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華
摘 要:隨著新時期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技術得到飛速發展,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行業,在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者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遇到新的發展機遇。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的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斷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主動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路徑,迎接時代帶來的挑戰。本文立足于現實分析互聯網時代工會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以及發展現狀,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關于創新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策略。
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網絡化系統需要有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子系統構成。三者有機結合形成目標一致、各具特色的不同層面的信息網絡系統。
宏觀信息系統以中央及其政府的職能部門和省、市領導機構的會議精神、決議、文件等信息構成,信息突出指導性、思想性、理論性、政策性、原則性、方針性。宏觀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系統,比較適合由高一級的部門統一建設,下一級部門直接調用為宜。
微觀信息系統反映本部門和單位所從事的、面向群眾或個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動態信息。部署要明確,信息要生動活潑、鮮活具體。微觀信息系統的欄目應占到全部思想政治工作欄目的80%左右,這些欄目內容才是最貼近實際、最貼近生活、最貼近群眾的欄目。
關鍵字:互聯網時代;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不斷得到普及,使得工會職工接觸和利用互聯網的機率越來越頻繁。從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的數據表明,職工的在所用上網用戶中占據21%,是互聯網下最為活躍的群體[1]。從互聯網對職工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影響來看,新時代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構建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強引導工會職工對互聯網環境的思想應對策略。在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技術對開展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產生的重要意義基礎上,必須積極探索出加強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1 工會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以及發展現狀
首先,工會職工的思想道德修養面臨嚴峻挑戰。由于互聯網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所以網絡環境較差,在資源共享的同時,有許多落后文化以及惡俗文化的存在,夾雜在學術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娛樂信息中間干擾者工會職工無法正常工作。網絡中各種新型媒介的出現,方便職工反映利益訴求的同時,會給一些不法份子可趁之機,營造虛假事例騙取社會同情心和大量金錢財物。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熏陶,職工可能會放松對自我道德約束,給工會的整體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不良影響。
其次,工會在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中無法有效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工會在組織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時一般采用集體學習模式,這種模式雖然能在學習的氣氛中提高職工思想道德修養,但缺乏對外界大事時效性了解,影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開展。尤其在部分工會職工出現問題,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及時解決,可能會達不到預期的工會效果,沒有充分發揮出互聯網價值有效利用先進科技手段[2]。
最后,現有的工會職工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過于重視形式,沒能從實際出發解決問題。工會的初衷是以組織的形式幫助職工爭取更多的權益,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有求助的對象,但通過對目前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組織的形式來看,工會還遠遠沒有發揮出其作用,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2 互聯網時代下創新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
互聯網時代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緊密聯系網絡,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網絡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在這一過程中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趨利避害,開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
2.1 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工會思想工作者不僅要認清當下發展形勢,更要順從形式從內心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各行各業發展中,思想政治工作都是處于首要位置,對經濟和社會起著基礎性的向導作用,所以認識到互聯網時代下工會思政面臨的挑戰以及新的發展機遇,牢牢穩固思政工作地位不動搖。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準備,為之后的思政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凈化網絡環境,完善思政工作管理制度
凈化網絡環境是整個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不是依靠工會單個組織可以完成的任務。有關網絡監管部門對網絡環境進行及時監測,為網絡管理制定完善的制度,杜絕一切有害違法信息的蔓延和擴散,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加強工會職工的思想教育培訓,為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做到心中存在法制觀念和意識,考慮到實際情況,對上網紀律進行嚴格規范,逐漸培養起職工選擇正確信息工作,把網絡法制教育與網絡道德教育相結合,延伸出工會思政管理的新內涵,同時抵制各種落后、腐朽文化的入侵[3]。
2.3 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網站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型媒介為工會的思政工作帶來便利。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在網絡中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題網站,成為宣傳工會先進思想文化和維護職工權益的新陣地,擴充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孫春蘭曾說:“中國工會是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工會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創建中國工會網站,是全國總工會遵守中央部下發的《意見》的重要舉措[4]。”《意見》要求我們工會組織要與時俱進,學會運用網絡化信息傳播媒介推進工會的思政工作,同時也是符合現代網絡傳播手段下的工會工作流程。所以,積極建立紅色文化網站,重視對工會思政工作開展渠道的建設,逐步實現工會思政工作的網絡化和現代化。從時代的發展中不斷創新工會思政工作的形式,比如微博、微信等現代化信息傳播媒介,提高工作的效率,充分享受到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新變化。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雖然工會思政工作者面臨諸多的挑戰,但只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抓住機遇,積極開創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政工作的新形式,把握好思想教育的新特點,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最終會創新思政工作的新局面,為培養時代需要的人才提供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田濤.基于互聯網環境下開展工會工作的幾點思考[J].青年時代,2015,(21):69-70.
[2]廖寧江.互聯網時代的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J].考試周刊,2016,(58):141.
[3]汪燦德.論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創新[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0(2):116-119.
[4]張梅,田淑芳.網絡環境下工會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12(4):37,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