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媛媛
雙關語在英語廣告中的應用
陸媛媛
現代商品經濟社會,英語廣告無處不在,有趣的廣告能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而雙關語作為一種修辭手段也是英語廣告創作中常用的技巧,所謂雙關,是指在指定的語言環境中,借助語音和語義的聯系,使語言關系到兩種事物,使語句構成雙重意義的修辭方式。在廣告中廣告商為了增加吸引力,追求創意,巧妙的運用雙關來使廣告變得含蓄,風趣,讓消費有耳目一新,加深消費者的記憶。在我看來,它的幽默等修辭效果能夠更加突出廣告的特點,在英語廣告中有大量運用,能夠更好地突出廣告的特點。
雙關語最早是在民間流傳的趣味性文字游戲。在《朗文當代英語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和《韋氏新世界詞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中對雙關語的解釋都用到 “play on word”的字眼,翻譯過來就是“文字游戲”,這一文字游戲妙在真幽默和傳神,言簡意賅,使讀者入境入畫,一個雙關語可以使讀者深切理解其中的韻味。在廣告中運用雙關語,看上去不僅很有美感,讀起來也很帶勁,詼諧中帶著嚴謹,讓人過目不忘,這便是雙關語的審美功能。
雙關語是語言的妙用,一個詞語在不同的環境下含義是不同的,取決于語境的不同而翻譯成不同的意思,雙重語境中對雙關辭格是重要而且必要的,不僅如此兩者語境之間還要有一個鉸鏈連接,而這個鉸鏈就是雙關語本身。
雙關語的形式和特點決定了它的許多形式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從而達到目光的停留,廣告中使用雙關語本身就從眾多廣告中脫引而出,并且廣告語中的雙關語更具有一石二鳥的作用,也滿足了廣告語遵循的簡短有力的原則,因此廣告中大量運用雙關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語雙關語是一種渲染力極強的修辭手段,因而在廣告中得到廣泛運用,廣告的目的在于打動人心,刺激購買欲,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要圍繞著產品進行描述,因此對于廣告雙關語的要求很高,它既要注意原文的語體風格,又要傳遞出原文的信息。
雙關語在英語廣告中的運用
美國有一家眼鏡公司的產品牌子是OIC,讀作Oh,I see.這個廣告語就用了諧音雙關,表示了戴上眼鏡之后能夠看到更清楚的世界,激發購買者的欲望。
例如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通常“ deal”這個詞有三個含義,第一,deal可以指買東西或者業務中的一種協商;第二,它指出這是一個有價值的交易;最后,“deal”也有“很多,大量”的意思,這則廣告中,“deal”提高了廣告的效率。再比如說 MORE牌香煙的廣告:“ I a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MORE”是一種商標,這個單詞的本義是“更多,更好”。這個句子的本意是“我更滿意”,但是轉化成深層的含義就是“我需要更多MORE牌香煙“。這樣的廣告比普通的廣告更加具有特色。
例如一則可樂廣告中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譯為:沒有什么能像可樂那樣讓你更加精神。句中 can既可以理解為“聽”,又可以理解為情態動詞“能”,總體可以理解為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can: tin, drink)can (refresh you)。這則廣告運用了語法雙關,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樣的廣告和一般的廣告來比,毫無疑問,吸引的消費者更多。
廣告中的雙關語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要根據產品的特點來表述,既要突出產品的特點,又要避免原文意思的流失。英語雙關語也是有翻譯原則的,當兩種語言和文化相關的因素出現巧合時,雙關碰巧不難翻譯,不得犧牲雙關;如果無法再現原文的雙關,可以創造一個另類雙關,即使與原文的雙關字和字面義有一定的距離;在無法創造雙關的情況下,可創造一個或者兩個其他修辭格,以保持原文的修辭價值和美學價值;在無法使用任何手段再現原文的雙關時,保持源語的功能和目的,并付諸注解。
總之,想要產品吸引顧客,好的廣告語是必不可少的,而雙關語是英語廣告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它使觀眾處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我們會自然而然接收到廣告中所傳遞的信息,從而達到廣告商的目的,但是廣告商想要翻譯出好的廣告語,需要多加練習,聯系實際與理論,翻譯出有創意的廣告語。
陸媛媛(1995-),女,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就職于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