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聰穎
摘 要:人類具有一種好奇求知的本性。好奇心和求知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成功而不斷得到發展。數學學習的目標設置是激發數學學習動機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數學學習;動機;激勵
數學是一門優美的科學,從形式到內容,從理論到實踐,都體現著美的特征,展現著獨特的風格。數學具有形態美,和諧、整潔、對稱、有序;思維美,思路清晰、多向傳導、構思巧妙。然而現在我們所接觸的學生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以及現有教材本身的應試針對性略強,常常顯得枯燥無味,而每次考試難度又偏大,因而學生慢慢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倦情緒甚至有放棄思想。怎樣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教師急需解決的大問題。以下是我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寫出來以咨大家共同探討。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
人類具有一種好奇求知的本性。好奇心和求知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成功而不斷得到發展。好奇心是一種天生的和強有力的動機因素。為了發展學生的內在動力,需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必須保證學生能較為輕松的學懂知識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自覺學習。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安排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則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內容和課堂情境的設置。
教師應設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學習知識的活動中,盡量排除干擾。如使用幻燈機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使自己的影子投影到屏幕上;不需用時及時關閉電源。還可創設問題情境,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很有興趣,也很認真地開始學習新課,并能以互相討論的方式,經過認真思考和恰當的應用所學的定義、定理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結論。這節課會上得相當圓滿。
2.學習內容難度恰當,因材施教
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分層次要求:特優生應加強對其學習深度和廣度的加深和拓廣;中等生應加強綜合能力的訓練;所謂的學困生則應加強基礎知識過關訓練,使其學有所得,不斷進步,從而增強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把握好教學的難度
數學學習的目標設置是激發數學學習動機的重要環節。不同的學生,學習接受能力不同。一個思維靈活的學生,能夠較好地處理新舊知識之間的很大差距,而思維僵化的學生面對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感到束手無策。但是如果從自已的切身體驗出發去學習新知識,那么任何問題都會變得更加令人感興趣。
三、開展競爭學習
運用小組競爭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習質量。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變得更加積極,較少象過去那樣消極被動;學生之間相互提供了關于自己學習的深度及如何學習的及時反饋信息,有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學習方法的改進;有助于差生穩步前進,并在前進中提高自信心和學習的內在動機與興趣。教師的責任就是在自己的教學中創造一系列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
一種活動方式就是精選一些前面所學知識的小綜合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由教師全部批改,再讓出一節課讓學生自己到講臺上講一個題目。原則上是全班同學依次序,若有不會的題目,往后面輪,下次這個同學重來。學生互助學習,對優生的學習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教學相長。這種方法有以下幾個優點:1.當小先生有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因為在給別人講清問題之前,自己必須首先搞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增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2.當小先生有助于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首先有助于產生自己對班集體有用的感受,減少孤獨感,增強自我價值和自尊心。減輕了“怕別人超過自己”、“總想奪第一”的心理壓力,從而取得成功。差生也顯得格外有生氣,不再低頭走路。
四、教師的主導作用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尊重學生,重視集體作用。老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動性結合較好,師生友好,心情愉快,學習有興趣,對成功有信心,富于探索,有創造性氣氛。課后,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還應給予一定的評論與指導,提供如何保持與提高成就,或如何克服與改正錯誤的方法,這對于學習動機的激起與保持是很重要的。
從以上的一些措施來看,首先肯定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是促進學習的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其次,必須采取一系列綜合配套的激勵措施,才能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中的計算機》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
[3]楊培誼,于鴻《高中數學解題方法與技巧》北京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