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攝山初級中學,210033)
輕量級網絡直播在體育教研中的實踐價值探析
周云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攝山初級中學,210033)
網絡直播是指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收看到遠端正在進行的現場音視頻實況,比如賽事、會議、教學、手術等。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既有的局域網、城域網甚至是萬維網絡條件實現對音視頻信號的實時傳輸,并且能夠在遠端實現流暢地收看。當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技術為主導的圖像、視頻信息傳播方式,占據了主導地位。網絡直播平臺的搭建和應用條件已趨向簡易和便捷,從而使網絡直播應用領域更加寬泛。
本次直播活動。從平臺的搭建來看,相對于大型體育賽事的衛星現場直播工作,以上直播活動相對規模較小、設備簡單,面向受眾人群單一,具有省時、高效、便捷、覆蓋面廣等特點,因此,筆者稱之為“輕量級網絡直播”。從實效性來看,時效性和互動性特點彌補了傳統教研中很多教師因不能蒞臨現場,無法及時參與教研活動的缺憾。所以,輕量級網絡體育教研直播深受一線體育教師歡迎,顯然,“輕量級網絡直播”是基于互聯網發展傳統體育教研模式變革的必然趨勢和結果,也是對傳統體育教研模式的有益補充。
江、浙地區有著深厚的文化、經濟基礎,基礎教育有著良好的發展勢態,利用輕量級的網絡直播,對推進體育教學研討的深入開展,讓更多的地區享受到優質體育教育資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據統計,參與本次研討活動的地區涵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兩天的網絡直播,有近11萬人次同步觀摩了本次活動,其人數之多、地區之廣,是一般常態體育教學活動無法比擬的,如,遠在西藏地區的體育教師也反映觀看效果良好。此次網絡直播活動,讓全國的體育教育同行,領略了浙江省體育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及智慧、嚴謹、較真的研討,對基于單元的專題教學活動有了全新的認識。
傳統模式下的體育教研活動,教師們除了看,沒有更多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輕量級的網絡直播平臺,利用其提供的交互窗口,觀課教師可以隨時對課堂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對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在線請教專家答疑解惑,這在常態的體育教研活動中是做不到的。對觀課教師來說,可以更認真地去看、去聽、去想;對上課教師來說,不同的聲音,可以提高其對課的把握,使其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更深刻的認識,避免了“一言堂”的現象,能更全面、客觀地評價一節課;專家答疑是網絡直播的一大特色,本次活動邀請了全國知名專家于素梅博士、浙江省教研員余立峰老師,對全國各地的教師疑問進行了權威解釋,提高了活動的權威性。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重要的途徑是學習和反思,學習和反思從哪兒來?觀摩同行教學活動是一條最有效的途徑,而常態教研活動集中于某一地點,參與活動者乘車前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草草聽完一節課又匆匆往回趕,效果可想而知,便捷與高效的交流研討不能得到保證。當互聯網靜悄悄地來到大家身邊的時候,已經在極大地影響著大家的學習和生活,便捷與高效是互聯網的一大特征,而利用互聯網開展活動,教師們坐在電腦前或利用手機等客戶端,就可以觀看高質量的教研活動,這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極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利用網絡直播還可以開展集體備課、專題講座等活動,從多方面彌補教師專業發展中指導不足的問題,如《江蘇學校體育網》直播平臺,在固定的時間內進行教材教法研討、網絡集體備課、特級教師講壇等活動,讓每位參與活動的教師,隨時聆聽“大師”的聲音。
1.看課、評課靈活、機動
對于傳統的體育教研活動,由于教師分布較廣,導致有些教師盡管很樂意參加體育教研卻可能沒有機會。絕大多數教師希望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約束,積極參與體育教研,輕量級網絡直播,除了開設在線直播之外,還設有互動交流空間,由傳統的現場看課、評課改為網絡隨時隨地看課、評課。
2.廣闊的交流空間
