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凱+張維倩
[摘 要] 在貴州省,擁有著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縣級工業園——銅仁市萬山區。由于不合理開采,銅仁市已經成為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基于對銅仁市萬山區廢舊汞礦的再利用,促進萬山工業區的經濟發展,運用綠色發展理念分析萬山礦區轉型的內在優勢、劣勢和外在機會與挑戰,提出相應對策建議,銅仁市萬山區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抓住相關的歷史機遇,在原有的礦區基礎上,促進產業轉型,拉動礦區經濟增長,在困境中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
[關鍵詞] 銅仁市;綠色發展;廢舊汞礦;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 F7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1-0063-02
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胡鞍鋼指出,綠色發展理念應該是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這是一種積極向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理念[1]。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認為綠色發展應該有以下四方面的具體內容:生態健康、經濟綠化、社會公平、人民幸福[2]。王柯通過創新傳統模式而逐漸形成的綠色發展模式,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考慮資源環境,其根本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3]。鄭紅霞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認為綠色發展本質上均體現了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關系,要求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對資源環境的影響[4]。霍艷麗認為綠色發展是一種創新模式,是在之前傳統經濟的基礎上誕生出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發展方式[5]。陳璋認為綠色發展是在發展過程中尊重生態系統,與相應的環境容量相適應,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6]。本文期望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妥善處理好歷史的遺留問題,開拓出銅仁市廢舊汞礦新的經濟突破點,為銅仁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一、銅仁市廢舊汞礦存在的問題
(一)汞礦開采的環境污染問題
通過對銅仁市政府的工作人員的采訪得知,萬山汞礦自開采一直到關閉期間,有745t汞散步到大氣中,40t汞排放到水生態系統,450t以廢渣形式累積到陸生系統,很多樹木和草類都被廢渣埋掉了,其他的植被也被破壞得很嚴重。由于在汞礦的開采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木材進行冶煉和坑道支撐,所以,大量的林木被肆意砍伐。查閱銅仁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的相關文件資料得知,截止到2004年全區的森林覆蓋率從1994年的65%降到了16.7%,有些地方甚至降到了3.7%。地表植被進一步減少,加劇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總面積達180km2。失去土地的當地村民不得不進行陡坡開墾,因此新增25°以上坡耕地3600ha。此外,因為礦區內部空間大,但是地表巖層又十分薄弱,所以經常發生地面塌陷事件,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因此礦區內原本用于人畜的飲水開始緊張,飲水十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得不使用已經被汞污染過的水源,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健康問題。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萬山發展的主要瓶頸,它的恢復也成為萬山區人民翹首以盼和政府相關部門日以繼夜所操心的大事件。
(二)“三高”產業為主
銅仁市廢舊汞礦所處的萬山區,企業還是以“三高”為主,結構單一、附加值低、規模效應過低。并且,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在全區企業中占比70%以上。綜合這些原因,制約了工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導致了萬山區的工業產值一直處于一個較為低迷的狀態,企業失去了信心,之后的發展倍受阻礙。
(三)周邊旅游景區的競爭
由于銅仁市萬山區的旅游業起步較晚,很多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景區的建設也不夠完備,加上周邊地區,例如湖南的鳳凰古鎮、張家界、黔東南的鎮遠古鎮、千戶苗寨等的吸引力都比它強,因此初期的客流量并不多。
(四)人才匱乏
由于銅仁市本身缺乏大型企業和高等學府,教育資源有限,大部分人通過高考之后都紛紛去往其他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后為了謀求很好的成長空間也選擇繼續在外深造或就業;而農村大部分的勞動力,由于汞礦開采被叫停,大量的勞動力選擇去外地務工,因此銅仁市的人才匱乏也是發展當中的一項重大挑戰。
二、銅仁市廢舊汞礦的優勢
(一)歷史悠久,礦產豐富
礦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多年的開采歷史,仙人洞、大小洞、黑洞子、云南梯等景觀,使得礦區有著規模宏大、世界罕見的長達上千公里的地下坑道,形成了美輪美奐的景觀。除了良好的礦區景觀,萬山去區還有著除了汞礦以外的其他20余種礦產資源。比如鉀、錳、銅、鋅、鉛、硒、磷等。因此,近年來,萬山區積極謀求轉型之路,力爭在汞以外的其他礦產上尋找經濟突破點。
(二)便捷的交通網絡
