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推進城鄉美育協調發展
青島市將美育作為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市內外藝教資源統籌利用,政府與學校協同推進,在城鄉學校廣泛開展“藝動城鄉”品牌建設,促進城鄉學校美育工作協調發展。
一是建立普及平臺。以學生藝術社團為載體,開展“戲動城鄉”“樂動城鄉”“舞動城鄉”等“藝動城鄉”系列活動,組織市區優秀中小學生藝術團與鄉鎮藝術薄弱學校結對開展美育課程教學,帶動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普及與提高。全市共有1000余個學校藝術社團參與,約12000名農村學生受益。二是建立展示平臺。目前已連續舉辦25屆中小學生藝術節、18屆中小學生新年音樂會和3屆中小學戲劇節,在校中小學生年參與率達95%以上,為全市中小學生個性發展、藝術展示搭建平臺。三是建立特色培育平臺。挖掘地方傳統藝術特色和資源,先后推出膠州秧歌鄉土教材、即墨柳腔地方課程等地方特色藝術校本課程,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民族文化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目前,全部市區學校和90%以上的農村學校都擁有藝術校本課程,中小學校藝術教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依托專業團隊,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教育行政部門與市音樂廣播電臺、市演藝集團、市曲藝團等專業團體合作,開展了“古典音樂進校園”“步入美術館,品味藝術人生”“中國夢·民族魂”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文藝專場進校園等活動,每年引進優秀藝術劇團校園演出近百場,以豐富典雅的藝術形式陶冶學生情操。二是依托專家力量,提高美育工作專業化水平。整合高校、專業院團專家資源,成立青島市中小學生藝術教育專家指導團,首批專家團成員由來自青島高校、藝術院團、音協、舞協、藝術研究所等35人組成,下設創編策劃、器樂、舞蹈、聲樂、戲劇表演、朗誦等專業委員會,為全市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提供專業指導。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2014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1千萬元學校美育專項經費,區(市)財政每年配套投入經費近2千萬元,用于中小學藝術團硬件投入、藝術教育專家指導、藝術社團建設、藝術展演等活動。采取限期、專人、專項落實的方式,將音樂、美術教學配套設施等按時配備到農村學校。二是多方保障師資需求。在加強新教師補充的同時,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開展高校志愿者深入農村中小學扶持學校藝術教育活動。實施區(市)內藝術教師交流制度,鼓勵藝術教師通過“走教”“支教”“巡回教學”“流動授課”“定點聯系”“對口輔導”等多種形式到農村和薄弱學校任教,集中解決農村和薄弱學校藝術教師不足問題。三是發揮考核引領作用。將學校美育工作納入學校督導評估和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將音體美師資配備等難點問題納入對區市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同時,建立美育教師綜合考評機制,將音樂、美術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輔導工作按照課時時間合理計入工作量,調動教師參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