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謝展越
[摘 要] 營改增對傳媒行業的稅收增長趨勢從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轉變,是一次減稅的重要機遇,但因為傳媒行業內部業務的特殊性,使傳媒行業總體稅負的增減取決于其自身的業務比例,如營改增后使傳媒行業的廣告業務稅負增加,而又使多數的報業集團實現收益。傳媒行業在營改增實施過程中出現了新的問題,如營改增對于其它稅種存在影響、營改增讓企業增值稅只減不增是有一定條件的、傳媒行業發票制度存在不統一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傳媒行業逐漸形成從廣告、印刷、報紙到物流的小型產業鏈,這樣一條產業鏈對于企業的稅負而言也同樣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營改增看似是一次單純的稅制改革,但其真正影響的方面卻是廣泛的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完善的稅制。
[關鍵詞] 傳媒行業;營改增;影響
[中圖分類號] F812.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1-0129-03
Abstract: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 (VAT) is an important tax reduction opportunity for the media industry, because the tax revenue rate is to change from high-speed to low-speed growth. However,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media industry, overall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tax burden on the media industry depends on its business proportion. For example, after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 (VAT), the tax bearing of media advertising business increases and most of the newspaper groups realize gains. New problems emerge in the process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 (VAT), for example, the replacement of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 (VAT) affects other taxes, there are certain conditions to make enterprise value-added tax reduce only, and the invoice system in the media industry is not unif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media industry has gradually formed a small industrial chain from advertising, printing, newspapers to logistics. Such an industry chain also has an immeasurable impact on the tax burden of enterprises. The replacement of business tax with VAT seems to be a simple tax reform, but its real impact is extensive, which needs to be constantly explored and improved.
Key words: media industry, replacement of business tax with VAT, impact
營改增的實行對傳統傳媒行業而言,可以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其對長期虧損的報刊給予生機又讓盈利十足的廣告業務面臨更高的稅負,兩者互為矛盾,新的問題更是在這個行業生根發芽,解決問題的終點在于稅制的完善,而過程則需要不斷的探索。
一、傳媒行業的營改增背景
傳媒行業受到營改增的影響比較早,尤其是廣東地區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因為廣東省是繼上海試行后緊接著便被納入試點的省份之一。傳媒行業也作為現代服務業的范疇提早感受到營改增浪潮的沖擊。具體的時間線如表1所示。
雖然傳媒行業主要隸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其改革較早,但是傳媒行業中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會僅僅包括傳媒的主營業務,還會包括相關的附加服務,這些附加服務可能存在于營改增改革進程中的某一個環節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企業甚至于整個行業,所以對于傳媒行業的發展,營改增的各個階段都需要注意到相關的影響和變化。
