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相辰
[摘 要] 非營利組織屬于政府和企業之外的第三方社會機構,很受社會大眾的重視和愛戴,在文藝、科技、體育、慈善等多個領域發揮著組織和幫扶作用,為社會和諧發展獻出愛心,貢獻力量。然而,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財務管理的能力很差,缺乏一定的營利認識和營利能力,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工作也很難滿足非營利組織發展的需要。我國應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非營利組織的法律監管;樹立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財務管理意識,提高會計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提高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強非營利組織的籌資能力,合理規避會計風險;建立非營利組織預算管理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預算管理能力;加強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以此促進非營利組織健康發展。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會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11-0152-03
一、非營利組織會計現狀
(一)非營利組織概念模糊,難以界定和保護
非營利組織的目的不在于營利,而屬于一種志愿性質的民間團體或組織,與政府和企業有著明顯的區別。我國非營利組織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規模也在不斷增大。然而,由于我國針對非營利組織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對非營利組織的概念過于模糊,法律缺乏對非營利組織的有效界定和保護。很多民間的非營利組織,雖然打著非營利組織的旗號,卻與政府部門或政府相關機構的利益掛鉤,產生微妙的聯系。有的非營利組織干脆就作為政府部門的一個附屬機構在運作,利用政府部門的權力和公信力在發展,為非營利組織謀求一定的經濟利益,這與非營利組織不為營利的目的相違背。舉例來說,牙防組一直被認為是具有權威認證能力的衛生部下屬的政府機構,給很多知名品牌的牙膏進行過權威認證,收取的認證費用都注入一個名為“牙防基金會”的民間非營利組織之中。實際上,直到衛生部撤銷牙防組這一機構才發現,牙防組根本就沒有權威的認證資質,而“牙防基金會”從被認證企業手中收取的大量認證資金,也下落不明,“牙防基金會”的財務管理和財務披露存在明顯的違法違規行為。
(二)非營利組織會計財務管理能力差,會計人員素質低下
由于很多非營利組織打著不為營利的旗號,一切經營和運作都不是為了追求利潤和經濟效益,缺乏對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的績效考核與激勵,導致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職責不明,財務管理能力差,缺乏科學明確的財務管理制度,會計人員也缺乏財務管理的意識,造成財務管理混亂不堪,非營利組織入不敷出,很多非營利組織的生命周期很短,生存能力很差。很多非營利組織權力過度集中,“一言堂”現象嚴重。非營利組織負責管理財務會計人員或者由組織的一把手擔任,或者由一把手的親信擔任。由于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人員多數不是專業人士,對于會計專業的知識掌握不夠,處理財務問題的經驗不足,再加上缺乏一定的職業道德,很容易出現以權謀私的行為,給非營利組織造成經濟和聲譽的損害,嚴重的會造成非營利組織的解體。
(三)非營利組織會計缺乏預算管理能力,籌資能力低
當前,我國大多數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工作,還是以財務預算為主。然而,我國很多非營利組織會計缺乏預算管理能力,不能滿足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也很難籌集足夠的資金維持非營利組織開展活動。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預算,不光包括會計預算,還要針對預算的結果,對組織的各個部門進行合理的調配和約束,聯合組織各個部門共同進行資金的籌集工作,并確保非營利組織籌集的資金能夠科學合理地加以利用,有效開展非營利組織的各種活動,促進非營利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非營利組織的預算方法也比較落后,缺乏對會計人員的績效考核和指標評價,很難發揮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造成非營利組織的資金利用率過低。
(四)非營利組織誠信危機問題嚴重
近來,非營利組織的誠信問題,已經成為嚴重制約非營利組織發展的重要問題。很多民間的非營利組織打著獻愛心、幫扶弱勢群體的旗幟,以募捐的方式,籌集大量的資金,卻最終落在組織一把手或活動策劃人手中,嚴重損害了非營利組織的誠信,也讓社會大眾不再相信這種慈善活動和非營利組織,從而制約了非營利組織的發展,造成社會信用危機,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和完善。
(五)非營利組織缺乏客觀的評價體系
當前,我國非營利組織缺乏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缺少公正的評價機構,很難對非營利組織的資金使用、信息披露等行為進行客觀評價,這給非營利組織內部貪污公款、財務造假提供了便利條件。由于個別非營利組織會計披露的資金使用情況和財務報表內容不全面、不真實,給社會大眾造成誤導和欺騙,不但損害了社會大眾的利益,也讓非營利組織的存在失去了意義,無法達到非營利組織建立的初衷和目的。
