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 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是重大的歷史課題,也是當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任務。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并提出了新的戰略思想和理論觀點,內容主要圍繞著黨領導的核心作用。除此之外,還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不斷豐富實踐特色,實現理論特色、民族特色與時代特色,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指導。并要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正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面臨的困難,確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發展;地位
中圖分類號:A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2-0001-02
確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我國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利于鞏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因此,完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進行研究,將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入手,結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面臨的問題,對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進行探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我國的應用實踐提供參考。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必修課。我國的政治路線,一直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重視其政治經濟學的學術研究和實踐運用。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理論奠定基礎。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改革開放實踐相結合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理論成果包括科學發展理論、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等。在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道路中,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社會逐漸走上新型城鎮化道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因此成為保障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1]。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學科基礎薄弱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雖然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實踐與發展中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對理論性的經濟學來說,還具有一定的差距。首要問題就是學科基礎的弱化。改革開放取得成果之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呈現出被淡化的趨勢。尤其是在學科建設進程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更追求與國際趨勢相結合。有些國家照搬了西方經濟學的學科體系,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術標準與理論觀點傾向于普遍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及教學的邊緣化,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某些人才隊伍也變得青黃不接[2]。
(二)理論的運用和實踐不足
理論的運用和實踐不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不少干部缺少該理論研究的自覺性,缺乏研究問題的基本功。大多研究者更習慣于從西方經濟學的角度出發,以西方理論作為框架來思考問題、探尋答案。更有甚者,完全照搬國外流行一時的理論體系,導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呈現出混亂的畫面。不少情況下,國家與學者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視為一種標簽,使其單純地成為一種口號,太過于形式化[3],最終使一些錯誤的理論和思想流傳開來。除此之外,理論性不足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理論能力不足,趕時髦、追風潮現象嚴重,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基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水平較低,缺乏戰略性和全局性。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一)以人民大眾的利益為主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主流的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占有主導地位,不僅是由于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還由于其特有的理論內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以人們大眾的利益為主。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出現開始,就已經確定了其革命目標,就是為了解放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將其從壓迫剝削的環境中解救出來,從此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直到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馬克思主義仍然以人民利益為先,以人們的幸福為一些政治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根本立場,是真正能夠給人民群眾帶來福祉的理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拉近貧富差距,實現人人平等,不再有剝削和壓迫。經過多年來的指導與實踐,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也向人們證明了其不可或缺的意義。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提升,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有所保障。因此,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具有著帶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4]。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與真理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與真理性,也是使其處在當代經濟發展中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體現出了科學的真理性,還能夠反映出當代經濟運行規律。從資本主義制度誕生開始,到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滅亡,再到社會主義的誕生與發展,無論是多么復雜的經濟現象與背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都具有十分準確的科學預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預見了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革命方向[5]。歷史結果證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是正確的。我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我國國情相結合,勾畫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路線。隨著該理論的不斷完善,再加上社會主義的本質論、基本國情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支撐,歷經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終于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其中發揮著巨大作用,這才使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上升,逐漸跨入世界經濟實體的前列。這是中國的奇跡,而奇跡的見證者,不是西方經濟學,而是一直作為指導,引領我們的馬克思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奠定了其當代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6]。
(三)與時俱進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還源于其與時俱進的特性,以及頑強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貫穿了對人的思維的管理,具有結合實際情況的變通性。正如恩格斯所說,每個時代的理論與思維,都應根據歷史形勢,產生不同的內容。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要根據時代要求,逐漸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也是將其政治經濟理論不斷創新的過程[7]。30多年的改革開放期間,中國同樣遵循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將其融入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形成了創新型理論成果,適應了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創新理論為創新實踐指明了方向,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靈魂,其時代化與現代化,也充分顯示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導地位[8]。
結語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要求我們從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國情出發,通過歷史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根據我國的實際需求,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科學化、實踐化。只有這樣,才能夠創造出更新更有效的中國特色經濟學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提供理論支持,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我國發展中發揮出更多的能量與智慧,使我國早日成為現代化強國。本文針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研究,是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入手,結合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面臨的問題,如科學基礎薄弱、理論與實踐不符等,對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展開探討,包括以人民大眾的利益為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與真理性、與時俱進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等的探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更好地應用于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一份借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