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名單的出爐為標志,中國社會將全面進入新的發展時代。在繼續大力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與依法治國戰略全面實施的基礎上,中國的知識產權服務業也將進入新時代。
新的時代,對知識產權服務行業企業與從業人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發展機遇。提升服務質量、升級服務水平,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業界企業與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新挑戰。但總體來說,整個知識產權行業升級發展必須突破以下三個方面的瓶頸與障礙。
高級專業人才缺口巨大。雖然我國知識產權從業人員人數每年都以近2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依然滿足不了各個方面爆發式的人才需求。經初步估算,目前整個產業內,僅專利代理人的缺口就達2.7萬人,而有經驗、懂技術、懂管理的國際化人才缺口更大。人才的稀缺,引發了業內頻繁的人才流動,客觀上影響了知識產權行業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也制約了行業企業的業務創新能力。
政策、制度變化過于頻繁。在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過程中,政府、法院迅速而頻繁地推進與出臺各種改革制度措施與法律修改,以優化企業的創新環境,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必須承認,各項政策與制度的出臺,使得整個知識產權制度環境越來越好;但短時間內的頻繁舉措在客觀上也增加了相關政策與法律的不穩定性,使得知識產權服務企業的業務難度增加,影響其為客戶提供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升,也制約了其自身業務的創新發展。
行業創新環境亟待優化。近幾年來,基于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理念與技術,很多新興的知識產權服務新業態層出不窮,但大多處于跨界移植或模仿他人的階段,創新性普遍不強;而同時,傳統主流業態對于新業態的敵視與打壓,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創新效果。加之,行業實踐積累薄弱,有效數據量少,復合型創新人才匱乏等制約因素,新業態的發展并沒有達到創業人員的預期,整個行業的業務創新能力亟待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