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文章從產業經濟與城市規劃的緊密聯系出發,提出了在實際工作中經濟與規劃相結合的理念。分 析了產業經濟發展對我國城市規劃的影響以及城市規劃對產業布局的影響因素,論證了產業經濟發展與城市 規劃的關系,并對二者如何相互促進更好發展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城市規劃;產業經濟;城市規劃與產業經濟發展
一、產業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是緊 密相關的
實際上,從規劃的本質角度來說,就是 對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開發和利用。而一 個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目標的實現, 落在地域上也表現為各類經濟產業對土地 的使用。具體的兩者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 幾個方面:
1、對城際聯系的影響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個體,它與外界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與外界的聯系主要 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對外交通,無形的如郵電 通訊以及電子信息等,而產業的生產過程涉 及原材料的采集、生產設備的引進、產品的 市場銷售等都需要與外界產生直接或間接 的聯系。因此每一次產業經濟的發展,都對 城市的對外聯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 求城市規劃要對對外聯系特別是大型的交 通樞紐的基礎設施進行統籌安排,而合理的 安排必然會促進產業經濟的發展。
2、對城市內部聯系的影響 城市是一個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緊 密聯系的統一體,所謂“動一發而牽全身”。 例如: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 者,城市規劃中就要為這些勞動力提供相應 的生活設施、交通設施與社會福利保障設施 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設施,而技術密集型的 產業需要大量腦力勞動者,這樣一來對城市 的科技文化設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設施 要求就會更高。重工業則需要提供充足的 能源設施與便捷的交通設施相輔助。所以 規劃中一定要考慮到產業及其相關設施的 需求。
3、對城市功能發展的影響 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經濟,產業經濟 的發展也離不開城市的支撐,在低級產業如 原材料生產的地區,甚至影響到所在城市的 生死存亡,當然在具有全面與發達的綜合性 城市,不會由于一種產業的興亡而決定城市 的興衰。
二、產業經濟發展對城市規劃的影 響
1、對城市土地規劃的影響: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組成要素,它 由于規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質水文、地形地 貌等不同呈現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2、對城市環境規劃的影響:這里指的環境一方面指的是環境污染 的層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環境如靠山、 沿河、濱海或臨近鐵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 道等層面,一般來說技術密集型產業對環境 質量要求較高,需要建立在環境優美離城市 中心較近的位置;而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通 常情況下資源消耗大、污染較嚴重,所以必 須依據情況規劃在城市下風向的郊區。
三、城市規劃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1、城市規劃對產業布局的影響存在 的幾個問題 1.從城市規劃的編制依據來看。城市 規劃編制的主要依據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 的總體目標,如GDP目標及其相應的經濟 指標。相應的產業經濟發展模式如何,現有 的產業結構將做哪些必要的調整,產業布局 情況如何,都是規劃部門要考慮的因素。所 以產業經濟要想實現城市空間地域的合理 落實和布置就必須遵循規劃的思想。 2.從規劃編制的時限來看。城市規劃 是一定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具體化,除 了對城市進行長遠設想外,還必須有一定的 規劃年限。但實際工作中,常出現規劃期限 與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期限不一致的現 象。所以要真正發揮規劃對產業經濟的指 導作用,就要加強規劃時限確定的實用性和 有效性。 3.從規劃的方法來看。傳統的規劃方 法是先根據城市人口的機械增長與自然增 長預測城市的總人口,然后根據城市規劃用 地標準計算城市用地規模,并按照城市用地 的現狀與合理的用地比例進行功能布局與 用地劃分。而事實上這樣是不夠的,如果過 多考慮人的因素,忽視產業經濟對城市規劃 的影響,就會適得其反。因此規劃期限內應 對產業經濟的發展模式、規模及各產業結構 進行預測來換算成用地規模、基礎設施規 模,并落實到城市空間中去,這樣的規劃更 具說服力。 4.從城市規劃實施的情況來看。傳統 的規劃模式強調功能分區,這就忽略了城市 固有的文化內涵。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 的史脈和文脈,不是靠規劃來改造或設計就 能形成的,所以不應該過分強調主觀的意 識,應結合每個城市的獨特經濟活動內涵, 進行規劃布置以促進城市更好的發展。
2、城市規劃對產業經濟影響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規劃對產業發展 存在的問題,應及時修繕,用新方法、新思路 使其對產業經濟的影響向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1、規劃新的空間模型,對產業結構產生 重要影響。在現代城市經濟發展方式中,產 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日益增大,如“加 速城市外圍地區的新城和衛星城建設、推動 工業企業向外遷移、城市中心地區功能的轉 變和重建”,隨著這些規劃的實施,城市產業 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城市面貌有了創新性 的改變,城市規劃已經在產業經濟結構的空 間深化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借助新的城市規劃手段,增強城市的 資本競爭能力。實踐證明,基礎設施發展到 一定水平后,將會促進個體和群體部門的投 資欲望,刺激城市企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 從而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 產業發展的高級化。現階段高水準的城市 基礎設施可以增強城市優勢和吸引力,尤其 是能夠增強引入國際資本的競爭力,所以基 礎設施規劃的好也會促進產業經濟的蓬勃發展,產業競爭力強了就會擴大優勢不斷創 新進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綜上所述,產業經濟在城市社會經濟 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產業經 濟對城市各項事業的發展,對城市經濟中心 地位的確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十七大 的勝利召開,提出了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的偉大號召,并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前瞻理 論,這些必將為城市規劃和產業經濟的各自 發展及其相互作用產生有利的影響。城市 規劃和產業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能盡 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并使 我國的城市乃至國家建設朝著有序、穩妥地 方向不斷的推進。
參考文獻:
[1]胡建東.城市產業經濟與城市規劃關系初探[J].上海城市規劃,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