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昌
(貴州大學體育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探析①
譚永昌
(貴州大學體育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并被運用到了高校的各項教學當中。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對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展開研究。研究認為:移動互聯網平臺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應用,不僅可以很好地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幫助學校更好地優化體育教學方面的管理,而且還能很好地影響體育教學課堂以及學生的生活規律和心理狀態,但是,其也有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的一面。因此,這需要我們在使用移動互聯網輔助體育教學時,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的應用,要積極發揮移動互聯網對學生積極的一面,不能讓其給學生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建議:高校給予移動互聯網教學進行保障和支持,要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并定期對老師組織學習和培訓。
移動互聯網 高校體育 體育教學 影響
隨著社會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步伐已經變得越來越快,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而且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移動平臺,也開始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且這項技術已經走在時代發展的最前沿。寬帶無線技術的普及和移動終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獲取各個領域信息的方式變得十分快捷,因此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快捷有序,與此同時,人們的各項需求也在促進著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以下就研究探討了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作用,并提出了應對策略,其目的就是為了使移動互聯網能得到更好的應用,讓體育師生之間方便進行更好的交流,不斷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一些新型軟件的出現,同時還很好地推動了人們學習上、交流上的選擇和體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通過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能很好地給同學創造一個自由的學習氛圍,進而就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同時還能協助老師管理網絡教育。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體育課堂的管理最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一般情況下都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往往都是教師給學生講解技能和帶領學生進行相關方面的訓練,這就導致了師生交流太少,感情變得淡薄。而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當我們使用了移動互聯網輔助教學時,在課下老師就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給學生解決一些體育文化方面的困惑,還能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就很好的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懷,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管理,還能給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主動的體育學習環境。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一直以來都是推行著“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當然在體育課堂上也不例外,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就導致學生失去了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但是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緊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變,不少高校已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了日常的體育教學當中。當前,承前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人們不再局限于信息被動接受者的角色扮演,而是更加熱衷于創造新產品、理念和服務。那么在這樣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背景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高校也要不斷明確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不斷地對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應鼓勵老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創新新的教育模式,應該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平臺,進一步的落實好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眾所周知,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給我們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就會帶來一部分消極影響,雖然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多,但是必須引起老師的注意,其消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們利用移動互聯網輔助教學時,最經常使用的都是一些可交互的平臺軟件,這樣就使得信息在傳播時極其容易被分割成不全面的、不系統的碎片消息,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不全面。在學校,所有的學生使用手機端平臺進行學習,手機十分容易攜帶的特點就造成學生時時刻刻都能學習,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沒有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段,這樣學生學習時間被分割,對用戶體驗和信息獲取就容易趨向碎片化。
移動互聯網平臺中的海量信息資源,雖然能滿足學生對信息的各種需求,但由于瀏覽的信息較多,沒有人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導致學生不但沒能形成充分的理解,更不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從而導致學生形成認識中的注意力碎片化。
移動互聯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成功應用必然是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因為我們在進行移動平臺的開發和建設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還應該不斷地引進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證平臺的良好運行,因此這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大對移動平臺建設的資金支持和注入力度,不斷地完善硬件實力,進而提高軟件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得移動互聯網更好地幫助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老師都是主導的地位,當移動平臺使用后,教師主導地位就會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轉變自己的觀念,要快速接受移動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同時還應該不斷地引導學生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才能做到很好地掌握知識,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就現在的發展形勢來看,移動互聯網備受大學生群體的歡迎,因此,這也就促使我們老師要進行這方面知識的不斷學習,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老師掌握的知識能夠跟上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是為了老師和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這需要學校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同時,還應該定時舉辦相關知識的講座和學習討論,這樣才能有效幫助老師學習移動互聯網知識,進而提高老師的互聯網教學水平。
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進一步創新以及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一些手機APP運動軟件如雨后春筍般的開始不斷涌現。為了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有效提高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不斷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就更要應該積極了解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只有這樣,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自己才能充分利用好互聯網技術,并以移動網絡知識服務為教學輔導導向,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才能充分利用目前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技術,來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給學生營造一個靈活、輕松和生動的體育學習環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同時還能積極引導學生,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體育鍛煉和服務力度,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意識以及終身鍛煉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
[1]張國兵.體育教學的空間概念以及重構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3):90,104.
[2]賈佳.主體參與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12):69-70.
[3]于秋芬.互動式網絡教育對體育教學的影響[J].教育與職業,2014(20):182-183.
[4]曉梅.基于快樂體育教學需求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8):78,161.
[5]李濤.師生網絡互動對高校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分析[J].運動,2016(16):89-90.
[6]張慧斌.網絡互動式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2):150-151.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088
G807.4
A
2095-2813(2017)11(b)-0088-02
譚永昌(1970,5—),男,土家族,重慶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體育教學、田徑教學與訓練、社區體育指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