二、非營利組織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非營利組織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非營利組織在我國出現較晚,因為我國對于非營利組織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很多法律對非營利組織沒有出臺明確的規定。由于缺乏規范的法律依據,非營利組織也很難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對于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也難以做出規范的約束和指導,給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工作和財務管理帶來了諸多的困難。
(二)非營利組織會計不重視財務管理,排斥盈利行為
很多非營利組織認為組織自身并不是企業,不應該以營利為目的,也不應該獲得盈利。這些非營利組織的會計認為組織不去獲得盈利,也就沒有必要開展財務管理,自然也就不重視財務管理,非營利組織會計自身也就排斥組織盈利的行為,造成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工作也偏離中心,缺乏足夠的財務管理,很難保證非營利組織有足夠的資金來開展活動。由于缺乏對財務的有效管理,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也就不去過多的考慮資金的用途、資金的籌集和資金使用的監督,造成非營利組織或者缺乏資金,或者不能合理使用資金,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和活動成本的增加。endprint
(三)非營利組織缺乏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也是會計,也要具有一般會計的職能和作用,也要開展有效的會計信息披露工作。良好的會計信息披露,能夠增加非營利組織的誠信和知名度,吸引和募集更多的社會資金,更好地開展非營利組織的活動,促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壯大。然而,我國非營利組織缺乏法律的監管和制度的約束,很多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由于權力受到制約或者個人利益原因,很難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不高,內容錯誤,披露不及時和不全面,嚴重欺騙了社會大眾,影響了社會大眾對非營利組織的信任和積極性,造成了非營利組織的信用下降,發展受阻,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非營利組織缺乏資金來源
當前,我國非營利組織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資金來源,籌資能力不足,很多活動缺乏資金支持,難以運作和開展。由于我國的非營利組織沒有像企業那樣的盈利水平和盈利手段,一般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組織成員的會費、社會大眾的募捐和少部分的政府補貼,資金來源較少,缺乏營業性來源,很難滿足非營利組織的日常運營和活動的開展。雖然非營利組織有時也會開展一些營業性和創收性活動,但因為缺乏專業運營管理能力和銷售推廣能力,致使非營利組織的營業收益并不高。再加上我國社會目前的信用評價普遍不高,人們的警惕心理很重,對于一些中小規模、知名度不高的非營利組織,缺乏信任,不再輕易提供捐贈,造成我國非營利組織的資金十分緊張,很難發揮非營利組織的作用。
(五)非營利組織缺乏預算管理制度,會計人員缺乏預算管理能力
我國非營利組織缺乏科學高效的預算管理制度,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普遍缺乏預算管理能力,致使非營利組織的預算管理工作很難發揮作用。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傳統預算方法是在上一年的基礎上進行增減。這種預算方法,是以上一年產生利益為前提,卻忽視了今年的利益,有很強的波動性,也缺乏科學的對比。其原因就是非營利組織缺乏預算管理制度,會計人員沒有一個預算的標準,缺乏預算管理能力,主觀性和隨機性太強,很難預判非營利組織產生的利益,也就讓預算的結果很難保證準確,使非營利組織會計所做的預算完全失去了意義。
(六)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低,綜合素質差
很多民間非營利性組織的會計人員,缺乏足夠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工作經驗不足,綜合素質較差,無法勝任非營利組織會計這一重要工作。由于非營利組織不營利的特點,對會計人員的要求普遍不高,會計人員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齊。有的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很差,工作不負責,會計核算和會計預算經常粗心大意,漏洞百出,披露出來的會計信息也難以保證及時準確,給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帶來很多風險,嚴重制約了非營利組織的健康發展。
三、非營利組織會計問題解決對策
(一)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非營利組織的法律監管
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法律法規的有效監管。因此,必須要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非營利組織的法律監管力度。非營利組織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非營利組織卻可以利用組織的特點籌集大量資金,開展各類活動。所以,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對非營利組織的行為進行約束,要保證非營利組織籌集資金和開展活動的行為都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進行,防止非營利組織出現貪污、欺詐、非法集會等違法行為,維護經濟穩定和社會和諧。
(二)樹立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財務管理意識,加強會計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
