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從《爵跡》看國產電影中的“粉絲電影”現象
高 原
近年來,伴隨著電影市場的需求的不斷增長和受眾群體的進一步分化,國產電影也不斷向著多元化方向的發展,“粉絲電影”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這是一種新的類型片,其主要特點是以明星偶像作為亮點,受眾對象以明星偶像的粉絲群體為主體。“粉絲電影”一經上映,在我國電影市場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其中由郭敬明執導的系列“粉絲電影”更是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以電影《爵跡》為例,來對目前“粉絲電影”這一特殊現象予以分析,梳理出其在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粉絲電影”長足發展的合理化建議和對策。
所謂“粉絲電影”,是指基于文化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和前提,將明星、名人本身的關注度和公眾注意力轉移到特定的電影產品中進行營銷的電影,最終使粉絲的認同感轉化為票房。毋庸贅言,粉絲電影的興起絕不是電影產業變革中衍生出的偶然現象,而是一個與社會變遷及文化發展緊密關聯的社會文化現象。鑒于此,以“粉絲電影”為研究主題不僅彰顯出強烈的時代特征,更具備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粉絲電影”就是電影的投資方和制片方為了獲取利益,通過采用迎合大眾口味需求,從而達到盈利目的的一種特殊電影類型。在粉絲電影的制作過程來看,電影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實現創作,例如電影《爵跡》的劇情,制作特技,以及電影明星。雖然《爵跡》創作劇本一般,但是通過采用明星效應的方式,也可以制造熱點話題和提高買點,最終達到盈利的目的。對于明星來說,通過宣傳電影來增加曝光率甚至是上頭條,可以斬獲無數粉絲的心,提升自己的人氣和影響力。這也使眾多的電影圈以外的明星們更加親睞參演粉絲電影,以提升自己的人氣,拓展發展領域。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例如論壇、貼吧和微博等一系列平臺的出現,電影的受眾開始從以前的單方面接收信息向著傳播信息的方向發展,甚至成為了信息傳播的源頭。新媒介的快速發展,正在悄悄改變傳統的開發布會式的電影營銷模式,如今粉絲們會自發主動的為自己的偶像去宣傳,網絡營銷才是目前最為關鍵也最為有效的營銷方式。
“粉絲電影”在發展的前期主要是靠通過邀請偶像明星來擔任主演,以達到吸引其粉絲觀影的效果。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粉絲電影”開始了一些轉型,一些明星大咖開始以自身積累的人氣和影響力來進行電影的創作。以郭敬明的《爵跡》為例,雖然上映以來差評不斷,但是絲毫不能動搖粉絲們對該片的熱情,甚至趨之若鶩。這就是粉絲電影的特色之處,其票房成績和影片本身質量的高低不成正比,反而偶像明星成為了票房多少的決定性因素。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粉絲電影”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票房優勢,但是遠遠不是發展的長久之計。當前的一些內地電影雖然取得了可觀的票房收入,但是卻冠以粗制濫造的名號,這也成為了當前國產片的通病。
這種“偶像+粉絲+電影”的新型電影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當前影片的類型。該類型的影片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也可能成為目前電影的發展模式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影片《爵跡》就是郭敬明根據其同名原著改編而來的,原著本身就擁有一批鐵桿粉絲,再加上偶像明星參與演出的帶動效應,以及導演郭敬明本身的社會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粉絲的追星欲望和大眾的審美需求,保障了影片的商業利潤收入。粉絲電影有強大的粉絲團隊作為后盾,電影上映以后,票房不俗,帶動了國內的票房收入,提高當前國產電影經濟價值。
新型媒體的多樣化,使得粉絲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去追逐自己的偶像。更有甚者,一些狂熱的粉絲甚至會去一些權威的報紙雜志為自己的偶像的影片宣傳。而那些著名的影評人對于這一類電影的評論要頂著粉絲無數粉絲的謾罵。這種營銷的手法最終會嚴重誤導市場,誤導消費者對影片的真實的感受,長久下來,其實是對國產電影的一種戕害。
粉絲電影營造的奇妙幻境與脫離現實的精神價值總是被癡迷的粉絲當作真實強行地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劃等號。然而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快消品,在價值導向上,一些粉絲電影非但沒能秉承用好作品去感染人的優良傳統,反倒在“一切向錢看”的經濟大潮中充當了拜金主義、個人極端主義的鼓吹手。粉絲電影的受眾多為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粉絲電影中充滿著的俗的價值取向已經嚴重影響了廣大粉絲群體的價值觀。
從電影傳播學的角度來講,口碑才是一部電影最應該要追求的東西。電影終究是面向大眾,是屬于大眾文學的范疇,作品本身的質量才至關重要,粉絲電影自然也不例外。重明星效應、忽視故事情節等存在的質量問題便是粉絲電影的硬傷所在。所以“粉絲電影”的制作方必須要理性的看待這一現象,深入分析,在以后的制作過程中,提升影片的質量,這才能實現國產影片的長足發展。
粉絲電影對于演員的選擇上也要保持謹慎的態度,不能存在一種“誰人氣高就選誰”的思維,而是要根據劇本和故事的劇情需要以及人物性格的設定來選角。同時,在宣傳時,要立足于電影的故事情節和內涵上,將影片的情節與偶像的魅力結合起來,不能厚此薄彼。真正做到“電影宣傳”而非“明星宣傳”,在宣傳時積極引導粉絲觀眾,讓他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電影中,從正面影響大眾。更加理性化,規范化,這樣才能積極的引導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粉絲電影”這一特殊類型的電影得到長久的發展。
粉絲喜歡自己偶像主演的電影,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喜歡一定要是處在理性和人性的范疇之內,而不應該是采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夸大對自己的偶像所謂的“愛”。另外,作為觀影人士的大眾對于粉絲電影應該本著寬容的態度,作為評影人士的網絡媒體、影評人也應該營造出一種相對良好的輿論氛圍,只是批評打壓并不能立刻使這類電影走向正軌。鼓勵與支持有時才是真正催人進步的良藥。粉絲電影雖然現在還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它還是很有潛力的,假以時日,粉絲電影必然會給我們很大的驚喜。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7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