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國
給言行加把“鎖”
□陳文國
言行是否正確,是否得體,是否一致,是黨性高下的體現,是評價黨員干部的標準。聽其言,觀其行,既是組織識別黨員干部的方法,也是群眾評判黨員干部的指標。黨員干部必須重視自己的言行,規范自己的言行,給自己的言行加把“鎖”。
黨員干部的言行,是黨的形象、黨的作風的鮮明展示,直接影響著黨的政治本色和執政根基。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這就要求每名黨員干部規范自己的言行,做黨的代言人,做黨的捍衛者。然而,少數黨員干部身著鮮亮的身份外衣,戴著耀眼的政治光環,卻長歪了嘴、念反了經。全面從嚴治黨,凈化政治生態,必須加強監督管理,祛除言行疾弊。黨員干部要守住言行底線,謹言慎行,善始善終。
近年來,少數地方黨內政治生活仍存在形式化、庸俗化等傾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夠坦誠,缺乏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濃厚氛圍。個人與組織、上級與下級之間明規則逐漸淡化,潛規則暗成氣候。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黨員干部之間必須敢于直言、坦誠相見,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
群眾是尺,能量出黨員干部的高度;群眾是秤,能稱出黨員干部的分量;群眾是土壤,黨員干部只有在那里才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黨員干部要把根扎在群眾中,真心拜群眾為師,在為民的實踐中歷練成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不把群眾當回事,在群眾面前夸夸其談。要真正俯下身來,少說多做、踏實干事,用實際行動架起連接民心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