要樹立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財務管理意識,加強會計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非營利組織必須要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的能力。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人員要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加強與組織各部門的交流與合作,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增強財務管理的風險意識,做好對組織各部門的財務審計和財務監督工作,確保非營利組織籌集到的資金用到實處,有效地發揮非營利組織的作用,為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提高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和企業的會計一樣要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工作,要和企業會計一樣,保證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也要遵循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要確保非營利組織會計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全面性。要讓社會大眾能夠真實、及時、全面地了解他們所捐贈的資金在何時、何地,為何人何事所使用,使用的額度是多少,得到的結果是怎樣。非營利組織會計要對每一筆捐贈資金的使用都有明確的記載和詳細的說明,要有定量計量,更要有定性計量。只有這樣,才能讓非營利組織向社會大眾充分披露出資金的使用情況,才能保證社會大眾的知情權,才能讓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力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和認同,才能讓社會大眾更加信賴和支持非營利組織開展的活動,促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壯大。
(四)增強非營利組織的籌資能力,合理規避會計風險
非營利組織必須增強自身的籌資能力,合理規避會計風險。非營利組織在籌資之前,必須做好科學的決策和充分的準備,根據非營利組織的規模特點和幫扶對象的實際需要來制定籌資方案,確定籌資的方法,籌資的額度,籌資的期限,籌資剩余款項的用途,以及預測籌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和會計風險。在籌資的過程中,要堅持籌資適度原則,切不可盲目夸大。要保證籌資的過程有專人進行監管和審計,確保籌資過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籌資完成之后,要保證籌資的款項全部用于幫扶群體,要保證幫扶過程有專人和第三方進行監管和審計,確保幫扶結果達到預期要求。最后,還要對本次籌資幫扶活動形成財務報表和情況說明,進行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滿足社會大眾的知情權,讓社會大眾能夠清楚地了解整個過程,對非營利組織的活動給與恰當的評價,增強社會大眾對非營利組織的信任,提高盈利組織的信用和聲譽,有利于非營利組織的完善與發展。
(五)建立非營利組織預算管理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預算管理能力
非營利組織必須建立有針對性的非營利組織預算管理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預算管理能力。要加強對非營利組織會計預算工作的監管,要求會計人員嚴格落實非營利組織預算管理制度,根據非營利組織的實際情況制定預算方案,既滿足活動資金的需要,又不虛報額度,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合理利用有限的資金。在資金使用上,要求非營利組織嚴格落實會計制定的預算方案,按照預算方案的額度來執行,不能鋪張浪費。同時,也要求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合理行使會計的監督職能,確保資金的使用在預算的可控范圍內,能夠充分發揮資金的作用,保證非營利組織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健康發展。
(六)加強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
非營利組織必須加強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要對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技能、職業道德素養和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非營利組織會計人員的服務意識,滿足不斷發展的非營利組織的需要,推動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子月.非營利組織會計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5):43-44.
[2]田穎.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趨勢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6):69-70.
[3]楊黎.非營利組織會計目標設定的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6):71-72.
[4]焦沈芳,李玲玲.非營利組織績效會計要素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7):204.
[5]李春華.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構想[J].商業會計,2017(10):69-71.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