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記紅
高中生作文素材積累策略研究
閆記紅
作文對于高中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雖然重視,但往往感覺力不從心,無從下筆,究其根源則是平時作文素材積累過少,其實,增加素材積累量并非想象中那么難,寫作源于生活,因此,注重聯系生活,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增加素材積累的捷徑,此外,回歸文本、關注好的電影歌曲、強化課外閱讀以及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都是學生增加素材積累的方法。
當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學科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學三大板塊之一的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體系中更是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作文能力是語文學科各項能力的綜合體現,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才會有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說法。然而,在真正作文寫作時,學生往往因積累的作文素材太少胸中無物,無從下筆,由此學生作文的難寫與難教便成為了師生們不約而同達成的共識。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言之有物是讀者對文章最基本的要求,無話可說是習作者最大的苦惱,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在打基礎的這個環節上下功夫。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源泉豐盛,溪流自然活潑,日夜不息”,這就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眾所周知,我們每天都在生活之中,生活中有高興時毫不掩飾地笑,悲傷時無所顧忌地哭,然而不論是笑或淚,都是生活給人們的體驗,是大家情感的表達。常言道寫作來源于感受,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對事物的感知和對生活的感受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
或許人們會問,高中生學習緊張,基本往返于家和學校,如此單調的兩點一線,何來樂趣和感受呢?其實只要用心體會,又何愁沒有素材呢。人們常說家是溫馨的港灣,是最讓人感到溫暖的地方,而在這里也從來不會缺少讓人感動、快樂抑或是幸福。例如,爸爸雖然少言卻愛的深沉,媽媽雖然啰嗦但卻包含無限疼愛。還有哥哥的保護,姐姐的體貼,弟弟的可愛,全家的團聚,出游的快樂等等,每個溫情的瞬間都會留存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也是學生寫作最直接的素材。
而學校生活由于學生的存在,更是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在學校里,學生能夠體會學習的樂趣,品嘗成功的喜悅,失敗的落寞,懂得學習的艱辛,追求理想的快樂,更有著老師細心呵護,同學真摯的情誼。校園中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筆珍貴的財富,是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新時代的高中生更應該對時事有所了解,他們雖然身處課堂,但絕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雖然高中生直接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但是現在網絡媒體的發達還是提供了很多的可能,即便做不到事事關心,至少也要為寫好作文積累幾條有影響的,能夠反映時代精神與風貌的新聞素材。
當“扶不扶”“空巢老人”“反腐倡廉”等熱點內容出現在學生作文中時,當“中國夢”“土豪”“富二代”等新名詞在作文中出現時,我們會感到鮮活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而這與學生課下對社會生活的留心和時事素材的積累密切相關。
當前學生的學習時間較緊,因此沒有過多時間接觸外界的事物,正因如此,課本便成了學生學習寫作最直接的工具。其實學習教材也是很好的途徑,教材中的文章具有文辭優美、思想性強的特點,適時帶領學生回歸課本,重視課本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十分重要。
當前一到學生寫作文的時間,最繁忙的就要數司馬遷、李白、杜甫等幾位老先生了,因為無論什么樣體裁學生都會與他們聯系在一起,仿佛離開了這幾位老先生作文就無從下手了。其實,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優秀篇章,作者也是名師大家,如果教師能夠在文章教授過程中對相關作者例如朱自清、文天祥、華羅庚等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挖掘,便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素材。朱自清對父親的深情、文天祥對國家的熱愛、華羅庚對理想的執著等等,如果學生能夠將這些作者的事跡恰當地運用到作文中,文章想不出彩都難了。這樣看來,學生手中并不是沒有素材,只是不善于挖掘,只要留心,只要善于選擇,寫作素材將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豐富多彩。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文章教完后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練筆,讓學生及時的記錄下學過文章后的感悟、體會、啟迪等,為作文的寫作積累素材。有位老師在《竺可楨》一文學習結束后,引導學生做了以下工作:(1)寫一句話人物素描(2)寫竺可楨墓志銘(3)寫竺可楨紀念詞(4)寫竺可楨照片簡介(5)整理議論文中可能運用到竺可楨事跡的論據。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充分發揮了聯想和想象,寫出了許多好詞妙句。例如一個學生寫到:到他(竺可楨)光輝的一生結束時,才同他心愛的科學研究分手。另一個學生則這樣寫:細心地觀察,詳實的記錄,深入的研究,科學的著述,情系物候研究,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氣象科學。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會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中長久放出光彩。這樣練習,不僅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自己的素材庫。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教材其實也大有文章可做,只要學生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就會發現原來每天學習的課本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素材庫,有了這樣的素材庫寫出來的作文怎么會素材老套,缺乏新意呢?
高中生雖然學習緊張,但是他們畢竟還處于青少年時期,很少有學生會不喜歡影視作品和流行歌曲,在正常的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點正確引導他們關注,并對其進行轉化再應用,拓寬作文素材積累的途徑,改善學生作文內容泛化,沒有個性的現狀。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現在的學生有了更多搜集素材的途徑,電視、網絡、廣播等在給學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同時也讓學生接觸到了更多影視作品。影視作品對高中生來說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如果能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觀看一些健康向上的影視作品對于他們來說不僅是一種放松,同時也是他們充實素材庫的機會。影視作品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他們的素材大多來源于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間接反映。如果學生能夠加以引用,以此來論證觀點,將會成為作文中的一大亮點,不僅有助于增強作文的時尚感,更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今很多人喜歡宋詞,因為它雅俗共賞,文采斐然。其實,詞本來就是古代的歌詞,只是曲調在流傳過程中丟失了。和宋詞一樣,現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詞也開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歌曲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因此學生積累歌詞也是在體驗和感悟生活,例如,大家很喜歡的流行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寫得感人至深,樸實細膩。歌詞平實的語句,將人生故事娓娓道來,并且句句歌詞直戳心扉,將父母對子女的愛抒發得淋漓盡致。
通過運用歌詞使作文成功的例子很多,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高中生喜歡流行歌曲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留心歌詞,感悟歌詞,積累歌詞,讓歌詞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學生的寫作世界,拓寬學生積累素材的寬度,增強學生積累素材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積累素材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愛上寫作文,并且寫出自己的個性。
課題名稱:本文系2017年度省社科聯、省經團聯調研課題“河南省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編號:SKL—2017—2169)的階段性成果。
閆記紅(1990—),女,河南鄭州人,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