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張昭輝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連中華
以“大研討大行動”推動海南大發展
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全省于6月中旬到9月底,在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中,開展一場為期百日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本期邀請三位特約評論員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6 月中旬以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在瓊州大地有序展開,吹響了海南改革開放的新“集結號”。
要開展好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就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總書記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研討大行動活動要堅持問題導向,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過去兩年,海南通過開展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服務社會投資百日大行動,生成和推動了一批項目,錘煉了一批好干部。開展大研討大行動活動,要認真吸收這些好經驗、好做法,使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的過程成為全省上下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奮力拼搏,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實踐。
要開展好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必須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緊緊圍繞“找差距、明方向、見行動”的要求,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找問題、找差距,既要從全省改革發展全局的高度,又要注意把本部門、本單位和自己擺進去;明方向、談建議,既要緊扣活動主題,突出重點領域,又要接地氣,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要邊研討、邊行動,將活動開展與當前重點改革、發展工作充分結合起來,推出一批重大改革發展新舉措,以海南改革發展的新實踐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有的市民認為,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是當官的事,與咱老百姓沒啥關系。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既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大事,也是全社會的大事。新媒體的運用、新平臺的搭建及各種新的傳播方式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參政議政的渠道,有利于動員、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到活動中來,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形成活動的良好氛圍。“關鍵少數”尤重要,全民參與不可少。要把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的影響拓展到工廠、學校、社區、農村,讓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觸及更廣泛的大眾,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指導基層“兩學一做”,推動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和發展。
一邊大研討,一邊大行動,大研討促進大行動,這是我們看到的新氣象。6月27日,以“美好新海南投資新機遇”為主題的海南省大型綜合招商活動在海口開幕,并在全省各市縣同步舉辦。這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產業針對性最強的一次招商活動,成果豐碩。短短幾天時間,共簽署項目305個,協議投資4897億元,吸引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出席。參加活動的企業超過4000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發揮“三大優勢”,實現“三大愿景”,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海南的使命擔當。要通過這次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推動全省上下真抓實干、勇于擔當,把“三大優勢”轉變為發展成果,將“三大愿景”由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張昭輝
大特區精神是海南發展的靈魂和不竭動力。
弘揚大特區精神,加快海南改革發展,是開展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的重要內容。深圳,當年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全球發展最快、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靠的正是包含改革開放創新特質的特區精神。在臨近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關鍵時期,重新認識、弘揚大特區精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海南大特區精神,發端于建省辦經濟特區,發酵于海南轟轟烈烈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特區精神已經成為融入海南民眾血液之中的基因密碼,成為海南一以貫之的精神內核。此次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指示:“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一地一域之繁榮,需要奮發向上的發展自信,而發展自信有賴于一以貫之的精神特質。精神是一個地區發展的核心標識,精神已成為一個地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弘揚大特區精神,做好做足經濟特區這篇大文章,正是海南得天獨厚的優勢的發揮。從頂層設計高度來看,大特區應該是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把海南當做一個大城市來經營,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從實踐來看,大特區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努力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臺,要擴大區域合作交流,將海南打造成“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合作大平臺、海洋發展合作示范區、中國(海南)-東盟優勢產業合作示范區。憑借“三大優勢”,海南有條件打造成為13億國人服務性消費重要承接地。這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國家賦予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六大戰略定位,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切實推進海南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海南旅游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化進程,建設世界一流的熱帶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把海南打造成為與法國藍色海岸、西班牙太陽海岸等相媲美的中國陽光海岸,與地中海、加勒比海相呼應的世界一流濱海旅游目的地……由此可見,大特區精神就是海南的靈魂,其導向指引功能不容忽視。
如今,海南大特區已近三十而立,曾經的青澀和波折讓她理性思考,進而凝結共識。要通過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真正起到解放思想、更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的作用,廣泛凝聚起海南大特區精神,強化特區意識、擦亮特區品牌,進一步革除影響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機制性障礙,行穩致遠,推動海南新一輪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連中華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開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非常必要,非常及時,也是海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具體體現之一。
勠力同心,其利斷金。在臨近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關鍵時期,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中深入開展這樣重要的活動,就是要形成全社會大研究、大討論、思想大解放、發展大行動的良好氛圍。通過深入調研、剖析問題、找準差距、提出報告、形成成果,最后提升到政策層面,推出一批重大改革發展新舉措,實現推動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和發展的崇高目標。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近30年來的偉大創舉,已經載入史冊。未來要把海南打造成為一個更加開放、更具活力、更為國際化的經濟特區,一個升級版的國際旅游島,就需要動員全省人民同舟共濟、共鑄夢想。“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毛澤東同志當年在《論持久戰》中的論述,今天讀來絲毫沒有過時。因為發動群眾、動員百姓參與到偉大事業中的基本原理是一脈相承、四海皆準的。在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征程中,全省動員廣大黨員干部職工齊參與,勠力同心大行動,是我們“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引用了《管子·牧民》中的名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要堅持群眾路線,順民心才會政所興。而建設美好新海南、早日實現“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愿景,就是海南人民最大的“民心”。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正是勁吹在瓊崖大地上的好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應當“積土為山,積水為海”,群策群力,凝聚改革發展強大動力,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嚴作風、最好效果,聚合所有力量,踐行特區精神,把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抓出成效,作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最生動的實踐,進一步細化方案、完善措施、壓實責任,勠力同心,上下同欲,砥礪奮進,堅決打好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