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辦法
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如何在街鎮層面全覆蓋
2014年上海將“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列為市委“一號課題”,明確提出要推動社會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為了打造有溫度的城區空間,上海楊浦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在全市率先實現了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街鎮層面的全覆蓋,社會組織成為政府和居民之間的橋梁。
把公共職能讓渡出來。把社會有能力承擔的事務,盡可能放給社會,凡是社會組織可以作為的,盡可能支持其發揮作用。2016年楊浦區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資金達到4807萬元。在內容上除了傳統服務領域,還拓展到矛盾調處、節能環保、社區營造等新興服務領域。
從活動場所到自治場所。社區居民作為中心服務的使用者,也作為中心的管理者,通過參與中心自我管理委員會的形式,對中心運營及項目實施進行決策和監督,并對社區議題方案進行制定與執行。目前全區已建成睦鄰中心54家。
成立社區基金。2015年,楊浦區成立了全市首家非公募性質的江浦社區基金會,之后又成立了全市注冊資金規模最大延吉社區基金會。由于社區基金會的決策機構吸納了捐贈人、發起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代表等多元主體,使社區治理從“政府單元”轉向“社會多元”。今年楊浦區12個街道(鎮)將實現社區基金會建設全覆蓋,注冊資金總盤將達到27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