傳媒行業在營改增的背景下,依舊處在不斷變化的稅收中,所以改革的每一個環節,每增加一個行業都對傳媒行業有所影響。
二、營改增對傳媒行業的影響
總體而言,傳媒行業在2012年營改增開始至今,稅收增長趨勢也從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轉變,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傳媒行業的經營狀況總體下降,與營改增的影響也密不可分。盡管業務的影響差異很大,對于傳媒行業而言,依舊是一次減稅的重要機遇,但是因為傳媒行業內部業務的特殊性,使傳媒行業總體稅負的增減取決于其自身的業務比例。
(一)營改增后廣告業務稅負增加
現在大多數傳媒公司里,廣告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就這一項而言,稅費就十分高,再加上,營改增后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導致的稅負上漲情況,讓眾多企業絞盡腦汁。endprint
廣告業務是最早受到影響的,但是因為廣告業務有其特殊性,無論營改增前后都實行的是差額征稅,唯一變化的特點在于稅率的變化,由營業稅的5%增長一個百分點。這樣的結果就在于廣告業務在改革后的稅收必然是增加的,此外還要面臨因為提供廣告服務的公司因為不在試點范圍內,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情況而造成的稅負增加,這對于以廣告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小型傳媒公司而言可是不小的打擊。
(二)營改增使多數的報業集團實現收益
眾所周知,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傳統的報紙印刷的利潤常常處于負值,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和銷售收入的減少。近年來原材料紙張的成本大幅上漲,而報紙的銷售量也因為互聯網的沖擊大幅縮減,導致報業入不敷出。營改增則為傳統報業的續存帶來了一線生機,因為它給予成本進項抵扣的空間,減少了一定的稅收成本,使邊緣化的報業得以喘息,其實際負擔的相應稅費會有所減少。
當然對于報刊業務的細化分析中,也有不同之處。按照是否具有稅收優惠劃分,可以分為黨報和都市報來進行考慮。黨報,相對于大多數報紙而言,往往定價較高,這樣黨報的收入要高于成本或接近成本,在計算稅負時,因為銷項稅額大于或者等于進項稅額,表現為繳納少量的增值稅或者擁有少量的留抵稅額。而都市報則比較符合整個報刊業務的走向,其競爭更為激烈,為了搶占傳統報刊市場,報紙的定價被壓得非常低,甚至大多數報紙的收入是要小于成本的。在營改增之前,都市報應當存在大量的留抵稅額,而且報刊銷售的情況也以虧損為主。營改增之后,因為有可以抵扣的部分,都市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減少一定的虧損。當然這是針對傳媒企業對報刊業務項下的這兩種報紙獨立核算的前提。大多數傳媒企業報刊業務的現狀還是處在虧損且留抵稅額較多的情況下的。
三、傳媒行業在營改增實施過程中的新問題
傳媒行業在營改增的實施過程中,也許屬于少數稅負不減反增的案例,這證明了營改增后確實不會真的是讓稅負只減不增,但是傳媒行業的不減反增也不是絕對的,這是由進項稅率與增值稅率決定的。另外,上面的案例也指出了營改增后,除了增值稅的變化,以此為稅基的城市建設稅、教育費及附加也發生了變化,那么由此可知其他稅種也會受到營改增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于其它稅種存在影響
營改增看似只是單純的將營業稅改革為增值稅,但是其影響卻并不是稅種變更這么簡單,在現今我國征收的15個主要稅種中,存在不少以營業稅或者增值稅為基礎計算的稅種,或者說是相關聯的稅種,因此這些稅種會因為受到影響而產生哪些變化對于研究一個企業的稅負水平而言也一樣不可忽視。下面介紹營改增對部分稅種造成的影響。
營改增對于城市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的影響:這三種稅都是以增值稅作為基數計算的,所以營改增必然會影響這三種稅的變化。對于企業所得稅的影響,有很多方面。
1.對營業收入的影響。在企業所得稅中,過去因為營業稅是價內稅,所以應當作為其可以扣除的項目之一,但是改征增值稅后,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不再作為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額,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的銷售收入自此之后變為不含稅收入,稅收計算基數減少,單純從計算考慮的話,計算出的企業所得稅應當是減少的。
2.對成本費用的影響。一是企業營業成本。在企業進項采購中產生的成本因為增值稅的特性,需要進行價稅分離,即在企業的采購成本中,將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作為銷項稅額抵扣,從而實現從成本中分離出來,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二是附加稅。這一項稅額因為不包含價外稅,所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企業不能在稅前扣除繳納的增值稅,這就使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相應的有所增加。三是購進資產。一般而言,折舊在稅改后需要扣除進項稅額而有所減少。四是企業附加費。其是以企業流轉稅作為計稅基礎的,因此受到很大的直接影響,計算方式即為增值稅*(城建稅率+教育附加稅率+地方教育附加稅率)。五是管理費用。在企業的管理費用中,傭金手續費、廣告費、宣傳費、業務招待費等費用是以企業的營業收人為扣除基數的。營改增導致企業的營業收入變為不含稅收入,收入減少,相應管理費用的扣除費用也可能相應的減少。
