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杉
“東方卓別林”的寫作革新之旅
劉俊杉
民國《戲雜志》上署名“鴻年”的作者評價道:“徐半梅演劇資格固深,而不及其編劇資格老到,編正劇資格固佳,猶不及編喜劇資格完備,今日劇場所演之喜劇,及董別聲等依為金飯碗之滑稽劇本,大半出自徐君手筆”。由此可知徐卓呆的一生兼具了多重身份,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是徐傅霖時期,以體育學校校長為主,創辦中國體操學校及體操傳習所,是中國現代體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好友嚴芙孫在《民國舊派小說名家小史》中稱贊他的體育事業時說道:“他是輸入學校體操的第一人。”;第二是徐半梅時期,是民國初年編演新劇滑稽戲的主要劇作家之一,為新劇產生的主要鼓吹者之一;第三是徐卓呆時期,是中國清末民初新型小說寫作方法的變革人;第四是電影理論家,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理論著作的撰寫人。他是演員,劇作家,同時也是小說家、電影理論家,所以徐卓呆被人稱為“三棲笑星”。他是滑稽的拾荒者,在現代滑稽小說領域中獨領風騷,故又被譽為“文壇笑匠”和“東方卓別林”。徐卓呆通過學習西方的寫作手法,開啟了自己的現代短篇小說寫作革新之旅。
在中國傳統小說向現代小說的轉變過程中徐卓呆的短篇小說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為現代小說的創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古代小說題材單一,多為佚聞傳說。中央集權制的統治下,小說家們不敢直面描寫國家政事和現實社會生活,往往以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等來暗諷或隱喻當時的政治生活。
近代中國處于列強入侵,救亡圖存的重要時期。宣傳“愛國主義思想”是當時小說作家的重中之重。近代小說家用自己手中的筆來反映和干預政治生活,形成的小說作品則成了強有力的批判陣地,使小說具有極強的針砭時事性和現實針對性。
徐卓呆是近代小說的高產作家。早年東渡日本留學的經歷,使他吸收并借鑒西方現代小說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變化多端的人生經歷,使他的創作題材十分的廣泛。他的寫作題材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講述市井百態;取材自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平凡小事,卻隨處可見其中的“大智慧、大學問”;人物塑造以最為普通的底層階級人民為主:丫鬟、賣藥童、下級官員等,體會平凡真實的人生意義所在。家庭倫理小說是徐卓呆最為重要的小說分類,體現著小人物的愛恨情仇。他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瑣事中注入了值得人們回味和反思的哲理。這在近代小說中是極其罕見的,這種寫作方法為傳統小說向現代小說的過渡開啟了新的大門。因此,徐卓呆對小說題材的變革是功不可沒的。
徐卓呆1902年開始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創作是現代短篇小說的雛形。他用詼諧幽默的筆法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揭露人性的“善”、“惡”之中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寫作風格。他的寫作革新,在小說題材上表現顯著,并且在藝術創作上也有著更深的突破與創新。
(一)取代“縱截法”采用“橫截法”
徐卓呆的小說都具有短小精湛的特征,基本可以等同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微型小說”。他的小說創作以“人生斷片”式的寫作形式和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而著稱。徐卓呆在《小說無題錄》中說:“小說是描寫人生片段為主,所以既不必有始有終,又無需裝頭裝腳。能夠寫實,當然最好。最容易達到目的,不消說了,自然是短篇小說?!蓖ㄟ^人生片段的描寫來展示廣闊的社會內容及深刻的思想主題是他的小說創作的宗旨。短篇小說的“橫截面”書寫要比長篇小說的“縱截面”書寫更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他短篇小說截取的焦點集中在人物一生經歷中最“精彩”的橫截面,直接、鮮明且集中地揭示人物的特點。在短篇小說《遺言》中,一位母親以遺書的形式書寫了一番“生死離別”的話。文中“母親”回憶了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家里發生的諸多歡樂的事情,在細微中體現了一位即將離世的母親對自己不足三歲孩子的無限不舍,以及在死亡面前的無可奈何。卓呆沒有長篇大論的描寫這位母親的一生,而是以回憶的形式截取了“母親”一生中最幸??鞓返臅r光。
(二)敘事方法:出現“第三人稱敘事模式”
近代小說多以第一人稱敘事為主,徐卓呆創新性地采用了第三人稱的敘事方法。借他人之口,述他人之事便是第三人稱敘事的特征。運用第三人稱即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讓讀者更加公正客觀地去看待問題。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也比較靈活自由,不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度雸鋈凡捎玫木褪堑谌朔Q的敘事方法,作者沒有做出任何主觀評價,只是靜靜地記錄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故事情節。收券員發現了夾在入場券中的十元錢,通過大聲叫喊、挨個座位詢查也未能找到失主。而兩個師范生卻冒充失主領走了錢。受教育的 “師范生”是大家眼里的好學生,是知識分子的代表,底層人民“收券員”是平民階級的代表,但是在金錢的誘惑下,更加突出了底層人民的淳樸和善良,同時也抨擊了知識分子的唯利是圖。
(三)以“假面具”來揭示人性的丑陋
小說中有“真、善、美”的小市民形象,也有“偽善”面具下的高層次人物。通過這種強烈的反差和對比,使人物形象刻畫得更加深刻。戳破“假面具”來揭露人性的貪婪;揭露人的虛榮心;揭露人性的丑陋。在《賣藥童》中面對警察長讓賣藥童把刀創藥全部吃掉的殘忍做法,旁邊感情最發達的女子,慈悲最深的和尚,都袖手旁觀任他死活?!拌F面無私的警察長”、“感情最發達的女子”、“慈悲最深的和尚”在人們看來是 “公平公正”、“善解人意”、“大慈大悲”的形象化身。最后卻發現他們隱藏在“正義”和“慈悲”的光環下,內心卻極度丑惡和殘忍至極,最終導致了賣藥童和他的母親身亡。人生中最悲慘的不是命運,而是人們對生命的冷漠、淡薄和熟視無睹。
(四)出人意料的滑稽結尾,飽含真理
二十世紀初,徐卓呆作為海派滑稽戲的重要成員之一,對喜劇小說的產生起到了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亲看粜≌f的最大特色,或者說這是他特有的“徐式幽默”。對于他作品的滑稽風格他是這樣解釋的:“最好是情節很滑稽,又極自然,其中還含著一點兒深慮。其次還是那情節平常而專用滑稽的來描寫,倒也有趣?!被≌f具有其獨特的趣味性和諷刺性?;≌f總是與諷刺相連,“針砭時弊,干預生活,滑稽是為了批判服務的,所以,滑稽總是與諷刺聯系在一起的?!薄额i飾》中法國女子馬志爾特為參加宴會買來了昂貴的衣服并借來了“珍貴”的頸飾,頸飾不慎丟失,導致她和她的丈夫拉瑞爾用了長達十年的時間償還一條一萬八千法郎的“金剛石頸飾”。故事的結尾滑稽性地說出了:“其實這條頸飾并非貴品,價僅五百法郎?!钡沁@對夫婦卻因為這條頸飾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命運,而這一切的根源是——人的虛榮心在作祟。故事的結尾讓我們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可笑和愚蠢之極,但同時也發人深省、飽含哲理。所以說徐卓呆“東方卓別林”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徐卓呆小說的成功在于他通過學習西方的寫作手法,對小說題材的變革、藝術構思的轉變、敘事模式的多樣化以及結尾滑稽性等方面進行了突破和創新,開啟了自己短篇小說的寫作革新之旅。
作者單位: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