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少飛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淀和積累,在世界文化體系中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將其融入到舞臺設計當中能夠更好的提高舞臺設計效果,同時更好的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可謂是一舉兩得。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舞臺設計;應用實踐
引言
傳統舞臺技術在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煥發了新的生機,尤其是傳統文化運輸與舞臺設計的結合,能夠營造美輪美奐的視覺體驗,能夠給予藝術更大的想象空間。
1在舞臺設計當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治國理政、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內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精神力量。2017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己經下發,這無疑再次表明了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度。將舞臺設計當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能夠更好的彰顯舞臺表演魅力、刺激觀眾視聽覺器官的有效手段,也是舞臺導演個人風格、藝術個性的最佳標志。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
2.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主體背景幕布中的應用
舞臺主體幕布在整個舞臺設計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起著畫龍點睛作用。舞臺主體幕布受到觀眾的密切關注,攝影、攝像、宣傳曝光率最高。觀眾在幕布上可以學習了解晚會主題和大量信息。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圖案印制在晚會幕布上,強化觀眾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學習,并加深印記。
2.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演出服飾中的應用
將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在舞蹈服裝設計中,所蘊含的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胎記,所彰顯的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將木版年畫、龍鳳紋樣、祥云圖案、中國結、鐘鼎文、漢代竹簡、甲骨文、彩陶等圖案印制在舞蹈服飾上,在節目演出和觀賞中,陶冶了觀眾的情操,拓展了觀眾的文化視野,提高了觀眾的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興趣。
2.3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伴奏音樂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樂器種類很豐富,常見的有笛、簫、笙、嗩吶、管、柳琴、琵琶、中阮、大阮、揚琴、箏、三弦、鑼、鼓、鈸、碰鈴、木魚、云鑼、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等。針對在晚會伴奏音樂的制作,大量使用笛子、琵琶、揚琴、箏、三弦、鑼、鼓、鈸等民族樂器,加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印記,引導觀眾熱愛民族音樂、學習民族音樂,加強觀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學習。
2.4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道具中的應用
道具是舞臺表演、戲劇表演、電影、話劇表演的輔助器具,是展示過程中的特制用具,包括展臺、展具和其它一些輔助的表演用具。從舞臺的空間設計需要,道具可大可小,可以是一個舞臺小擺飾,也可以是大型舞蹈背景桁架。舞臺道具散發著時代精神氣息,又蘊含著傳統文化神韻。在舞臺道具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提升舞臺節目演出的效果,也能提高觀眾的對傳統文化審美的新鮮感,產生了一種文化回歸、文化尊崇、文化信仰。
2.5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燈光設計中的應用
舞臺燈光設計中包含對色彩的運用,不同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也會對觀眾的心情產生影響,鮮亮的色彩能夠讓觀眾心情愉悅,而昏暗的色彩則會給觀眾陰沉、壓抑的感覺,因此燈光設計者應當根據表演主題合理設計燈光色彩。在舞臺表演中,一些景物是無法進行真實展示的,這就需要色彩作為配合,例如白色的燈光能讓觀眾感覺到雪的存在,綠色則會讓觀眾聯想到草地。不同的顏色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例如白色代表簡單和純潔、紅色代表奔放和熱情等等,設計者應當通過色彩的運用使舞臺主題更為突出。色彩對舞臺的表現效果極為重要,而燈光能夠對色彩產生良好的效果。燈光設計者應當了解不同色彩的寓意,通過對色彩的控制達到良好的舞臺效果。例如在黑色的舞臺上,表演者想要表現殺人后的緊張心情,燈光師應當將燈光調節的更加急促,從而為觀眾創造良好的意境并引發情感的共鳴。在燈光設計過程中,燈光設計者應當提前同表演者溝通,在設計主題上達到高度一致,從而產生良好的效果。
3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臺設計中實踐
2018年春節及元宵戲曲晚會于2018年1月17日-21日于央視新址E01演播室錄像。現就大屏幕視頻制作的設計工作和現場布置進行回顧。作為央視春節期間戲曲的兩臺年度大戲,這次舞美的搭建規模非常宏大,舞臺面積涵蓋了整個新臺E01演播室。E01是央視總部最大的演播室。基于該晚會的內容,舞臺設計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切入口。我們以中國古典紋樣為基礎,以花的紋樣為主。紋樣從主屏向左右延伸至觀眾席,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地融入到戲曲的氛圍中去。為了讓舞臺不顯得太單調,在大屏幕兩側設計了用LED屏拼接的燈籠,烘托過年的氣氛。通過為舞臺當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在為觀眾帶來美的感受以外,同時能夠向全世界宣揚了我國傳統文化特色,更好的弘揚了我國藝術瑰寶。
結束語
總而言之,任何偉大的藝術創造,都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其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舞臺設計之中,能夠教育觀眾樹立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所以,高校應率先做為文化自信的引領者和踐行者。
參考文獻:
[1]張原,魏海悅.傳統服飾表演的舞臺視覺表現形式研究[J].大眾文藝,2017(11):263.
[2]劉楊.中國戲曲元素在服裝表演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工業大學,2015.
[3]孔帥,李漢平.淺析中國傳統建筑元素與現代舞臺設計的融合[J].美術向導,2013(06):40-41.
[4]張玲.傳統審美文化對現代舞臺藝術設計理念的創新性啟示[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3(03):70.
[5]劉娟.適應京劇演出的劇場建筑設計策略探索[D].重慶大學,2010.
[6]馬慧.白牡丹?玉牡丹?洋牡丹——論《牡丹亭》三種跨文化改編兼及“跨文化戲劇”[J].新世紀劇壇,2017(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