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然 卞向陽
東華大學
客家旅游服飾品設計現狀及創新研究
陳安然 卞向陽
東華大學
通過對梅州地區客家旅游景區內所銷售的旅游服飾產品現狀的分析和總結,依據客家服飾的文化內涵,提出客家旅游服飾品的創新設計,設計開發一系列具有鮮明客家文化特色的客家旅游服飾品。
客家;旅游;服飾;產品
近年來,隨著客家旅游景區的開放,帶動了包括服飾在內旅游產品的熱銷。因服飾所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和文化價值,能夠呈現出鮮明的地域藝術。為提升客家旅游服飾品的整體品質,傳承和推廣客家服飾文化及客家旅游,有必要對客家旅游服飾品進行創新設計。
梅州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①。隨著中國客家博物館、梅州“客天下”旅游產業園等旅游景區開館,旅游業催生游客對旅游服飾品的需求。經調研,梅州地區的旅游服飾品在景區的需求量呈上升趨勢。但從設計角度在售的旅游服飾品存在問題:一是現有的客家旅游服飾品存在著產品開發局限,只能停留在觀賞、紀念,服飾功能被限制,如印有景區名稱的服裝、帽子等產品。二是對客家服飾資源進行粗獷開發,文化附加值低。無論是帶有藍印花布的記事本等日用品還是馬甲、布鞋均用同樣面料,使得產品喪失了藍印花布的文化內涵,導致文化價值降低。三是服飾品設計觀念與批量生產契合偏差,工業痕跡過重使旅游服飾品種類數量少,可選少。那么對于提煉客家服飾文化內涵成為提升客家旅游服飾品品質的關鍵問題。
由于客家民系自身形成的客觀原因和客家人特定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等因素,使得客家人表現出樸素、自然、實用的服飾文化。
① 樸素。客家風俗崇尚簡單、質樸。傳統客家服飾造型及結構簡潔古樸,呈現平面結構,由手工縫制而成,款式基本與中原服飾區別不大。如客家男子上衣一般為“大襟衫”或“對襟衫”,女子上衣只在襟邊加上條帶有圖案的鑲邊,以示區別。制作、造型結構簡單的服裝款式無論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均可穿著,充分體現客家人勤儉樸素的生活智慧。
② 自然。客家人是一個生存適應能力極強的民系,這種能力表現出與自然的契合,在服飾中不難發現它們對大自然的情趣。他們在服色彩上保持大自然最常見的黑、褐、白、藍四種色彩,表現出自然的原始美感。客家人將這些色彩運用到他們的服飾上,正是客家人樸素自然的本性流露。
③ 實用。客家人將服飾實用性便擺在第一位,面對所遷地區惡劣的生存環境,首要問題是生存而非美觀。如客家人平時所穿的肚兜上都附有大小不一口袋,用作小孩裝糖果、玩物、零錢等小物件,大人則可以放置鑰匙、錢、重要文件等。這種實用性的發明對現代服裝功能性設計具有借鑒意義。
樸素、自然、實用成為客家人在服飾上所保留下來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基因。在現代化大潮中更需要將這種內涵和基因傳承發展,寓于進當今服飾品中。
針對前文提到的旅游服飾品所出現的問題,結合客家服飾文化內涵,從服裝設計的角度,把“樸素、自然、實用”的內涵融入到旅游服飾品中進行創新設計,以供借鑒參考。
方案一:穿著實用性
如圖1所示,根據客家服飾功能性結構,對其進行改進再設計,運用H型輪廓簡潔的線條及可前后調換穿著設計,具有時尚性、功能性,體現出客家服飾文化中“實用”的內涵,達到能夠進行實際穿著功能。

圖1 前后衣身可調換設計
方案二:色彩簡潔性
藏藍與米白色相搭配,增加服裝韻味,表達客家服飾經過千百年的積淀所形成的“樸素、”的內涵,通過毛呢、網布所呈現的自然肌理感表達客家人對自然的意蘊和簡潔的視覺美感,如圖2所示。

圖2 藏藍色與米白色所呈現的簡潔感
方案三:細節風格性
在細節上突出客家服飾“實用”特征。提取客家傳統服飾上某一部件作為設計增加產品本身實用性。例如在腰頭設計上,引入客家雙層腰頭設計意識,在褲腰加裝一層可拆卸的口袋,既可做腰帶起固定作用,亦可在需要時裝一些隨身物品。
服飾文化作為旅游地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品的個性特征和地域色彩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構成要素。客家旅游服飾品若要進一步開拓市場,僅將云貴地區的民族旅游服飾品批發照搬已有款式是不夠的。本次創新帶有一定探索性的試驗,其中仍存在著問題。對于服飾品文化內涵的開發及價值的提升需要設計者和經營者共同研究、提煉,把客家傳統服飾文化真正融進旅游服飾品中,獲得適合自身的設計成果。
注釋:
①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州概況[EB/OL].https∶//www.meizhou.gov.cn/zjmz/mzgk/mzgk1/t20160825_130.htm,2016.08.25/2016.09.13.
[1] 陳金怡.客家服飾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05.
[2] 車曉磊.旅游服飾漫談[J].廣西輕工業,2009(5):111 - 141.
陳安然(1992年—),男,漢,學歷:碩士,單位:東華大學,研究方向:藝術史研究
卞向陽(1965年—),男,漢,職務:教授,學歷:博士,單位:東華大學,研究方向:服裝史論及設計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