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性條件之一,只要完善了交通建設才能為發展掃清障礙。幸運的是,銅仁市交通的快速發展為萬山區的產業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動力。根據政府相關規劃,將在銅仁市建立起高速、高鐵、機場為主體的全方位立體的交通網絡。
(三)財政的支持
促進本地優勢資源領域發展,深入領悟《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的精神,經過多方努力贏得了中央、省、市各級政府的有力支持,提供了政策、技術、資金、項目、環境保護能力五個方面的特殊支持。銅仁市萬山區把相關的資源都進行了整合。大家集中精力一起把自身優勢發揮出來,去吸引資金進入,同時還可以引進先進的大企業帶動本土企業一起發展轉型。萬山區抓住歷史機遇,建立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產業園,政府積極鼓勵相關企業入駐,同時為新入駐的企業提供了眾多優惠政策,比如稅收、辦公場地、住房租購、子女入學等方面優惠政策。
(四)第三產業的發展
銅仁市萬山區政府在爭取財政支持的同時,也將萬山作為一張特色名片,積極引進外資,完善萬山整個景區的功能,將萬山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打造成文化旅游的一個經典品牌。
(五)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提供了技術支撐endprint
礦產開發需要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先進的技術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開采的時候降低生態環境的被破壞,在冶煉的時候又可以讓空氣、土壤和水資源得到一定的保護。近年來,經過專家學者的努力,已經有著新的技術支持,讓開發資源具有綠色性,也讓銅仁市廢舊汞礦的轉型發展有了可能。特別是近幾年在有色金屬行業領域,大量的新技術新方法先后涌出,為綠色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這也促進綠色經濟發展和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為產業鏈延長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三、銅仁市廢舊汞礦轉型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積極引導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政策
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政策。制定有利于萬山區發展的相關政策,試行綠色財政,加大宣傳力度,與此同時要增強執行力,要把政策完成十分、落到實處,才能真正讓萬山區享受政策的優惠性。對于專項資金,要做好整合安排,借以引導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高自己的創造力,促進結構的調整和相關技術的改進,整體去推進產品的優化升級和結構優化。
(二)制定好相關標準
相關部門制定好一個標準,企業都以此為參照,務必達到甚至超過標準。要將知識產權案的重要性記在心間,積極主動把相關的技術應用進來。各行各業如果達不到標準,一律不準跨入這個門檻。要統一做好相關銷售渠道的整合開發,做好戰略部署營銷方案,以便鞏固好在整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以便下一步開拓出國內國際市場,為行業的發展的新高度奠定基礎。
(三)民生建設路徑
通過民生項目的實施,解決汞礦區附近11243畝農田污染以及滲漏水污染的主要問題,確保汞礦區域內居民和國家財產安全,改善下游飲水安全問題,在實施保護項目治理同時,重視居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通過汞礦區移民搬遷、經濟適用房、棚戶區改造、廉租房等方式,幫助汞礦區附近居民解決保障性住房,順利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
(四)把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加強萬山區生態修復路徑。2004年來,萬山區政府全面啟動和實施了生態污染治理,對于之前礦區開采形成的大量空氣、土壤、水源污染集中進行綜合治理。與此同時,對于因砍伐樹木造成的水土流失地帶進行植被綠化。根據萬山區政府的楊主任介紹,萬山綠色發展道路總投資2886萬元,并啟動了生態恢復工程治理項目和地質環境治理項目。
(五)發揮企業的作用
企業要在綠色發展的指導下,在研發生產、經營節能和售后的各個環節中都積極提高自己的質量標準、提高制造技術。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增加號召力,樹立好品牌的戰略發展目標,制定出相關的激勵政策,努力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提高市場占有力度和話語權,帶動萬山區的產業不斷向前穩定發展,形成品牌的集群效應。
四、綜述
利用綠色發展的理論指導,結合銅仁市廢舊汞礦的相關情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實現礦區的轉型發展。要抓住現實發展的機遇,利用現有的先進技術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的優化升級。主動借鑒國內外的相關案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運用到自己的發展中去。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銅仁市廢舊汞礦的轉型發展必定會有所成效,銅仁市的明天也會越來越美好。
[參考文獻]
[1]胡鞍鋼.以科學發展觀“紅線”,引領綠色強國之路[J].環境保護,2009(1):47-49.
[2]歐陽志云,趙娟娟,桂振華.中國城市的綠色發展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5):11-15.
[3]王珂,秦成遜.西部地區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探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3(1):89-93.
[4]鄭紅霞,王毅.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工業技術經濟,2013(2):142-152.
[5]霍艷麗,劉彤.生態經濟建設:我國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J].生態經濟,2011(10):63-66.
[6]陳璋.綠色發展責任擔當問題探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