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琰峰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研究
孟琰峰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工作所提供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發展變化,空有技能而缺失技能以外職業素養的職校生,漸漸不能適應新形勢下人才需求,也不利于職校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所以職業院校在注重應用技能培養的同時,職業素養的培養也變得尤為重要。
職業院校;職業素養;培養;路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大企業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綜合要求大大提高,不僅注重專業技能的考察,對其內在品質和外在行為方式的表現也是重點考察的方面。職業素養正是內在品質和外在行為方式的高度集中。概括來說,職業素養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技能四個方面,其中前三者是職業素養中的根本成分,是從業者個人內在的職業特質,它會隨著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變而變化;職業技能是職業人的從業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培訓獲得,也可以在實際運用中逐漸掌握。[1]本文將對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培養措施、途徑進行簡要分析和探討。
當代職業院校學生在報考學校以及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多情況下都是由家長根據目前就業情況,進行指導和建議,很少有顧及到自身的專業興趣。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步入學校時就已經對該專業有著或多或少的抵觸了。同時,職業院校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不夠重視。加之,職業院校自身的職業素養底蘊不足,對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教育沒有放在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現在職業院校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漠視或消極態度,職業素養在學校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邊緣化地位[2]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更是缺乏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高素質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每年的招聘會中,各大企業都會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畢業生作為管培生等儲備力量。但是職校畢業生的在工作中的表現卻不盡人意。唯技能論的畢業生,普遍自我價值認知很高,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團隊協作、目光稍有些短淺、與企業要求格格不入。這種現象不得不使他們離職重新尋找工作,將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怎么換工作上面,沒有得到一個很好地職業發展。這就導致了一種畢業生頻繁跳槽,企業留不住合適的員工的“兩敗俱傷”的慘淡局面。
2.1 完善實訓室,建立職業體驗中心
職業院校應加強具有職業特色的模擬實訓室的建立,同時配合實訓課程的開發,讓學生有一個可以體驗真實企業環境的平臺。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學生獨立自助的完成項目。整個過程的進行,都是與企業接軌,高度模擬企業的真實管理環境,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該職業對從業者的具體要求,從而發現自身在專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方面的缺陷。根據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訓和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我。
2.2 加強工學結合
在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工學結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的實質就是將學生在課堂及課本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去,將其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一定工作經驗,為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頂崗實習的環節中,不僅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團隊合作,如何處理和同事、老板的關系,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工作等具有較高的意識??v觀整個過程,學生們的專業級技能完全符合企業要求,但在職業素養方面還尚有欠缺。體現出的是,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沒有較強的責任心,團隊合作意識淡薄。這就說明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職業素養教育不足的問題。將職業素養教育融入到工學結合的過程中,是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的。
3.1 在德育中融入職業素養教育
在德育的過程中要大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堅決抵制社會中的不良思潮,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政策和方針,做到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同時,教師要把“以德為行、以學為上”,作為一種教育思想,來指導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讓教育、教學工作體現職業素養的內涵與魅力,潛移默化讓學生把德學作為人一生的承諾,一生的實踐,一生的追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3]
3.2 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素養培育
以就業指導課為主導,以專業課為依托,采用多種手段加強職業素養教育資源的開發。運用“項目教學法”,將企業中的真實工作情景所反映出來的專業技能、職業道德等隱性的職業素養融入到課程中。正確引導學生在項目參與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團隊合作、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不斷提高課堂開展職業素養教育的實效性。
3.3 通職業素養考核及反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
為充分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院校不但應該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過程,更要重視職業素養的考核。不但在課程及項目中進行評價考核,更要在每學期、每學年進行總結,根據反饋修正對每一位學生以后職業素養教育培養方案,建立高效的評價和考核體系。該評價體系將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職業素養。
[1] 王紅巖.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措施和途徑探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61—62.
[2] 劉明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8(7).
[3] 羅榮富.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探析[J].新西部,2016(14):52—53.
孟琰峰,男,漢族,陜西人,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學。
G712
A
1672-5832(2017)07-0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