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建新
切實扛起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司法擔當
文|蔡建新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作出了“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指示。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將“美好新海南”作為海南發展的奮斗目標,既貫徹落實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要求,也體現了海南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法院作為國家司法機關,在建設美好新海南中有著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全國第一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法院,海南法院將切實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義無反顧地扛起司法擔當,為建設美好新海南保駕護航。
公平正義是人民幸福的基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切身感受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案件的公正審理裁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海南法院要切實履行職責,構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防護堤”。
一是履行審判職能,不遺余力確保司法公正。要實行嚴格的法官員額制,通過減員提質;實行嚴格的法官選任制,通過競爭擇優、業績評價、司法人員評判、社會監督和遴選委員會專業把關提質;實行法官單獨職務序列管理制度,通過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等級制度,促進法官努力鉆研業務,奮發進取,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實行法官工資制度改革,通過提高待遇保障,體現法官的社會地位,排除其他職業對法官的誘惑,穩定法官隊伍,保證法官職業的持續性;實行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并逐步建立懲戒制度,引導、制約、監督法官忠實于司法的職業榮譽和理性,提高法官的職業理性和廉潔程度;加強對法官權益保障的探索,對法官的政治權益、履職權益和人身安全保障等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
二是落實司法責任制,“蹄疾步穩”推進司法改革。通過構建新的權責清晰、符合審判規律的審判權運行機制,牢牢牽住“司法責任制”這一司改的“牛鼻子”,推動司法責任制穩步前進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尤其是在構建新的審判權運行機制方面,銳意改革,打出一套組合拳。通過落實各項舉措,繼續深入推進、完善司法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司改的前列。
三是實行司法公開,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加大司法公開力度,以司法公開促公正、促公信,增強人民群眾對司法行為、司法審判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尤其要依托信息化深化司法公開。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通過二維碼、微信等新媒體實現審判流程全公開,通過數字化科技法庭建設實現庭審直播的全覆蓋,通過裁判文書上網系統的建設,實現裁判文書自動生成、自動糾錯、自動推送上網,大大提升司法公開的效率和效果。
四是切實整治“六難三案”,堅定不移推進司法廉潔。要從明晰權責入手,規范審判權運行中各類人員的職責范圍,明確各類人員在審判工作中的職責和行使的權力事項,建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的法治秩序,不斷加大司法作風建設力度,“零容忍”懲處司法腐敗,建立并完善法官懲戒制度和司法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給人民群眾一個朗朗“青天”。
藍圖的完成,需要每一筆的精心繪制。省黨代會提出的宏偉藍圖,最終要落實到一項一項中心任務的圓滿完成上。海南法院要牢記服務中心的重任,緊緊圍繞中心開展工作,為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提供堅強有力、有效的司法保障。
一是維護經濟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司法對經濟社會程序的維護,主要是通過個案的審理判決來進行。海南經濟訴訟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的大幅增長,凸顯了司法在規范社會公民經濟行為、督促政府機關依法行政、促進統一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的形成和完善中的重要作用。同樣,司法干預是社會秩序調控中不可缺少的機制。
二是加大案件審理力度,保障經濟政策、發展戰略。要通過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克服“案多人少”困難,有針對性地專題研究并依法審理裁判改革、發展、穩定中出現的案件,保障和促進我省經濟產業政策、社會治理政策、生態發展戰略的實行和落實。設置企業破產法庭,發揮法院主導作用;加強對土地糾紛和房地產交易糾紛案件的分析、研究,有效保證公正司法、公正審判;試行環境資源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逐步推行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歸口審理,服務海南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三是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政策創制,促進依法治省、依法發展。人民群眾關注的權益保障、公共安全、公平正義三大問題,都與司法密切相關。要充分發揮司法機關了解、熟悉司法規律和司法權運作方式,法治思維、觀念比較深厚的優勢和底蘊,為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有價值有效果的司法建議意見,為依法治省、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出力獻策。
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哪一項都缺不得“安全感”。海南法院要從堅決打擊犯罪行為入手,以司法作為來共同營造安全的幸福家園、四季花園、度假天堂。
一是嚴厲懲處刑事犯罪,營造人身人權和工作生活的安全感。當前,要聚焦毒品犯罪,從重從快嚴打。要堅決貫徹省委三年禁毒大會戰工作部署,對毒品犯罪采取最嚴厲的量刑標準,對毒梟、職業毒販、主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一律從重判處,達到死刑量刑標準的判處死刑,對其他毒品犯罪頂格判處。要加強日常禁毒法制宣傳,深入學校、社區、案發地以案講法,廣泛、深入地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禁毒知識,營造全民禁毒的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要認真執行“寬嚴相濟”“疑罪從無”的刑事政策,切實保障人權,推進司法文明進步。
二是重拳打擊經濟犯罪,營造經濟活動和資產財產的安全感。要直面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犯罪與市場經濟發展同步、與市場監管密切關聯、復合化智能化專業化國際化日趨明顯的嚴峻復雜形勢,突出打擊生產銷售偽劣食品藥品、侵犯知識產權、商業欺詐等犯罪,保持依法從嚴懲處的高壓態勢。尤其是省委、省政府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大案要案,更要依法從嚴懲處。
三是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營造風清氣正的優良環境。要堅決依法從嚴懲處嚴重職務犯罪,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對國家工作人員貪污賄賂、濫用職權、失職瀆職的嚴重犯罪,特別是發生在食品衛生、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就業等民生領域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職務犯罪,絕不手軟。
溫暖和諧、合作互助,共享歡樂、共渡難關,這是家園給人的感覺。海南法院要從實實在在司法為民的舉措,與全社會共同努力,共創“海南人之家”“游客之家”。
一是實踐司法愛民便民,展現司法的人性溫情。要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切實轉變作風,從制度、措施、環境、條件等方面推出愛民便民的實際做法,讓人民群眾感受司法溫情的一面。如在訴訟服務中心等司法“窗口”,方便群眾登記立案、咨詢訴訟有關問題,答疑解惑、判后釋疑,提供有效幫助等方面,大有可為;在已樹起三亞城郊法院旅游法庭等全國知名先進典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設立旅游法庭、瓜菜法庭、漁排法庭等特色法庭,大有可為;在設立網上辦案,有效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等方面,也大有可為。
二是實踐司法安民助民,發揮司法解紛止爭作用。積極探索推廣陵水法院實行的調解專員制度,并對其調解和受托調解的糾紛進行司法確認;設立兼職調解法官制度,在基層法院特別是民族地區挑選懂民族語言、群眾工作豐富的入額法官專司立案前調解、申訴調解之職,促進和諧,分流案件。要正確把握案件的實際來運用調解機制,能調則調,當判則判,及時、有效解決紛爭,樹立人民法官高效、務實、專業的形象。
三是實踐司法導民利民,共建法治社會。要進一步落實信訪司法化要求,將涉訴信訪導入法治化軌道。結合信訪司法化改革,建立誠信訴訟制度,全面推行《誠信訴訟提示書》及《誠信訴訟保證書》,防止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和濫用訴權行為;防止作偽證、假證和隱匿證據的違法行為。同時,進一步規范民事、行政訴訟送達工作,加大對不誠信訴訟行為的遏制和懲治力度。
(作者系省高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本文責編/蔡萌 郵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