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鳳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提高自身能力和素養的重要時期。作為老師來說,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和積極性。創設情境教學能夠在能力、認知以及記憶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和認知水平。老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幫助學生記憶,幫助學生重現課文情境,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淺析;方法途徑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首先應該意識到情境教學相比較于其他教學對學生的作用和優點,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供給學生適合的情境教學,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有所收獲。本文根據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現狀,對如何更好地結合教學技巧實施情境教學,進行以下幾點方法淺談。
一、合理進行課堂情境教學鋪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都不是很高,學生往往會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走神、開小差或者是打瞌睡,究其根本,原因多是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提不起興趣。尤其是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鐘以及上課之后的十分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得不到集中。很多小學語文老師試圖在課前幫助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中,但是通過口語和聊天并不能夠做到真正幫助學生進入狀態。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前十分鐘給學生通過語言和動作講解一些小故事,給學生營造形象生動的情境氛圍,將課前幾分鐘的時間變得有代入感,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好地參與其中。另外,在上課開始之后的幾分鐘,是屬于導入的過程,比如學習課文或者是分析一些內容,老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視頻或者音樂,主題與教學內容相關聯或者是相補充,這樣能夠在真正開始課堂之前,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鋪設,促進學生更好地進入主題和學習。
二、課堂中利用情境進行良好互動
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學氛圍很重要。如何高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的思維點,是廣大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缺乏與老師的互動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被動和缺乏學習興趣。因此,老師應該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利用情境進行互動。比如說,對于一些課文的演繹,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和人物,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很有積極性,很有表演性,很有創造性,在一定的情境創設中進行互動,學生會變得積極主動。同時,對于學生來說,扮演文中的人物,能夠加深學生在情境中對課文的理解。另外,對于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玩一些情境互動的游戲。比如說,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拼音,老師可以讓學生在一定的配對游戲情境中進行配對互動,這樣歡樂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老師可以將聲母發給頭上戴著兔子頭套的學生,把韻母發給頭上戴著胡蘿卜的學生,兔子想要去拔蘿卜,組成要求的拼音,這樣情境就創設起來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鞏固知識。
三、注重語言的形象生動
作為老師來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情緒和對情景的投入,為了更加生動形象地詮釋教學,老師應該用富有生動力的語言來幫助學生進入狀態。比如說,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多用積極的語言講解教學,比如說,把文字生動形象化,在講解一些象形字、會意字的時候,多一些生動的表情和比喻,比如“休”這個字,老師可以說,有一個瘦瘦的小人,走了很長一段路,很累,他看到了一棵大樹,所以就依靠在樹旁邊休息,所以一個人靠著一棵樹就是我們的“休”字,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不”和“正”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是“歪”字。這些形象生動的解讀說法,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變得更高更好,也讓學生通過這些情境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生字詞。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績感和自信心。對于一些有特別進步和突出進步點的學生,老師需要及時去夸獎和表揚學生,對于一些不是表現很好的學生,老師也不要過于責備和指出,可以通過聊天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和指出。另外,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和表演的時候,要親切和善。在課后的時間里,要嘗試著和學生交朋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默契和積極性。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環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的信心,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鋪墊,在上課之前,集中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接受老師所創設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游戲互動和情境扮演,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建平.淺談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的誤區及策略[J].亞太教育,2016(1).
[2]趙雙喜.多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模式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