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4)
基于人文教育視角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①
吳鵬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4)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提供技術型的勞動者,體育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面,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養、緩解學生心理情緒的作用不可小覷,故而,為了更進一步推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才興國戰略,提升高職體育教學水平,筆者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解析了人文教育及高職體育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內涵,在探究了人文教育視角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在人文教育視角下推進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以期推動高職體育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提高為國家培養人才的素養。
人文教育 高職體育教學 體育 體育教學
我國高職體育的教學目標仍然圍繞著增強學生身體機能等方面進行,在加強人文教育方面卻比較欠缺,這種教學方式既不能夠滿足當下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進人文教育,將高職學生的“身心”結合起來,才能夠保證在高職體育教學先進性的前提下提升我國人才培養的高效性。
1.1 人文教育的含義
作為一個動態的概念,人文說的是:我們人類社會中具體存在的種種文化現象。
當代社會涉及的人文,又或者人文主義精神,常常說的是:人類歷史文化中遺留下來的核心精華,即人們先進的價值觀和種種完整規范的高度體現。科學、和諧、仁愛思想的表現便是人文主義精神。人文教育思想,作為整個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的根基,任何歷史形態的民族其發展都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支撐。
1.2 高職體育中人文教育的內涵
教育學中以人為本的理論把學生當作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體育學習實際上是學生個體潛能、學生個性的持續發展過程。對于教學目標的理解,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著重強調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對于課程內容的擇選,以人為本的學習觀,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取。對于教學方法,以人為本的學習觀強烈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留給學生更多進行自我選擇和自我發現的空間,全方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師生關系的氛圍。將學生當作高職體育教學實踐的中心,是人文教育施行的根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特征、興趣水平、體育健康知識、運動技能儲備水平;另外,教師更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作為學生一直以來的,體現了特定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學習風格是偏向于學習策略的總和。
2.1 順應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當下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高職教育中需要充分關注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其中,人文教育的作用就顯示出來。特別是當下對人文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體育教學就應該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重視人才層次的培養。整個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學生想要在激烈動態的社會中加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全部施展開來,絕對不能夠脫離人文教育,然而這正好是人文教育所囊括的功能。
2.2 深化當下高職教育改革的需要
觀察目前我國的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在規模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考慮到高職教育的發展,人們對高職教育的關注漸漸轉移到了其體育教學的質量上。對高職體育教學的研究帶有稍微顯著的應急性,過于重視職業教育,從而忽略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如此更談不及是對人文教育的重視。這樣一來,學生身體素質根本沒有得到加強,文化得不到陶冶,精神空虛,進而致使就業競爭力急劇下降,所以高職教育務必在注重體育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對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視,全面展現出人文教育的特征。
2.3 符合當下高職學生發展的需求
高職體育教學中蘊含著堅固的身體素質與專業素質,但實際中卻廣泛存在著不重視人文的現象,缺乏培養必需的人文素質、人文精神。尤其是對于高職體育教學,其也許就是學校教育的末尾階段,此時若是在其中滲入人文教育,才可以把學生培育成為真正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高素質人才。
3.1 創新體育文化模式,營造校內校外的全民文化氛圍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當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拓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手段。在校園內,積極提供給學生基礎性和拓展性的教學練習,使學生可以對體育課程學習產生深厚的興致。在社會上,大力營造全民參與的體育文化氣氛,經常性的開展一些全民參與的體育競技比賽,使學生有機會參加到社會體育文化當中,深刻感受體育文化的樂趣。在參與和交流的實踐中,要不斷的尋求適用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創新文化模式,大幅度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魅力”,努力給學生們營造更好的學習氣氛,從而實現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3.2 構建新型體育教學師生關系
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的人文教育要求積極構筑全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與老師之間務必要建立起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理念。高職體育教師應當牢牢把握住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態情況,隨后緊密聯系其身體能力,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這樣一來,高職學生對教師的好印象自然而然就會激增。另外,學生也務必要加強與教師的主動溝通,加快科學的構筑新型師生關系,從而營造活躍的體育教學氛圍。體育教師還應當大力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主動大膽的提問題,聆聽學生寶貴的意見,有目的性的采納意見。確保學生都能夠各抒己見,營造熱鬧、活躍而且健康的教學氣氛。
3.3 開展差異化教學
體育教學中要滲入人文教學,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教師要能夠積極實施差異化教學。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每個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自身發展特點,體育學習的領悟情況,每個人的體育學習基礎都是各異的,務必做到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差異化的教學。站在學生的個體需要角度,教師要能夠安排合理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從而可以施行層次化的教學活動。
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深入的融合人文精神理念,更多的幫助和關心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在高職體育的人文教育熏陶下,強烈的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致,從而大幅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另外,教師也必須要把握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狀況,積極引導他們向正確而健康的方向發展。高職體育教育的價值在于培育更多、更優秀的綜合高素質人才,在于為社會的不同崗位輸送全新的血液,在于為構筑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1]杜兵,王爽,富小剛.對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1):65-67.
[2]張佩旭.高職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發展走向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10):154-156.
[3]張仕超,徐軍民 劉凱進.初探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1):102-103.
[4]譚屬春,黃炳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8):364-366.
G8
A
2095-2813(2017)05(b)-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04
吳鵬(1986,12—),男,湖北武漢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高職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