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莉 汪婭蓓 任海平
(1.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2;2,3.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山東 濟南 250300)
試論超常兒童的培養
祝 莉1汪婭蓓2任海平3
(1.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2;2,3.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山東 濟南 250300)
研究超常兒童離不開國內外文獻的閱讀,宮慧娜在《我國超常兒童心理研究的進展與啟示》這篇文章中,她不僅僅論述了我國超常兒童的研究的理論結果,還提出了超常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和對策,這不僅引起我們思索:超常兒童真的讓人羨慕嗎?超常兒童的培養有共性可以在普通人中普及嗎?如何正確對待超常兒童的心理健康?
超常兒童;天才教育
有一個問題“你認為什么是超常兒童”,對于這個問題,我并不覺得“他很厲害”就是對超常兒童的定義。那盲人的聽力尤其好,他們也是超常人嗎?古今中外有各式各樣的天才、神童,他們與平常人確實不一樣,他們取得的成績也很偉大。比如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歲作曲,8歲作交響樂,11歲作歌劇,我想補充一下他36歲就去世了。這是為什么呢?是過度勞累,離開人世的前一秒,還手握鋼筆在床上譜曲,譜的曲子就是他自己葬禮的曲子《安魂曲》 !那么,這就悲催了,超常兒童的世界我們不懂,但是他們的世界真的美好而且幸福嗎?
首先科學的確定超常兒童是非常重要的。
托倫斯(Torrance)認為,如果用傳統的智力測驗或類比推理測驗的分數為標準來鑒別“天才”兒童的話,就有70%具有創造才能、將來可能作出巨大貢獻的優秀人才可能會被漏掉而不被發現。
20世紀50年代后吉爾福特提出“智力的三維結構模型”[1],并指出智力測驗不能鑒別兒童的創造力。學者們還認為天才兒童的概念里不僅包括創造力,還應包括像卓越的領導能力、數學能力等特殊才能。
所以,我們對超常兒童的認識應該是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全面。
其次,當我們發現兒童有特殊才能之后要怎么做呢?
發現超常兒童,如果不能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不能幫助超常兒童潛能的正常發揮,甚至埋沒兒童的才能;如果超常兒童除了超常的那一個方面發展的好,他的社會情感、人格發展不完善,那么他和一個社會生產機器有什么區別?即使他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生產力,能為人類社會和文明進步做出史無前例的貢獻,但是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說這完全是背離人道主義的。
在超常兒童自我概念發展研究中[2],對超常兒童和同齡兒童的自我概念進行測量,比較發現超常兒童在一般學校中,“自我誠實,可信賴度,自我與同行關系”三個維度顯著低于同齡兒童,在自我概念發展方面,同齡兒童的自我概念隨年齡的增長而普遍上升,對自身的看法和知覺更為積極,而超常兒童的誠實可信賴度,沒有像普通學生一樣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在關注超常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注意他們特長的發展,更要注意超常兒童的情感心理世界、職業規劃、人生價值的實現。
1、充分挖掘超常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巨大潛力,使潛力得到超常的發揮和表現,實現兒童的人生價值,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時間和教育方法,不能因為期望過高而揠苗助長。
2、維護超常兒童“兒童權益”,為超常兒童提供一個安全自由而充滿理解的社會環境。
超常兒童也是兒童,他們也有孩子的活潑好動的天性,我們成人,不能用自己的意愿去壓制兒童的天性,用天賦去犧牲天性,是對兒童的不公平,更是成人為超常兒童設置的人生最大騙局。
3、增強抗挫能力,學會應對、學習、生活,人際情感等問題的各種策略,切實提高超常兒童的主觀幸福感;
在兒童的成長中,全面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和老師在開發潛能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設置各種環節和課程來讓孩子接觸社會、接觸自然,比如參加課余活動、參加夏令營;引導超常兒童在實踐中尋找合作的快樂,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在活動中讓超常兒童的內心世界充滿愛。
最后,超常兒童的培養有共性可以在普通人中普及嗎?
進入21世紀,面對世界各國爭奪人才的大戰,天才(超常)人才必將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制高點。它將決定中國的興衰以及中國在世界發展中的排位。所以天才教育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并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但天才畢竟是人群中極少數的存在。
每個家長都希望子女成為人中龍鳳,一些科學的教育措施可以使幼兒健康成長,所以,超常兒童培養的共性是可以在普通人中普及的,措施總結如下:
1、天才的培養從母親的備孕開始(計劃生育)。嬰兒在出生后六個月的營養都是從母體中獲得的,包括許多無法從母乳中獲得的稀有營養元素。為什么正常的孩子在出生后六個月不容易生病呢?就是因為從母體中獲得的免疫力,這種神奇的免疫力成為他抵抗病毒、細菌的有力武器。只有父母身體足夠強壯、心理足夠健康,才能保證他在母體中以及出生后的順利成長。所以,母親要提前一年來備孕,預防懷孕期間生病,為迎接寶寶的來臨做好身體、心理準備。
2、注重胎教。胎教包括:營養胎教、音樂胎教、美育胎教、撫摸胎教、意念胎教、對話胎教、運動胎教、光照胎教等。現代科學認為,胎兒的素質是可以隨胎教而改變的。孩子接受過胎教和未接受過胎教有很大區別,接受過胎教的孩子有如下明顯的優點:不愛哭;能較早與人交往;較早學會發音;較早學會說話等。
3、注意早教啟蒙。充分利用好0-6歲這一人生發展的黃金歲月。到六歲大腦就基本成熟了錯過了這個生長期,人的大腦性格和性格就永遠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去奠定精神健康成長的基礎了。
4、善于觀察發現兒童的優點和不足,做一位虛心、耐心的家長。卡爾.威特為什么會成為天才,這肯定離不開他的父親的家庭教育。福祿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作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成為啟蒙教育者。對事物強烈的求知欲,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如何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及時啟發教育,需要家長有耐心的陪孩子成長。
[1] 《有關天才兒童的定義的研究綜述》李莉,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第3期
[2] 《11_14歲超常兒童與普通兒童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比較》張博,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學報》,2014年
祝莉(1995-),女,本科,陜西師范大學。
B844.16
A
1672-5832(2017)08-0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