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村上春樹與王小波的人物精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 超
(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天津 300000)
?
孤獨者的反抗
——淺論村上春樹與王小波的人物精神
王 超
(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天津 300000)
村上春樹和王小波作為當代兩位知名作家,他們身上都被貼上了“邊緣人”、“另類”等相同的標簽,而且他們的思想中都有極其相似的部分,被評論家稱為“兩顆質地相近的靈魂”[1]本文將從村上春樹與王小波人物形象中所共同體現出來的反抗精神入手,希望能夠找到“兩顆質地相近的靈魂”交接的部分。
村上春樹;王小波;孤獨
在他們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多是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并且很樂于沉浸在這種孤獨寂寞的一個人的氣氛當中,他們會自覺去體驗并感覺這種孤獨的現狀,并在這種孤獨的現狀中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不斷加深,同時他們也承受著孤獨所帶來的壓抑與寂寥,當然正是這種矛盾、苦悶甚至痛苦的現狀所帶來的壓力與動力才使他們能對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有了異于常人或者超于常人的認識與體驗,這種痛苦一方面是社會所施加的,但是這種孤獨的痛苦很大程度是他們自己選擇追尋自由與獨立的結果,所以他們的身上更具有了一種堅毅勇敢,這種難能可貴的質量,這種選擇使他們對社會,對自己的認識的不僅僅是眼前的茍且與安樂,更有心中遙遠的大海,村上春樹與王小波他們筆下的主人公并不是終日無所事事、對周圍毫不關心的“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永遠在用自己的力量想要去發現這個世界的原本面貌,或是向外探求,亦或是向內求索,來認識來改變這個荒誕的大環境,所以某種程度上他們都是實踐者,開拓者,他們都是敢于正視生活的勇敢的社會邊緣人。
這種思想在村上春樹與王小波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隨處可見,例如村上春樹筆下“我”,大多對外在世界并不怎么關心,更多的時間用來探索自己內心的所產生的問題,或者去尋找某種內心失落多年的東西,對于社會他們并不索求多少,他們只是在不斷的去尋找、去認識那個最初的自己,像《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中的主人公多崎作一樣,離開快樂的高中五人團隊后,去東京上大學,突然被冷落,多崎作工作后,他經歷了一段“空白”時光,“不跟周圍人交流,終日沉默寡言,每天專心幾個小時想死的話題,認為周圍的一切都是如空氣般無意義”,[2]慢慢的重新恢復后,他要去尋找、探求的是多年之前高中時親密無間的團體為何突然對他冷漠的原因。而《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的“我”則要尋找的是能夠讀夢的獨角獸頭蓋骨,還有在《海邊卡夫卡》中那個勵志要成為史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的田村卡夫卡在父母離異無法做出選擇到底跟哪一個的情況下而最終離家出走,為了逃避夢中“殺父奸母”的預言,他離家出走后離群索居,大部分時間住在圖書館中,終日與書本為伴等,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在村上春樹的筆下的主人公他們孤獨的無奈與鼓起勇氣后的探求。
同樣的,這種孤獨者的反抗的人物形象我們也能在王小波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王二”上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例如在《時代三部曲》的《黃金時代》中的王二,在知青時,其實跟當地的老鄉相處關系并不怎么好,他經常因為自己的所謂的“特立言行”遭受到老鄉們的批斗,但是“王二”覺得這樣挺好,自己每天很是悠然自得在一個人的環境當中,每次與陳清揚在山里的相遇,一個躺在山地想著“不著調的事情”這些都讓他很是滿足,“王二”也在探尋著自己,探尋著屬于自己的精神自由與肉體自由,為了反抗,為了追求人生存的自由與精神自由,他用那個年代成為禁忌的性愛來表示自己的反抗,同樣身為不合群的孤獨者,村上春樹與王小波同樣選擇了積極而非理性的反抗方式去面對荒誕社會,來體現,彰顯自己的生存狀態。
2.1 村上春樹-孤獨中的無力
村上春樹的人物形象背后是凄涼且無奈的,沒有澎湃磅礴的宏大敘事,同時也沒有氣勢恢宏的人物雕塑,而有的只是在平凡中對人物進行樸素平靜到極致的描繪,同時在平靜中對生命對個體有刻骨銘心的認識就如我前文所提到的那樣,村上春樹一直有一種面對社會面對命運的無力感與束縛感、無奈感,即使這個主人公使出渾身解術最后成功了,但是也成了最無奈的選擇,仿佛這個時候失敗倒成了一個未嘗不可的選擇。村上春樹筆下的人物形象通常不愛交流,不愛溝通,喜歡一個人獨處,愛讀書、愛健身、跑步,喜歡音樂尤其西方古典音樂,安靜的沉靜在一個的世界中,成為社會中的多余人。當然這種排斥并不是出于恐懼,也不是出于某種低層次的懷舊與感傷,這種安靜的沉靜在一個人的世界的狀態相反是出于喜歡,出于自愿,是對人自身生存狀態的一種更深層次的探求,對人自我意識的更深次的剖析,對人性深處的更深層次的體驗。
2.2 王小波-孤獨中的特立獨行
王小波與村上相似的同樣也是這種對一個人孤獨狀態的喜歡,但是他也有一種鶴立雞群的不屑與自保,王二的不一樣同樣有外在荒唐的世界的影響,還有自己個性的特立獨行,在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逃向荒山如《黃金時代》,有的躲在地下室,終日不愿意見別人比如《我的陰陽世界》,有的則愿意沉浸在書屋的氛圍中比如《綠毛水怪》我與妖妖,在沒有理解的情況寧愿選擇孤傲的走在不群的道路上,對外在社會荒唐的規則、虛偽的道德束縛的一種更有趣的消極不合作行動,在那個集體與一致高于一切的年代,蓄意的破壞既有規則和捉弄高高在上的權威則成為一種表達自我最好的方式,成為一種證明自我存在的最好表現,所以王二在這個程度上更喜歡這種反抗的狀態。
結語
村上春樹與王小波在人物精神上所共同體現出來的特點,讓我們看到二人背后體現出的相近的思想觀念,雖然有語言、國家、甚至生死等重重障礙,但是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到“兩顆質地相近的靈魂”那交接的部分。
[1] 林少華.王小波與村上春樹之間[N].北京:中華讀書報,2007.12.19
[2] 村上春樹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施小煒譯[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3.10.01
王超,山西陽泉人,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研究方向:西方文學。
I206.7
A
1672-5832(2017)07-0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