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眾 (山東省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66023)
用體育中考撬動中小學體育教學健康發展
盧眾 (山東省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66023)
各省市的體育中考政策經歷了20多年的不斷探索、推進實施,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通過體育中考,廣大初中畢業生的心理、生理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鍛煉,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提升,為人生之路夯實了基礎。由此可見,體育中考的實施確有其無可替代的意義。但是,由于個別地區和學校在體育中考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引起了不同的聲音。體育中考下一步該如何改進和實施,成為近幾年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熱點話題。
1.片面追求高合格率,應試色彩明顯。實施體育中考是推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有效措施,是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但是,有些學校和教師片面追求高合格率,導致有的教師從初一就開始將中考內容作為訓練內容,將體育課變成了訓練課,使體育課走上了應試教育的道路。這既不符合現行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背離了實施體育中考的初衷。
2.忽略學生興趣,忽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的的課程。有個別教師在教學中僅注重中考項目的訓練,忽略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讓學生每節課重復相同的內容,使體育課變得枯燥無味。
3.過于走過程,目標考核是唯一。學校體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督促學生參與到體育課的學習、課外活動中,并督促學生重視體質健康,但有些體育教師迫于壓力或片面追求高合格率,在體育教學中沒有按照實際情況操作,導致沒有實現學校體育的目的。
4.項目設置不合理,家長與學生意見大。在考試項目的選擇上,一些地區和學校出現了諸如男生測試引體向上而女生測試仰臥起坐的情況,因男女生測試項目的難易程度差距較大,導致男生取得分數的難度高于女生,直接影響到中考總分,為此引起男生及其家長的焦慮和不滿,給中考體育實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如果體育中考測試固定的項目,可能就會導致在體育課上僅練習考試項目的結果。從多年來體育中考的實施效果來看,體育中考這根指揮棒對體育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就目前情況,還應進一步挖掘和擴大體育中考的作用和影響力,以此來撬動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前進。
1.加大體育中考的分值,真正引起社會的重視。各學科在中考中所占比重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在這門學科的課時量。體育課作為從小學到大學所有學科中課時比重最大的一門學科,理應在中考中占更多的分數。否則,不僅落實不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又回到了以前對待體育教學的那種“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老路上,也不可能促進社會和家長真正地重視體育。
2.設置科學、合理的測試項目。體育中考測試項目的選擇,應結合中小學常態課堂教學,除了保障基本身體素質測試內容之外,更要注重特長發揮。堅持“健康第一,多項選擇”的基本原則,在國家體質測試標準規定的項目外,可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增加特色項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測試項目,這樣可以有效地鼓勵學生參與特色項目,發展興趣愛好,發揮特長,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有特長的益處。同時,還可以豐富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培養體育特長生,挖掘出更多的體育人才。
3.規范、公平、公正的過程管理考核。過程管理考核能有效督促學生參與到日常的體育課學習、課外活動中,是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組織活動時管理學生的一個手段。建議過程管理所占分值不宜過大,最多不要超過20%;在過程管理中一定要公開、透明,要有相應的公示、監督機制。操作流程要規范,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4.加快出臺技能測試標準,推進運動技能教學。在當前各地市進行的體育中考的操作中,大多數都是設置的田徑類單項項目,其原因是目前沒有對于技能方面的測試評價標準,包括最常見的籃、足、排三大球都沒有科學、合理的測試辦法和標準,導致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在選擇中考體育項目時只能忍痛割愛,進而直接影響到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所以急需組織相關人員,盡快研究制訂相應的測試方法和標準,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困擾多年的問題。
5.多次考試,避免一考定終身。體育學科考試本身有其特殊性,受氣候、場地、身體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對于“運動技能”和最終的“身體運動能力終結性評價”,可以在初二和初三各測試1次,并取學生最好的1次成績為準。這樣,既體現了考試的人文性,又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也降低了外界因素對考試結果的影響。
6.改革創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不論是過程管理、技能測試,還是身體運動能力終結性評價,多年來只關注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考核與評價,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素養的落實與評價,因此,多年來體育課堂教學只關注“體”,而不關注“育”,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同時也為了真正在常態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建議在體育中考中適當加入如逃生技能、急救常識與操作、健康運動常識與操作等綜合能力的測試與評價,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