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林+斯琴
摘 要 2016年來,總局選取部分省市稅務機關開展內控制度建設試點工作,在試點基礎上推向全系統范圍內。作為非試點單位的基層稅務機關,沒有身體力行地走在內控機制建設的最前沿,但對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的學習思索卻未曾間斷過。本文主要對稅務機關內部風險控制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 基層稅務機關 內控 機制
一、“內部控制”機制的基本含義
內部控制建設是一個組織為了實現既定目標,防范和減少風險的發生,由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對內部業務流程進行全過程介入和監控,采取權力分解、相互制衡手段,制定出完備的制度保障的過程。
內部控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懲防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是有效防范風險的現實需要。
內部控制建設的目標應為明確權責體系、規范權力運行、促生內在制約力、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
二、稅務機關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有效降低稅務機關的執法風險
從稅務系統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例來看,稅務系統中存在一些內部崗位責任不明確、制度不完備、工作規程不完善、分權制約不到位的問題。稅收工作處在利益分配前沿,廣大稅務干部時刻面臨著執法風險。因此,推進內部控制建設任務十分緊迫。對權力的制約、風險的控制,僅靠外部監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體制機制上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才能有效預防風險。規范權力運行,開展內部機制建設,能將內部制約與外部監督有機統一起來,使決策更加科學,執行更加有力,保證權力沿著正確的軌道運行。
(二)能夠確實提高稅務機關的工作質效
建立稅務系統內控機制,有助于整合完善稅務機關現有制度規范,解決當前內部監督中存在的監督不及時、不全面和監控不力的問題。現行稅務系統內部監督雖然大都已成體系,但未能對行政管理權和稅收執法權實行實時監控,大多數問題都是通過事后檢查考核才發現的。建立內控機制,就是將監督覆蓋到稅收執法、行政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進行全程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通過建立內控機制,把權力運行的過程、工作執行的過程納入監控范圍,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發揮事中監督的保護效果,實現監督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日常化,推動稅務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三)能夠全面提升稅務機關反腐倡廉工作能力
由于稅務工作專業性強、制度性強,因而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規范性。目前在實踐中也都建立了相關制度規范,在“兩權”監督方面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為內控機制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開展內控機制建設,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鞏固成果,深化內涵,提升層次,全面整合、修訂、充實、完善各項制度,構建全面覆蓋、關聯制約、協調互動、科學管用的管理機制,實現稅務機關各項制度的完整和完善,進一步提升制度防腐水平。同時,內控機制建設通過內部環境建設、開展風險評估、實施控制活動等措施,能夠充分發揮各部門抓反腐倡廉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各部門發現問題、自我糾正、持續改進的內控內生化機制,從根本上提升反腐倡廉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基層稅務機關內控機制建設的建議
本文結合基層國稅工作實際,就進一步完善國稅系統內控機制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組織領導,樹立防范理念
堅強的組織領導是內控機制建設工作開展好壞的有力保障。抓住加強內控機制建設、防范內部風險點的關鍵環節,建立起黨組統一領導,部門主責主管,專業部門組織協調的工作運行機制,把風險防范工作提到黨組的議事日程。明確具體組織牽頭部門和各部門的職責,對內控機制建設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做好部署和安排;落實崗位責任,確保該項工作有專崗落實;把好查找風險點和制定防范措施的審核關,保證風險點找得準,防范措施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把內控機制建設貫穿于稅收工作的全過程,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強化落實措施,使工作有序推進,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通過加強日常教育,讓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對防范風險、強化源頭治理、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樹立“防風險、抓管理、促規范、上水平”的理念,把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融入具體業務工作中,把監督貫穿于稅收管理工作的全過程,牢牢把握稅收執法風險和行業管理風險這兩個加強內控機制建設的重點。
(二)完善崗責體系,科學配置權力
落實責任是部門內控機制建設的核心。按照崗位分離的原則,進一步定崗、定職、定責,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具體而言,要把每一個崗位的素質能力要求、工作職責、工作標準、職務風險、工作紀律等內容通過詳細的崗位手冊固定下來,讓每一位干部熟練掌握自己工作的各個方面的要求。通過對崗位職責的規范和完善,實現權力、崗位、責任、制度的有機結合。首先要明確領導責任,稅務部門主要負責人是內控機制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對管轄范圍內的建設工作直接負責。其次要強化部門責任,督促各部門把明確權責、規范流程、風險排查、完善制度等要求落實到位。最后要落實崗位職責,明確規定各個崗位的職責事項、工作規程、考核標準、過錯責任等,把內控的要求和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環節和崗位。要通過分解權力,形成有效制約的管理鏈條,在程序上規范權力運行,實現權力制衡和流程制約,降低隨意性,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強信息傳遞,提升預警能力
建立以金稅三期系統為樞紐的信息分析運用模式。加強各類信息分析和運用,通過異常信息的分析和傳遞,對稅收執法和稅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以及可能存在的傾向性、集中性問題作出預警提示;定期對稅收宏觀稅負進行分析,對稅源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后期稅源管理的重點作出預警提示。建立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由內控責任部門通報責任范圍內的內控信息,分析執法內控機制運行情況以及存在問題的集中表現、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并對內控機制建設運行及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嚴格內控監督,落實責任追究
強化監督防線,通過巡視、督察、審計等監督檢查工作,以查促管,以查促控。將內控機制建設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構建稅務機關全面從嚴治黨新格局、加強基層稅務機關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層層傳導工作壓力;與推進征管體制改革相結合,從源頭上消除風險隱患;與推行權責清單相結合,進一步明確權責邊界;與深化稅收執法責任制考評相結合,形成強化內控的有力抓手;與績效管理相結合,促進內控機制建設的有效落實。嚴格按照“兩覆蓋、兩優化、兩提升”的目標要求,大力促進內控機制建設覆蓋至稅務機關全部環節、覆蓋“兩權”運行的全過程;提升內控監管能力,提升內控整體效能。
稅務機關各部門要把內部控制機制運行的具體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領導和每個崗位,按照黨風廉政建設制的規定和“一把手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原則,進行管理、考核檢查及責任追究。按照“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職能部門要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內控機制貫徹落實工作切實負起主管部門的責任,及時糾正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責任追究和查出責任,機關各相關部門負有配合、支持的責任。當出現過錯、違紀、違法等情況,按規定給予績效扣分、行政責任等處理,以責任追究促進內控機制懲防體系的有效運行。
(作者單位為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國家稅務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