在傳統的體育教研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機會進行自我表達,導致某些有價值的信息不能被充分挖掘出來。輕量級的網絡直播,讓一線教師擁有了一個對話平等、自由,被鼓勵表達意見、有傾聽者的交流空間;同時也方便、快捷地得到了學科專家的建議和指導,并且其內容更貼合教師當下的需求,可以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互動。
缺憾一:缺乏固定的網絡交流平臺
網絡直播,平臺是一個大問題,需要一定的帶寬來保證在線觀摩人數。本次直播,最高在線人數達到了11萬余人次,這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傳播資源,但是,觀看人數與問題反饋從數量上不成正比,甚至是很多的是無效的交流提問,遠在全國各地的觀看人群,將有限的交流變成了交流園地,因此,形成固定的網絡交流平臺與場所,是進行網絡直播須注意的問題;其次,交流平臺中對專家的介紹、選手的介紹、上課資料的分享,沒有做到同時進行,對不在現場的教師是一個缺憾。
本次直播采用的是“中國學校體育”微信公眾號及“菁體育”視頻網站(與虎撲TV使用同一平臺),這只是提供了觀看平臺,并可以通過《中國學校體育》官方博客公布的點播網址進行點播觀看,但沒有回放和交流空間,這也是一個遺憾;當然,這也反映出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進行的輕量級網絡直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應該包括資料、人物介紹、上課時間安排等,雖然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推送,但不能做到集中于一個平臺。此外,,在線實時互動是網絡直播的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可以讓教師們近距離與“大師”對話,但是,對于問題的檢索,如何在成千上萬條提問中,找出具有典型特征問題來進行在線答疑,需要有專門人進行篩選,從中歸納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統一回復,這樣的在線答疑才能做到直觀、有效。
缺憾二:有效觀看人群
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觀看直播的有效人群難以統計,且效果不一定能得到提高,據《江蘇學校體育》對其所媒體直播活動的統計,每次進行觀看直播的人數,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斷斷續續觀看直播的人數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因此,一次花大精力做的現場直播工作,只有少數人進行觀摩,直播效益得不到提升,由此總結出的經驗做法是,以地區為單位,組織教師統一觀看,一是減少了網絡占有量,二是提升了觀看效果。
缺憾三:反饋與回放
問題反饋是常態教研一個沒有解決好的一個問題,而網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是由于問題分散,讓主辦方不能篩選出典型問題,而失去了應用的價值。《江蘇學校體育》給出的方案是,在直播畫面中,放入二維碼,二維碼可以收集觀摩教師的地址、單位等信息,同時可以收集更多的問題,在后臺進行統計后,交由專家進行統一回復,可以得到更高效的效果。
其次,對不能在線參與觀摩的教師,可以提供視頻回放地址,供他們在其他時間進行觀摩。
1.提高認識,以積極、務實的態度對等待網絡直播工作的開展
網絡直播來源于常規的教研活動,是常規教研形式的擴展、補充,它是一個新生事物,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才能真正認識它的本質和規律,這一過程是不斷探索和積累的過程,需要參與研究教師不斷地實踐,善于總結和發現。
2.加強監管,提高網絡直播績效
網絡直播可以讓更多的教師獲得優質教育資源,如何組織開展觀摩、加強監管,卻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對于網絡觀課,可以以地區形式,集中在某一地點進行集中觀看,這樣就避免了簽了名,而人不在現場的情況;對于課后網絡交流,以實名的方式進行評價,并規定相應的完成時間,納入考勤范圍,這樣可大大提高網絡直播的績效。
3.從體育教師中培養專業的錄課教師,提高觀課的直觀性
在實踐中發現,大多數錄課人員是非體育專業的教師擔任,由于學科的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體育專業教師對體育課教學性質不了解,往往錄課只錄取當前信息,忽視了體育教學的連續性,不能充分展示體育教學的整體性,而體育教師對課程較熟悉,可以全方面展示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小組合作等情況,讓通過網絡觀課的教師可以跟著鏡頭,詳細地學習、觀摩一節課的情況,提高觀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