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燕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門對初中體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其具備一定的學歷,同時應當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擁有扎實的技術與知識,懂得創新教學方式,通過計算機等新技術來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程改革:體育教師;能力
引言
新課改在全國初中體育教學中不斷深入,對初中體育教師提出新的要求。眾所周知,只有優秀的教學團隊方能有效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只有學會創新的教師方能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的課堂。由此可見,初中體育教師的技術、知識職業素養等方面都應作為其必備能力,這也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不斷完善自身、更新知識體系,竭盡全力為教學事業服務。本文簡要講述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并探討其必要性,以期為初中體育事業提供借鑒。
一 新課程改革中學體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1)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所有科目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同時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保證。優秀的教學能力有利于教師將技術以及知識更富有效率地給予學生,提高授課質量。因此,本文將它作為教師必備能力之一。為增強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逐漸成長為綜合型人才,教師應當學習全面的體育知識以及技能,適應初中體育教學的需要。此外,教師需認真解讀新課改標準,在創新教學手段的同時遵守課程規范。其中,轉變教學觀念,應當觀察學生的實際狀況,學會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案,保證其科學性以及合理性,滿足教學進度要求。課程設計階段,教師需記錄每位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技能掌握情況,根據不同同學的特征編寫針對性學習目標,使教學方案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傳授體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保證示范動作的規范性,避免錯誤知識導致學生受傷,教師授課時需保持音量適中,普通話正確流利,語言清晰、簡練,樹立威嚴,正確指揮學生隊伍。課堂組織應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加強師生互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了解對方的內心需求,互相體諒。最后,教師需合理布置教學環境,保證體育器材安全、衛生,并根據學生的狀況決定其使用哪種器材以及運動量,訓練過程中可以添加部分娛樂活動,打造輕松的體育教學氛圍。
(2)組織管理能力。
組織管理能力對于教師來說是基本能力,增加學生凝聚力,使課堂保持應有的秩序。但是,體育教學的開放性以及流動性給予教師一定難度,尤其是初中生的性格活潑,更不易管理,教師要從學生個性到課外活動統一管理,涵蓋早操、訓練、運動會等多個方面,無一不體現著教師組織管理的才能與藝術,高效的組織管理可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個體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類體育活動中去,可以使群眾活動的效益得到發揮。
(3)競賽組織能力。
體育的代名詞就是競技,競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勝心,同時增強訓練效果,促進全民健身。體育教師作為競賽的組織者,必須合理安排競賽流程,具備裁決能力,這便要求教師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以及實際操作能力。
(4)課余運動隊的訓練能力
初中生生性活潑,如果僅僅是在校內強制性學習體育知識,則難以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內涵。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具備培養學生課余時間運動習慣的能力,不僅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能讓學生保持運動的習慣,養成終生鍛煉的正確觀念。此外,此方式有助于學校群眾體育活動廣泛持久地開展,并在訓練和比賽中,擴大體育傳播,豐富課余文化生活,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從此項活動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集體榮譽感,變得更加熱愛校園。教師可以與家長相互溝通,雙方共同制定課余運動計劃。
(5)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師實現本職工作目標的重要保證。隨著現代化體育發展加快,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及時學習全新的知識以及技能,并將其灌輸給學生,方可保證教學的前沿性,避免學生脫離社會。體育知識覆蓋范圍極其廣泛,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必須觀察實際生活并從中找尋有價值的信息來研究體育學科,方可實現全面發展。豐碩的科研成果必將為立志進取的體育教師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6)操作計算機能力。
二十一世紀是互聯網時代,如果體育教師一味從書籍中找尋知識以及技能,則涉及面較窄。當前,大部分初中生均能熟練操作電腦,教師更應奮發向上,從互聯網中找尋豐富的教學方案以及知識,拓寬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計算機能力對所有體育教師來講都直觀重要,結合互聯網以及多媒體設備可以呈現出更加有趣的體育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教學質量。
二 新課程改革中學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良好的身體素質。
體育課程的首要目的是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優秀的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具備強健的體魄,不論是力量、速度、柔韌、靈敏、耐力、各種活動和運動能力,還是體格、體能、機能、適應能力和精神狀況都應展現出令學生欽佩的表現。也只有具備以上素質,方可將部分高難度動作正確地呈現給學生。
(2)專業素質。
要想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師應當具備足夠的職業素養,不僅需要完善自身能力,同時應秉持著敬業精神,關心學生內在需求,與時俱進。
(3)心理素質。
初中生并未經歷過大風大浪,因此,大部分初中生遇到挫折容易產生放棄的想法,如果心理調節能力較弱,則容易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體育教師應當以身作則,自身具備堅強的意志和開朗的性格,具有公平寬廣的胸懷,進而樹立表率作用。
(4)思想政治道德素質。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已經不僅僅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是將學生打造成綜合型人才,換言之,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質的提升均在體育教學目標內。教師需要具備正確的三觀,鮮明的政治立場,以身作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以及心理,促使其團結合作,取長補短。此外,教師可以將自身對社會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告訴給學生,雙方共同探討,共同成長。
結語
國家的興旺與優秀人才不可分割。因此,要想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構建出優秀的教學團隊。本文以初中體育事業為題,講述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具備課余訓練、教學、計算機、組織管理等能力,同時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專業、心理等素質,以期為初中體育教育事業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包鳴.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01):41.
[2]徐春麗.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新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