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薇
摘 要:在小學階段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比較重視,教師注重對學生的字詞的積累以及文章的背誦,然而語文素養也應該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能促進自身的語文水平的提升,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就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為目的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經過長期的堅持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鼓勵學生積極閱讀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習興趣;對策探究
語文閱讀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制訂語文閱讀計劃,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愛好,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地與學習內容相互融合,各種類型的語文知識融會貫通,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也能夠穩步提升。然而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保持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需要教師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不斷挖掘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一、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挖掘語文閱讀趣味性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學生在興趣的激發中能夠逐漸地培養起閱讀習慣,習慣的養成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生處在學習語文的入門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有限,所以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會比較多,教師在幫助學生克服這些閱讀困難的時候需要具備很大的耐心,能夠不厭其煩地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為了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該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閱讀的作品或文章,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輕松自如。閱讀教學不是逼迫學生完成任務,也不是為了強迫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而是希望學生能夠逐漸地熱愛閱讀,能夠從閱讀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甚至其他方面的知識。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非常重要,學生閱讀興趣的養成需要教師參考學生的意見,尋找學生的興趣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讓學生在興趣的激勵下能夠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要想使得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在篩選閱讀作品時先選擇不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嘗試閱讀,逐漸地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類型,給學生選擇自由的同時及時地調整學生的思維,引導好學生的閱讀方向。對高年級的學生更應該培養其自主選擇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和空間,學生在不斷探究和嘗試的過程中會找到自己的興趣方向,這樣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開展讀書會,交流讀書感悟
閱讀是思想的來源,交流才能激發思維的火花,因此在學生閱讀之后就應該通過交流的形式將自己的所讀所想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的同時也能獲得別人好的想法,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加向往網絡世界,讀書和文字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地下降,語文教師應該為解決這種類型的問題做出一定的努力,讀書會開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產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能夠根據閱讀的內容產生一定的思想,或者對自身有一定的反省作用,交流的過程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學生在交流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尋找對方的優點,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想。目前很多電視綜藝節目也有關于閱讀的內容,例如央視創作的《朗讀者》節目,也是一種讀書會的形式,根據朗讀者的朗讀內容發現他們情感的流露,在不斷的體會和熏陶中,學生的情感會得到豐富甚至升華,開展讀書會的目的也是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一個評價,通過學生表達的思想發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調整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正能量,使得他們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設置閱讀問題,有目的進行閱讀
為了避免學生在閱讀中的盲目性,教師應在學生進行閱讀前根據閱讀的內容設置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根據設置的問題,學生能夠學會調整閱讀的節奏,并且可以使得閱讀更具有目的性,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的同時,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提出閱讀問題之前一定要對學生所要閱讀的內容非常的熟悉,根據學生的水平設置不同類型的問題,增加學生閱讀的趣味性,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獲得成就感,也能夠逐漸學會探究式學習。有目的的閱讀可以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教師也應該為學生講解一些閱讀技巧,提高學生在完成閱讀理解類型的題目的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開展,為了讓學生產生更多的閱讀興趣也要結合不同的閱讀教學方式,挖掘閱讀趣味就需要對閱讀教學和學生情況有非常準確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建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節奏,以學生為中心開展閱讀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地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郭秋紅.探析小學語文識字與閱讀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J].東方文化周刊,2014(13).
[2]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
[3]魏玉芳.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分析與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6(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