3.對財政補助的影響。從整體上看,營改增的確實現了企業稅負的降低,但是也會存在個別企業出現相反的狀況,為了不引起這些企業的不滿情緒,國家在試點地區,針對出現這一現象的企業會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部分補貼并不符合企業所得稅不納稅收入的范疇,因而不能對其進行納稅調節,不僅如此,因此產生的費用或者是形成資產的折舊與攤銷,還需要交納相應的企業所得稅。
(二)營改增讓企業增值稅只減不增的條件
根據下表分析可見,企業增值稅是否能達到只減不增有兩個條件:一是該企業的納稅性質是小規模的,按照既定的征收征收增值稅,稅負確實在減少;二是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但是其進項稅額抵扣的稅率高于銷項的或者額度更高,當然這就不一定了。如果代入現實的情況,比如日報企業出版報刊,按照13%的稅率繳納銷項稅額,但是購買紙張等材料的費用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7%,那么其增值稅=X/(1+13%)*13%-Y/(1+17%)*17%,從稅率的角度看應該是稅負減少,但是前提X,Y的值未知,所以如果想要保證稅負只減不增,那么要保證兩點,一是進項成本不能高于X*0.79,即要縮減成本;二是保證進項稅額都可以抵扣,即保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完整。這一現象表明,營改增的目的是通過鞭策納稅人自發的遵守稅法,保障稅法制度的正常運行的基礎上達到所有行業共同減免稅負的目的。所以說實行營改增后,稅負能否真的按照理想中的減少,關鍵看企業怎么做!
(三)傳媒行業發票制度存在不統一
隨著營改增的不斷發展,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說是營改增發揮減稅效應的重要一環,在考慮到如何合理的減少稅收的問題時,除了想到要與能夠開具正規發票的企業合作保證可以取得合理的抵扣憑證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發票制度本身的問題,增值稅發票的格式雖然是統一的,但是誰來開具,如何開具在不同的行業中還存在一些差異。傳媒行業,以廣告報業為代表,其在開具增值稅發票時存在制度的差異,主要分成兩種情況:一是廣告公司來開全部的發票,報業則開相應的扣除其后所剩下的發布費部分;另一種是報業開全部,而廣告開相應扣除后的廣告費部分。看起來是很簡單的差異,但是兩種發票開具的方法產生的稅收有非常明顯的不同,尤其是對增值稅的影響很大。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endprint
表2 不同發票制度下的稅收區別
由此可見,采取不同方式的結果是不同的,如果可以統一發票制度,那么對于行業中的稅收差異還能進一步減小。
四、小結
對于傳媒行業而言,營改增的影響已經不單單只是稅費變化的問題,還存在多方的影響。一是就稅種而言,營改增會影響的不單單是營業稅、增值稅還有企業所得稅和附加稅等,這就意味著分析整個企業稅負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稅種增加了;二是納稅人的性質對于企業的稅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直接決定了關鍵稅率的高低;三是發票制度能否統一,這可以有效縮小行業內部的稅負差異性;四是業務的綜合性,傳媒行業已經不單單是傳統報業的單一業務,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從廣告、印刷、報紙到物流的小型產業鏈,這樣一條產業鏈對于企業的稅負而言也同樣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營改增看似是一次單純的稅制改革,但是其真正影響的要廣泛的多。
[參考文獻]
[1]張云華.我國增值稅“擴圍”改革面臨八大挑戰[J].涉外稅務,2011(7):5-10.
[2]孫鋼.增值稅“擴圍”的方式選擇——基于對行業和體制調整的影響性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1(2):56-59.
[3]Abner.On selective indirect tax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4):599-623.
[4]Carbonnier. Who pays sales taxes Evidence from French VAT reforms 1987-1999[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7(6):1219-1229.
[5]周洋.“營改增”對廣告業的稅負效應影響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2016(6):12-19.
[6] Keen M, Lockwood. The value added tax: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9(2):1-14.
[7]胡云.試述“營改增”對報業集團的影響與應對之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58-159.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