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海南,“彎道超車”正當時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發揮“三大優勢”、實現“三大目標”、踐行“三大愿景”,把海南建成中國最好的地方之一,是海南為之奮斗、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我們堅信,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實現。
2016年,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關口,比上年增長7.5%。在不久前召開的海南省“兩會”上,“海南速度”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海南速度”的提出,是厚積薄發的前兆。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已經29年,國際旅游島建設已經7年。正如中央電視臺《航拍中國》以海南開篇展現的那樣,今天的海南,已經蝶變為政通人和、開放自信、綠色健康、蓬勃向上的大美海南,這是全省百姓的幸福家園,這是“厲害了,我的國”的海南縮影,這是貫徹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海南2016年人均GDP只有4.425萬元,與全國人均GDP還有不小的差距,海南發展仍須提速。省委書記羅保銘日前強調,只要我們堅定緊跟黨中央、緊跟習總書記,堅決按照黨中央、習總書記指令辦事,最大限度調動各方積極性、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協力、持之以恒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擼起袖子加油干,用5到10年的時間,一定能把海南建成中國最好的地方之一。
把海南建成中國最好的地方之一,使命光榮,任重道遠。這就要求海南盡快有一個超常規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海南能不能實現“彎道超車”?回答是肯定的。省委書記羅保銘近日在看望慰問采訪全國“兩會”的海南省新聞工作者時強調,“我們有些方面已經具備了拿到全國最好的,已經開始進了這個門檻了。海南建成全國最好地區之一有基礎、有條件,但也需要大家繼續拼搏實干。”
過去一年,海南干得不錯。全省GDP為4044.51億元,這是時隔3年又上一個千億臺階、貨真價實的“海南跨越”。它為海南實現“彎道超車”,積蓄了能量,夯實了基礎。
省長劉賜貴近日出席全國“兩會”,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指出,海南省“十三五”時期有三大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和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目標是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島;第三個目標是建設美麗海南。這三大目標都是根據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根據中央賦予海南的戰略定位,依托海南的比較優勢確立的。實現三大目標,基于海南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的充分發揮。
要實現三大目標,必須“彎道超車”,三大優勢正是海南可持續發展的軟實力和硬支撐。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綠色發展的窗口,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這就是海南人民的“金山銀山”。海南的許多改革正走在全國前列,再次彰顯了經濟特區的使命。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真改真干真見效,迎來各方取經,國土規劃和城市規劃合一的全省總體規劃和各市縣總體規劃編制完成,為“一張藍圖干到底”奠定基礎。國際旅游島建設如火如荼: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得到優先發展;全域旅游局面已經打開,構建起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海口“雙創”、三亞“雙修”,一改昔日城市風貌;基礎設施、民生項目等“短板”方面的重大項目建設正在提速;互聯網業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基礎成為“彎道超車”的抓手,醫療健康產業成為海南新的經濟增長點;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兩個暫停”倒逼房地產去庫存、調結構、提品質。博鰲亞洲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瀾湄會議等成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的金字招牌;“海南柬埔寨光明行”跨出國門、贏得贊譽;文昌航天基地成功發射“長征七號”“長征五號”,南繁基地生氣勃勃……這一切,都為海南“彎道超車”創造了必要條件。
發揮“三大優勢”、實現“三大目標”、踐行“三大愿景”,把海南建成中國最好的地方之一,是海南為之奮斗、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我們堅信,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實現。2017年非常關鍵,不僅將迎來黨的十九大和省第七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還將繼續實施“十三五”規劃、決戰決勝全面小康。春潮涌動,時不我待。我們必須順勢而為,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繼續創造更多的“海南跨越”,繼續爭創更多的“海南范例”,繼續扛起更多的“海南擔當”,努力把海南建成中國最好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