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巖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升高,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刻不容緩,但對于創業而言最為重要的又是創新思維。獨立學院學生思維相對比較活躍,那么他們對于創新思維以及獨立院校的教育、教學在創新思維培養中的作用又是如何理解的,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同時作為思政課教師如何通過飽含創新品質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本次調查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創新思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新思維培養;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195-01
近些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迅速普及,全民整體受教育程度有了極大的提升,相應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問題也隨之而來。2017年我國高等學校畢業生人數又創新高,達到795萬,數量如此龐大的畢業生即將走入社會,供需矛盾問題日趨明顯,如何讓這些畢業生順利就業,又成為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1]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當然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鼓勵大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創業無疑是最佳途徑。大學生自主創業,一方面可以解決自身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全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但是我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卻僅有1%。兩個數據,一個是屢創新高的畢業生人數,一個是徘徊不前,少之又少的自主創業比例,現實充分反映出大學生創業的尷尬境地。要想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2]歸根結底還要學生具有創新意識。而獨立院校大學生思維相對比較活躍,但理論知識儲備,認識深度相對又較為欠缺,為了解這部分學生對待創新思維的態度,有針對性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提高獨立院校大學生就業率,我們課題組做了這項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桂林兩所獨立院校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 400 份,收回 366 份。問卷內容涉及獨立院校學生對創新思維重要程度的理解,課堂教學對創新意識的影響,以及充分體現創新的理論品質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在創新思維培養方面的地位等方面問題。最后,采用歸納和演繹兩種方式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深入研究,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出目前獨立院校學生對待創新思維的態度,以及學生如何看待高校教育,在創新思維培養方面的作用。
在問及對創新思維的形成及影響方面的問題時學生們普遍表現出自信,多數學生都認為自身有較高的創新思維發展潛力。在對創新思維的負面影響方面,多數學生認為自身經驗對于創新思維負面影響最大,而學校教育對創新思維的影響,在六個選項中僅排第四,說明學生對于學校教學對于培養、提高創新思維是有一定期待的,也是我們進行這項研究的前提。學生對于高等教育對于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責任的態度主要分成兩個方面,一部分認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責任,另一部分認為不是高等教育的責任,兩部分人數相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還有相當大的空間需要我們去拓展。那么在高校教學一線的教師,對待創新思維的重視程度,又對學生有多大的影響呢,有48.91%的同學認為影響一般。同學們的這種態度客觀地說明了,一線教師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還很不夠,學生很少能夠體會到思想上的創新啟發。那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內容之一哲學,在學生們的理解中又是什么地位呢,有48.36%的同學認為“哲學能夠改變思維方法”。這說明同學們普遍認為,哲學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但承載著深刻哲學思想,同時又凝聚著創新理論品質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卻并沒有被同學們認為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有積極意義。63.66%的同學認為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僅僅是學校課程的要求。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創新的結晶,也是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典范,但同學們對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態度又較為消極,那么如何利用馬克思主義的創新本質,對其進行深入挖掘,讓其走入課堂,進而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學習,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值得我們一線思政教師去思考的。
通過調查結果分析,獨立學院學生對于創新思維的重視程度較高,對于自身經過訓練,可以具備一定程度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較高信心,但同時也可以看出學生們雖然想獲得創新思維能力,卻因理論認識不足,又無從下手。即使了解哲學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但當面對創新的典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卻又提不起興趣,因此,我們應當積極思考、探索如何從學生的關注點入手,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就是創新的結晶,進而讓學生帶著自身的訴求走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課堂,在理論學習中培養自身創新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厚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調查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8.25.
[2]唐華.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調查報告[J].2015年第九屆雜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