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周
(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4)
多球訓練法是一項有效提高訓練者擊球技巧與身體素質的高校乒乓球訓練法,被廣泛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且起到了很大作用。多球訓練法不僅能夠讓學生不間斷的接受各種擊球訓練,更能夠針對學生的身體條件與打球習慣訓練學生某一類型的擊球,打牢學生在乒乓球上基礎的同時,促進學生球風的多變,繼而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應變能力[1]。然而,客觀來講,任何事物在具備優勢的同時,同樣存在著不足,多球訓練法也不例外。如何降低多球訓練法不足帶來的影響,提高多球訓練法的優勢,成為各大高校教師思考重點。
當學生面臨一項新的體育運動,無論學生先天的身體素質如何,在學習新技術動作時,多會出現一些身體不協調現象,繼而影響了學生在該項技術動作上的發揮。身體素質高、協調性好的學生能夠通過簡單訓練快速調整自身狀態,克制不協調現象,掌握所學體育技巧;而身體協調性差的學生卻很難快速調整自身動作,只能夠通過大量反復的練習,掌握課堂所學[2]。體育教育本身的特性,奠定了多球訓練法的重要性。如:在乒乓球教學訓練中,學生想要準確控制球的運行路線、飛行速度、旋轉等,必須經過多次反復訓練,使技巧動作成為條件反射之下的反映,為初學乒乓球的學生奠定堅實基礎,提高學生運動水平。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興趣產生的起始是學生對事務的認知與掌握。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若學生很難掌握學習乒乓球所必須掌握的動作,學生將會受到挫折,繼而影響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而多球教學法的應用,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其中技巧,有效控制乒乓球的運行路線、運行速度與各種打球動作的難度,促進學生快速掌握并完成所學動作,并從中獲得成功與喜悅,以此提高學生學好乒乓球的信心,促進學生對乒乓球學習的欲望。
乒乓球是一項運動項目,該項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更需要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品質。對此,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乒乓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利用高強度的多球訓練法進行教學訓練,加強學生對乒乓球的訓練強度,提高學生運動量,促進學生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提高。長期利用多球訓練法進行乒乓球訓練,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與身體素質,使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堅持不懈的素質,促進高校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多球訓練法以快節奏、快速打球的方式訓練學生,甚至訓練節奏快于比賽,然而,此種訓練方式只是近視于比賽,與實際比賽之間還具有一定差異。其中包含有對各路球風的靈活應對、與各種不同對手的對練等[3]。在高校中,無論是練習時間或是學生水平甚至教師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把握均有不足,直接影響了多球訓練的有效性,進而在實際比賽中與在課堂練習中的差異,學生不能很好的進行鍛煉,影響了乒乓球鍛煉效果。
在高校體育課程中,乒乓球教師一般是由一個授課者與三四十名學生服組成,教師與學生間比例的不足造成教師難以對全部學生進行良好的指導,并且,大多時間學生多是與學生對練,使得學生在多球訓練中難以達到應有效果,甚至造成學生不良習慣的養成。因此,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師應先行為學生示范乒乓球的各項技巧與注意事項,并在學生進行對練時做到有效指導,提高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根據科學、安全、體力等多種角度出發,可以了解到任意運動必須安排合理的間歇時間,而非一直處于訓練狀態,間歇時間是客觀存在的。適當的高強度多球訓練與充足間歇時間能夠促使學生快速掌握技巧動作外,而超越強度的訓練或者間歇時間不足均會引起學生疲勞,影響訓練想過。對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年齡特征、體力消耗等合理安排間歇時間,環節學生疲勞,幫助學生恢復體力,為學生繼續后續訓練項目提供充足體力,有效提升高校乒乓球教學訓練的效果,提升學生對乒乓球這一運動技能的掌握。
在教師為學生安排乒乓球訓練時,首先要做的是糾正學生的打球技巧與手法,只有正確的姿勢與手法才能保障學生打好乒乓球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弱學生沒有良好的打球習慣或者在多球訓練中因為教師的不重視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則學生將很難糾正錯誤習慣,繼而影響了對乒乓球的掌握。準確的運動姿勢與運動規范是做好運動的基礎,在開設乒乓球課程前期,教師應首要訓練學生良好的打球習慣,保障學生在握拍、擊球姿勢、腳步等方面均具備一定的規范性,避免學生違背比賽規則。另外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打球習慣能夠促進學生更快的具備自身獨特的打球風格,進而形成自己的必殺技,提高學生打乒乓球的能力。
養成良好的打球習慣是乒乓球進行多球訓練法期間必須掌握的,而具備適當的間歇時間卻是所有運動項目教學中必須擁有的,隨著學生對乒乓球的練習時間加長,身體素質提高,間歇時間也應適當改變,力求保障學生充足休息的同時,為學生節省大量訓練時間。而多項混合訓練是提高學生乒乓球水平的重要環節。在學生利用多球訓練法完成單項擊球訓練之后,加強多項技術混合訓練,綜合學生前期所學各種技巧,使學生在連續接球訓練中面對不同的球風,提高學生得來靈活應對能力,提高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效果。如:在學生對各種球技學習完畢且熟練掌握后,教師可讓學生連續進行10組組合接球技巧訓練,要求每名學生根據來球的球速、運行方向、力量等采用不同的技巧回擊,并在訓練完畢后為學生總結每種擊球的回球時機,提高對乒乓球的靈活掌握,提升學生乒乓球技術。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多球訓練法能夠打牢學生基礎,提升學生運動水平,促進學生對乒乓球的良好品質,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在高校乒乓球進行多球訓練中,教師應為學生合理安排練習過程中的間歇時間,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打球習慣,加強多項技術混合訓練,提高學生對乒乓球的靈活掌握,提升學生乒乓球技術,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