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賓+袁永波
[摘 要] 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建設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依據工業化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通過國內外經濟學家對服務業發展階段的理論研究,分析了我國和先進地區服務業內部行業發展趨勢和規律,介紹了高成長性服務業的內涵及特征,結合河南省服務業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提出了河南省高成長性服務業大省發展的階段研判,這對于河南省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促進產業轉型、轉換發展動力,提升河南省在全國經濟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河南省;高成長服務業;發展階段
[中圖分類號] F7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1-0059-04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產業結構呈現出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從全球發達國家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70%,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其中現代服務業,特別是高成長性服務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借鑒全國和東部先進地區服務業內部行業發展趨勢和規律,加快研究高成長服務業的內涵及特征,對于河南省加快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和強省,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國內外服務業細分行業階段理論
從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格局來看,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快速發展,并在經濟結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一格局對于特定地區來說,與工業化程度、人均收入水平、旅游資源稟賦呈現顯著相關性,在工業化發展的每個階段居于主導地位的服務業細分行業也有較大差別,發展趨勢和特點也有差異。
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在《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將服務業發展階段和時序分為:低層次的個人服務和家庭服務——通訊以及公共設施——商業、服務外包——休閑服務業、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美國經濟學家斯樂與鮑爾《美國勞動力的轉型政治與社會》中,將服務業分為流通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社會服務業和私人服務業四大部門,研究后認為服務業發展階段和時序為:流通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私人服務業。李江帆教授《中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升級趨勢分析》,提出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的增長速度在第三產業中居首位,而流通部門的增長速度則居于末位。同時,還有很多經濟學家和工作者都通過不同維度,對服務業細分行業都進行了發展階段分析。
通過國內外經濟學家對服務業發展階段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不斷提高,在工業化時期中后期將超過工業增長速度,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逐漸超過工業占據一半以上;產業結構隨著不同發展階段,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也逐漸分化,發展速度有高有低,高于增長服務業逐漸引領并占據主導地位;高成長性服務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隨著經濟階段也在調整,新技術將成為推動高成長性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法寶。
二、國內和先進地區服務業階段分析
考慮到數據可得性,我們主要按照《中國統計年鑒》行業細分方法,第三產業共包括14類,再去掉社會公共需要服務部門,主要研究剩余的12個部門,分別是:1.批發和零售業;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住宿和餐飲業;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5.金融業;6.房地產業;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9.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0.教育;11.衛生和社會工作;1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一)全國服務業內部行業增長情況
通過對2006-2014年全國服務業細分行業數據分析(見圖1),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5大細分行業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并呈擴大趨勢,屬于高成長性服務業;現代物流、居民服務、教育、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等4大細分行業有較強的發展空間,屬于潛力較好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3大細分行業,是傳統服務業,能夠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改造提升,促進業態更新。
(二)先進地區服務業內部行業增長情況
我們主要選擇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省市,通過對這些先進地區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結構及增速的變化,來研究細分行業的增長趨勢和規律。
從北京市“十二五”服務業細分行業增速來看(見圖2),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金融業、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等7大細分行業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平均增速,其中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最高為17.8%,高于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增速較低,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速僅為4.5%,低于第三產業7個百分點。
從上海市“十二五”服務業細分行業增速來看(見圖3),金融業、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租賃和商務服務、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6大細分行業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平均增速,其中金融業最高為16.4%,高于平均水平4.8個百分點。教育、房地產、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增速較低,其中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增速僅為6.3%,低于第三產業5.3個百分點。
從廣東省“十二五”服務業細分行業增速來看(見圖4),金融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房地產業等6大細分行業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平均增速,其中金融業最高為16.7%,高于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等7大細分行業增速較低,其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增速僅為4.4%,低于第三產業7.8個百分點。
從浙江省“十二五”服務業細分行業增速來看(見圖5),金融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房地產業等6大細分行業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平均增速,其中金融業最高為16.7%,高于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等7大細分行業增速較低,其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增速僅為4.4%,低于第三產業7.8個百分點。endprint
通過對全國和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等省市分析,可以看到這些先進地區服務業細分行業增速是有區分的,整體上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等產業增速較快,是高速發展的產業;相對而言,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等產業發展較慢。
三、高成長服務業內涵及特征
高成長服務業是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成長性比較好的服務業,發展速度高于第三產業的服務業,是代表發展趨勢和經濟規律。在當前經濟進入新常態形勢下,高成長服務業是指市場前景大、成長性強、經濟效益好,建立在以新技術為支撐、以新模式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中場發動機”,代表著經濟新常態下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和動力源。主要包括:衛生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等細分行業。
高成長性服務業主要包含以下特征:一是創新性。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利用大數據實現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生產環節和消費內部聯系,專業化也將更多以外包形式發展,涌現了共享單車、服務外包、體驗服務、機器人等新型服務模式,個性化和高端化的服務業需求也不斷促進產業創新發展。二是知識性。隨著居民收入提高帶來消費結構升級和高學歷人才占比提高,對服務業的專業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文化休閑、健康、教育、科技研發等產業都需要以知識的積累和應用,知識也越來越成為新時代服務業的主線,如旅游也從從馬觀花轉向了以休閑體驗和深度參與為主要內容的模式,而知識成為參與度的重要指標。三是融合性。消費者對提供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以文化+、互聯網+、旅游+、電子商務+、健康+等多種業態不斷豐富。以農業為例,從農業研發、技術推廣、種植、金融、保險、采摘、觀光、休閑、培訓、科普、收割、加工、品牌等角度,將一二三產業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產業的多元融合發展。四是開放性。隨著經濟全球化持續推進,產業學習、轉移、推廣、應用更加普遍和簡單,如淘寶本身是學習美國二手貨物交易的,奔跑吧兄弟是學習韓國娛樂節目的,跨境電商是替代國外代購的,國外先進的模式和成功經驗,正在更加快速的應用到中國來,中國的阿里巴巴、順豐等也逐漸將商業模式推廣到全世界。
