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筱睿
(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從社會因素看中國山水畫的發展
胡筱睿
(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社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社會制度的改變,帶來了社會意識形態的改變,藝術觀念必然受其影響。各個朝代各個時期都是因為不同的政策導致不同的社會現狀,影響著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相應的山水畫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山水畫以自然景觀為描繪主體,開始于東晉,形成于隋唐,盛行于宋、元并發展有序地延續到二十世紀,是中國繪畫史上最重要的畫科之一。山水畫在各個朝代表現形式的出現及其轉變,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現狀。隋唐山水畫獨立成科,宋元文人畫的興盛,明清畫派的林立,種種形式的出現其中社會因素更是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山水畫萌芽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道:“其畫山水,則群峰之勢若細。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這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只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還沒自成體系。隋唐兩代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實現了民族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的局面,這大大促進了文化的發展。此時山水畫發展成熟,成為獨立的畫科。唐代社會生活富庶,初唐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遠遠超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受到政治的影響甚大,此時主要是反映瓊樓玉宇輝煌壯麗的工細山水,出現了青綠勾勒風格,代表人物有李思訓、李昭道。李思訓作畫多以“勾勒成山”,用大青綠著色,并用螺青苦綠皴染。到了盛唐,封建社會的矛盾日益深化,加之對莊學精神的追求,一些士大夫則轉身投向自然,去追求寧靜的生活,青綠顏色已不符合莊學背景的思想,出現了水墨渲淡的風格,主要物有王維、張璪等人。
宋初采取“休生養息”的政策,使得農業,手工業和工商業都相應的發展起來,而此時的文化也跟著向上發展,表現在山水畫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的多樣化,其題材內容也豐富多彩,大都反映當時社會的面貌,如行旅、游樂、尋幽、探險、山居、訪道等。宋推崇“文治”,使得此時文人畫家的地位得以確定,然而宋代理學和禪宗的盛行,也給文人畫家帶來了極大的啟發。宋代的山水畫不僅以造化為師,而且還把個人的生活感受同自然變化結合在一起,他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自然界中求得心靈的釋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帶著愛國情感去抒寫大自然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的景色變化。二是通過山水畫來傳達自己的政治觀點,這種借物抒情的情感在南宋尤其突出。南宋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人民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壓迫,這激起了愛國畫家的憤慨,他們的山水畫多少都有“不堪風雨過江南”之寓意。三是秉承著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歸隱山林。
元代在蒙古游牧民族的統治下,漢人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科舉考試也一度被廢止,這使得文人士大夫失去了用武之地,在這空前的民族壓迫和尖銳的民族矛盾中,他們放棄仕途。而此時,蒙元統治者卻對道教和禪宗本著寬容和扶植的政策,使得道家思想風靡此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促使文人士大夫紛紛歸隱山林,他們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去追尋一種心靈的釋放。文人畫到了元代則強化了繪畫的文學性,使之在宋的基礎上更加成熟化。元代的山水畫創作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主要由地處江南地區的一些遺民畫家、非漢族畫家以及蒙元宮廷或貴族贊助的畫家所組成,后期多是為躲避元末紛亂的局勢而隱居的隱士。
明代由于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山水畫的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明早期隨著政權的鞏固和中央集權的加強,朱元璋打著“反元復宋”的旗號積極倡導恢復宋代的院體畫,這就直接確定了明代早期宮廷的山水畫主要是繼承和發揚宋代的畫風,與宋代院體傳統一脈相承。
清初政權穩定,社會安定,農業和工業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這為繪畫流派林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礎。山水畫派以各自師承、地域相別而呈現多樣性。主要有以“四王”為代表的“正統派”和以“四僧”為代表的“野逸派”。“正統派”以臨古為主,注重對前人筆墨技法的研摹,但由于過分重視筆墨,忽視了回歸大自然,導致其作品缺乏真山水的靈性。“野逸派”畫家大多都是明朝的移民,他們采取避世隱居的生活方式,反映到他們的山水畫上是筆墨縱橫的發泄內心的不滿情緒。清代的畫家都重視筆墨,清代布顏圖說:“氣韻來自筆墨,生動在于用筆。墨要粗擦渾厚,筆要雄健活潑”。這說明了“氣韻生動”已被具體地運用到筆墨當中,提倡把筆墨元素當成精神的載體,心靈的符號。清中葉以后,繪畫逐漸被商業化,人物畫和花鳥畫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而山水畫則處于停滯狀態。
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筑,同樣的,文化的物質條件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山水畫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使其在表現上都發生了相應的轉變。
藝術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們應當認真去觀察山水的實境,用真誠的態度去學習自然界的精神,敢于獨立思考,用異于眾人的藝術信心去探求山水畫更為廣闊的前景,而不是關起門來空想。山水畫不僅是畫家對大自然的感性描摹,更是畫家寄情于山水,在大自然中感受和領悟自然的寫照。
胡筱睿(1993.8-),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研究生,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文物與藝術史。
J212
A
1672-5832(2017)08-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