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新亮
試論加強中職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逯新亮
本文先就中職學校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后又對加強中職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加以分析,望對中職德育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中職學校 德育教育 有效途徑
我國在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同樣注重德育教育在學生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公德的教育,可是,在現實中職學校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尤其在德育教育方面,因此,通過改變原有的德育教育方式、采用社會實踐的方法、建立并運用網絡平臺、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的主要方法,進而行之有效的加強中職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
(一)學生適應能力差
首先,現今的中職學生大部分是家里的獨生子 ,過于的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考慮他人的感受,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其次,中職學生普遍生活能力欠缺,主要依靠的還是父母,沒有動手及自理能力。因此,對于以上兩點,中職學生的適應力是很薄弱的。
(二)學生心理素質差
中職學生是社會中較為特殊的學習群體,往往大部分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而在學習方面也有著自卑的心理,學校的學習環境也較為輕松,導致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承受壓力的能力較低。
(三)學生學習目標不鮮明
大部分中職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及未來的發展保持懷疑的態度,因而,沒有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學習上面,而且,社會上對于中職學校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導致學生失去了原本的自信心,使得學習受到了影響,學習目標也更為不鮮明。
(一)改變原有的德育教育方式
現今,原有的傳統意義上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今教育的展開,在以往的德育教育背景下,學生難以揮主觀能動性,沒有將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體,因此,要改變原有的中職學生德育教育方式,使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德育教育真正的融入到學生自身發展之中,強化自我思想道德意識,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充分的引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正確發展,構建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方式,學校及老師以學生的發展為己任,配合完善的德育教育理念,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與適應社會,起到德育教育的真正效果與目的。
(二)采用社會實踐的方法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在中職學校中,要大力加強實踐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運用實踐活動的方式,使得學生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通過參觀展覽館及博物館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與社會公德的教育,從而建立健全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而且,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為今后步入社會做準備,此舉能夠使得學生更加重視實踐與社會經驗的重要關系,透過社會的觀察與實際體會,尋找出有意義的、書本上學不到的德育教育知識,使得學生在自身應用中運用得更加靈活與方便,強化了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重大影響,使得中職學生的道德意識與水平得以進一步的加強。
(三)建立并運用網絡平臺
如今,網絡在現無數無刻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及學習,而建立且運用德育教育的網絡平臺,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和強大的現實意義,學生在使用網絡的基礎上,加深對德育教育的學習,通過網絡,接觸到更多更廣的世界,認識更多更好的朋友,學習到更豐富多樣的德育知識,培養更完善的道德素養,同樣,中職學校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園德育教育網站,宣傳正確的觀念,并提供有效的網絡問答及咨詢平臺,幫助學生提供各類思想道德方面問題的解決,從而借助網絡的力量,進行中職學生加強德育教育的強化。
(四)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強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方式之一,對學生加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及引導,對于學生建立健全健康的心理狀況有著重要作用,進一步改善學校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學生有著積極且樂觀的心態,在遇到挫折時,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克服心理存在的各種障礙,改善原本錯誤的道德觀念,使中職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在健康的心理狀態下,保持樂觀以及開朗的生活與學習態度,從而擁有更加完善的心理素質。
(五)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屬于思想道德的一類,對于學生的品格與道德修養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加強校園文化對于學生來說,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而全面發展,建設校園文化要以學生為主體,同時以德育教育為輔助,通過生動有趣的校園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改善學生的校園生活,為學生營造富有樂趣并且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拓展德育教育的道路,使校園文化能夠積極地為德育教育作出應有的意義及貢獻。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對中職學生具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而通過有效的途徑方式,能夠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使得學生更加積極樂觀的成長,擁有良好的心態,文明禮貌的待人待物,具備高尚杰出的優良品質,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好青年。
[1]宋長琴.論新時斯高職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文教資料,2009(36).
[2]張莉莉.灌輸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及其價值實現[J].教學與管理,2010(14).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