四、對河南省高成長性服務業大省階段的研判
(一)河南省服務業發展基礎
目前,河南省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以上,新型城鎮化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農業進入產業集群發展階段,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已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對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需求迅速擴張,2010年以來全省服務業實現了總量翻番、占比提高、貢獻率提升,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綜合實力快速壯大。2016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68萬億元,年均增長15.5%,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5.9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斷提高,六年間累計提高11.3個百分點,達到41.9%;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5%,占全社會投資比重達到50%左右;服務業市場主體達到306.6萬戶,占全省市場主體的85.8%。
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從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來看,居民服務及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最快,其次是文化及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衛生和社會工作等,年均增長超過20%;金融業、居民服務及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等產業占第三產業比重分別達到13.4%、4.51%、3.82%和8.97%,分別比2010年提高3.5、2.2、1.1、1.0個百分點。
載體建設成效顯著。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成為帶動服務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增加值、稅收收入、投資額等均實現了超過30%以上的高速增長,以占全省0.2%的面積貢獻了全省13.1%的投資增長。星級以上服務業“兩區”達到66個,比上年增加31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服務業集群達到8個。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專業園區快速發展,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改革創新不斷推動。服務業綜合改革、跨境電商、現代物流、農村金融、養老服務等國家級試點工作深入推進,服務業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服務業“引進來”和“走出去”取得新突破,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31.1億美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長15.9%。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林州建筑業總部大廈等199棟特色專業樓宇,開封鼓樓、內鄉縣衙等116條特色街區,新鄭華南城、平頂山中原玉石城等167個新型專業市場,互聯網及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30%以上。
(二)河南省發展面臨的形勢
未來一段時間,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的形勢下,河南省服務業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從國際發展趨勢看。全球經濟持續改善,2017年上半年,在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歐元區及日本經濟同步回暖,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國際市場空間。新一輪科技信息革命引發世界經濟深刻變革,將促進新產業、新模式、新經濟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要求重新制定帽子規則,對全球產業分工將產生深遠影響,產業轉移趨勢和方向將產生變化;同時,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歸的呼聲不斷高漲,也在對制造業和上下游的服務業布局產生影響,服務貿易和投資格局也將出現調整,服務業已成為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主戰場。
從國內發展形勢看。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服務業增速也出現下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也推動了服務業改革,為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倒逼壓力。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帶動了消費結構和消費品牌的升級,體驗式、科技型、網絡化等逐漸成為消費發展的方向,帶動了產業業態和模式創新。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等全方位開放的重大戰略,隨著中國制造產品和工程服務出口,將中國服務和標準帶向了全球,也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有力的便捷條件,將成為引領下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endprint
從河南省發展優勢看。河南省提出了“三區一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中原城市群)戰略規劃,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河南省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功能平臺,國家戰略疊加優勢明顯,賦予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政策較多,有利于創造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河南省人口眾多,城鄉居民收入已進入中等國家收入水平,將持續帶動消費結構升級,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河南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將極大帶動河南省服務業開放發展,河南省服務業進入提速發展新階段。同時,河南省服務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壓力和挑戰,國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內部制約亟待破解,也限制了服務業的發展。
總體上看,河南省服務業加快發展基礎已夯實、條件已成熟,發展潛力加速釋放,蓄勢崛起態勢日益增強。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銳意進取、增創優勢,努力開辟現代服務業強省建設新局面。
(三)河南省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發展階段研判
通過對全國和先進地區趨勢和規律的分析,結合河南省服務業的發展基礎和形勢分析,再加上對國內外形勢和河南省發展優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判斷:
一是河南省正處于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圍繞先進制造業強省、現代農業強省、網絡經濟大省等建設和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順應規律,大力發展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二是在不同經濟階段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發展也會分化,結合河南省目前發展階段,要增優勢、補短板、添特色、做精致,重點選擇現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養老、居家服務、教育培訓等生活型服務業。
三是要發揮“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引領帶動作用,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嵌入和深化應用為基礎,從現有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活動,打破原有垂直分布的產業鏈及價值鏈,實現傳統產業要素重新高效組合,如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柔性生產等。
四是載體功能的完善是服務業重要支撐,參照浙江、上海、湖北等地經驗,以特色小鎮、園區和基地等為依托,利用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集聚高端要素、企業和產業,實現產業鏈和價值鏈配套協作,以溢出效應打造規模經濟,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參考文獻]
[1]關于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的若干意見[R].河南: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42).
[2]李江帆.第三產業經濟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
[3]李江帆,曾國軍.中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升級趨勢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3(3):34-39.
[4]劉濤.典型工業化國家服務業發展的階段特征及演變[N].中國經濟時報第五版,2013-08-12.
[5]李敦瑞.中國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選擇研究——基于產業關聯視角[J].經濟問題,2011(12):38-41.
[6]陳瑞霞.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河南省現代服務業競爭力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4(3):23-25.
[7]王海杰.第三產業總體與內部結構演進趨勢及對河南的啟示[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7(3):38-42.
[8]向露.武漢市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選擇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
[9]賴守美,岳啟凡,詹曉梅.江西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J].科技廣場,2014(1):249-253.
[10]夏寶龍.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J].今日浙江,2015(4):10-12.
[責任編輯:蔡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