].心理科學,2006,29(1):47-51.
[14]鄭麗維,龐書勤,李綿利,等.臨床實習前護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8):374-376.
[15]趙丹.大學生學業拖延、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動機的關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16]李領,姜小鷹.護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2(1):4-6.
[17]王小新,苗晶磊.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自尊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192-196.
[18]郭彩琴.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J].當代繼續教育,2015,33(4):81-84.
[19]陳玉佩.學業自我效能對學業投入和學業成績的預測[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3.
[20]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 [J].Word psychology,1997,3(2):177-190.
R195
B
1671-1246(2017)22-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