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英海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共有6個學習階段,一、二年級為低級階段,三、四年級為中等階段,五、六年級為高等階段。而在小學數學高段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習的知識增多,難度加大,可謂是困難重重。如何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在小升初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成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工作的重點內容。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有效性
小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學習內容發生了一定變化,這樣會使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進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在小學高年級的眾多學科中,數學是一門十分抽象的學科,如果沒有打好基礎,會對學生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而小學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因此,教師必須對現階段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問題
1.時間緊,任務重
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學習的知識不再像以前那般簡單易懂,內容開始變得復雜,包括乘除法、數學規律、圖形分析和數學工具的運用等內容,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還需要學生靈活運用公式,這就導致學生很難適應。而且,高年級數學教學更加重視學生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授課時間縮短了。所以,高年級數學教學出現了“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
2.壓力大,素質低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頂著小升初考試的壓力,尤其是后期,學生需要面對大量的綜合性復習知識,逐漸增多的作業和試卷讓學生疲憊不堪,學習氛圍十分緊張,這也在無形中使學生的壓力增大。并且,小學生經驗少,第一次面對這樣的考試,很多學生無法很好地調節自己,這就使一些素質較差的學生出現成績下滑現象,極大地影響了高年級學生數學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運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所以,運用問題情境開展高年級數學教學,可以更好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問題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加深與鞏固。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之前學習過的圖形面積公式進行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之后,給學生一個多邊形,對學生提問,這個多邊形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并把這些圖形找出來。通過一系列提問,學生學會計算多邊形面積的方法和技巧,學生把多邊形分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組合圖形,這樣計算起來更加簡單方便,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2.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面對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內容繁多、學習難度增大的情況,傳統的教學模式效果并不理想,而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可以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例如,學習“分數的意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內對分數的意義進行討論分析,之后,把組內分析的內容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再由教師把學生合作討論后的內容進行更正和補充,最后讓學生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學生記憶會更加深刻,學習效率也會顯著提升。
3.開展生活化教學,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數學的學習目的在于更好地應用于生活,所以,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并且,學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學習“小數乘法”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生活場景模擬,如班級要開展聯歡會,需要準備很多用品,這時學生就要出去采購,氣球0.5元一個,需要購買12個,水果味糖果0.2元一塊、牛奶味糖果0.4元一塊,需要各購買30塊,彩帶0.8元一條,需要購買15條,請學生計算每項商品所需錢數。通過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學習熱情高漲,學生快樂地學習知識,同時,也掌握了如何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實現了高效教學。
小學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又是小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要想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就需要小學教師認清高年級數學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夠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使他們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詹紅智.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6(9).
[2]陳彩琴.探討如何提高小學中高段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能力[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