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摘要】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對小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這兩種觀念及思維的培養,由此來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法治理念,促使小學生從小樹立起遵紀守法的思想觀念及意識,全面地完善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思想以及法律觀念意識。
【關鍵詞】小學生 道德與法治 思維 培養對小學生開展學校教育的時候,不僅需要通過轉變教學的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小學生的成績。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素質的提升與發展。由于我校位于貧困山區,因而學校的黨支部及校長十分重視對師生的道德法治教育的工作,由此就通過開展相關的道德品德教育以及相關的法治理念教育來全面的提升我校小學生的品德與法治的觀念及素質,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
一、小學道德品德教育
(一)小學道德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小學道德品德教育課程的開展受到了全國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本人工作的貧困山區小學中對于道德品德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對這門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同時,在安排道德品德教育課程時,所安排的課時數較少,進而對于小學生的實際教育次數及程度都比較少,沒有發揮出這門課程的作用。除此之外,在道德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上的講解,忽視了對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的分析與研究,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道德品德教育的教學活動。同時由于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過于的傳統,對小學生的吸引力較弱,致使課堂教學的效果較差。
(二)小學道德品德教育的對策
結合本人在校工作的30多年對于師生道德法治教育的經驗來談,為了更好的開展小學道德品德教育,首先就需要學校及相關部門提升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對教育教學的投資力度,由此才能夠來效的提升貧困山區小學的道德品德教育的基礎教學設施,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加強對小學生的道德品德的培養與提升。同時,學校還需要依據學生及學校的實際經濟及發展的狀況來完善道德品德教育的課程設置,增加該課程的課時數,提升道德品德教育的師資力量及隊伍,增加相關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以及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由此才能夠逐步的提升小學生對于道德品德教育的認知,提升小學生道德品德的意識。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創新教學的方法來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讓小學生親自的去實踐與感受,進而可以提升小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的能力。同時,還可以促使小學生通過實踐感悟來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并逐步的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品德。
二、小學法治理念教育
(一)小學法治理念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貧困山區的小學在小學生的法治理念教育仍舊沒有得到學校教育行政主觀部門的重視,同時,很多的小學教師對于學生的法治理念教育也存在著不重視的情況,沒有利用較多的時間去對小學生進行相關的法治教育、法治宣傳等,進而造成了小學生的法治理念薄弱。同時,在小學法治教育中所對學生進行法治理念教育的老師都不是專業的學法學的老師,因此在小學法治理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只能夠依據相關教材上的知識點來開展教學,無法從自身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層面來對學生更好的開展法治理念的教育。同時,由于所處的地區較為貧困,人們的法治意識及思想觀念較為落后,進而就存在著很多的教師缺乏基本的法律觀念及意識,因此對于小學生的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較差。除此之外,在小學法治理念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小學都缺少與小學生認知水平相關的教材,導致這門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完整、系統的教材,使得教育教學的效果較差,沒有促使小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法治理念及法治觀念與意識。
(二)小學法治理念教育的對策
針對小學法治理念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教學問題,需要相關的學校部門及教師能夠加強對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為貧困山區的小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法治教育環境,構建完整的法治理念教育的體系,進而加強對小學生進行法治理念的教育教學,增強小學生主動學習法治理念的意識。同時,還需要制定出統一的、適合于貧困山區的法治理念教學的教材,以及當代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的內容,建立統一的教學標準,由此來提升小學法治理念教育教學的水平與效果。學校及相關部門還需要增加法治理念方面的教育投入,不僅需要提升相關的教育教學資金,同時還可以定期的增加法治理念教育在開展時所用的教學用具及符合貧困山區小學生的、程度較淺的課外讀物。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小學法治理念教育的師資力量及水平,通過對法治較于的老師進行定期的專業素質及技能的培訓之外,還可以將法治理念教育的相關內容納入教師資格考試的相關范圍之中,不斷的完善教師法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及相關的教學技能,進而來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對小學生的法治理念教育,增加小學生的法治觀念,進而更好地促進小學生全面素質的綜合性提升。
三、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理念的協調灌輸
在小學教育開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需要同時的對小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理念的共同教育與發展,進而才能夠全面的促使貧困山區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將道德與法治理念相結合,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意識及法治觀念,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增加小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與責任意識。因此,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將道德與法治理念相互協調與發展,對小學生開展相關課程的教育教學,能夠更好的提升與發展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將道德與法治理念進行融合與協調,在原有的道德教育中增加法治的教育教學后,原本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在不再是適用于新的教學內容,因此就需要教師根據貧困山區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結合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的經驗來有效的提升和開展道德與法治理念的教學,由此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理念的教學開展,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小學生建立德與法的思維,提升小學生的法治觀念及法律的防范意識。
例如,可以通過結合貧困小學的實際發展及學生的思想狀況來將道德與法治理念相結合,學校可以定期邀請舉辦相關的道德法治的主題活動,通過表演相關的情景劇、小品,讓學生宣傳畫報來有效的提升貧困山區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及相關的法律意識,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此外,還可以通過邀請市里優秀的道德與法治的老師來給貧困山區學校的小學生們上課,相關的教師進行學習來提升貧困山區小學的道德法治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小結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身體及心理尚未完全發育,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小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發展時期。因此,在小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道德與法治理念的教育,能夠引導小學生樹立起爭取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明辨是非對錯。同時,還能夠培養并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加自身的法治觀念與意識,進而促使小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福華,嚴義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人民法治,2015,(01).
[2]黃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D].大理學院,2011.
[3]靳玉軍.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5,(04).
[4]李雨洋.中小學法治教育亟需改革[J].法制博覽,2016,(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