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鸞
摘 要:小學教師在進行低年級語文教學時,首先需要教學生識字,語文識字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語文、進行閱讀與寫作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教學重點。以探索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為主要目的,并提出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與提出,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小學識字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起點,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作文都有重要的影響。然而,教師在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投入的關注度仍比較低,對低年段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研究不透徹。因此,為解決低年段語文識字教學中的種種問題,使教師意識到識字教育的重要性,我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方案,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識字學習。
一、小學低年段語文識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課堂枯燥無味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只會將字詞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學生讀幾遍,讓學生自己寫幾遍,以為這就是教學生識字。其實不然,這種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大幅度下降。教師只會在課堂上傳授書本知識,并不會理會學生是否真正懂得字詞的讀法以及意思。教師不會將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到識字教學中,使識字教學發展受到阻礙[1]。
2.小學生識字興趣低
小學生年齡小,生理以及心理都不成熟,對熱鬧有趣的事情充滿好奇。由于教師的授課方式太過古板,課堂活動少,導致課堂氛圍持續下降,以至于小學生對識字完全沒有興趣。教師在講課時也不會教學生識字方法,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自然而然不能學好這門課程,最終導致學生對識字的興趣越來越低。
3.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
在傳統教學思想的耳濡目染下,教師有逐漸取代學生主體地位的趨勢。教師在講臺上講授課本上的知識以及自身經驗,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掌握能力,忽略學生的感受。課堂上,教師鮮少與學生進行互動,致使學生昏昏欲睡,根本做不到集中精神聽講[2]。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1.情景結合,打造趣味課堂
在教學中,只有學生樂意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提高。因此為提高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致,讓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識字學習中,教師可以考慮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打造一個全新的趣味課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也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習需求,充分了解學生,便于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識字的學習興趣。
2.自主探究,激發學生識字天賦
合作探究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就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自己去創造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識字效率,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順應了兒童心理的發展規律。學生也應該學會查字典,借助外物來幫助自己識字,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3.圖文結合,強化學生的記憶
小學生的記憶是非常薄弱的,因此,要想學生記住所學的字詞,就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使字詞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圖文結合便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教師也可以教學生制作一些識字卡片,在卡片上寫下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后通過查字典或者請教老師等方法,在卡片上畫上那些字詞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方式。比如:“樹”這個字,教師可以教學生在卡片上畫上一棵樹,經常翻看識字卡片,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對這個詞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記憶的目的。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快速、更深刻地記住字詞,也讓學生近距離地了解生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識字游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生識字學習過程中,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以及提高學生的智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字謎游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或者采用“找朋友”這種游戲方法,即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手持拼音,另一組手持漢字,面對面站好,在游戲開始時,讓學生自由找朋友、識漢字,配對正確漢字多的一組即為勝利。教師將游戲應用到語文識字學習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識字樂趣,提升教師識字教學效果[3]。
總而言之,在低年級識字教育當中,教師需要意識到自己的作用以及地位,借助情景創設、圖文結合、自主探究以及識字游戲等方法提升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引導學生發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樂趣,也讓學生在樂趣中不斷成長,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教師識字教學開辟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亮.我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反思[D].蘇州大學,2014.
[2]白潔.文化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程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