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
【摘要】語文是小學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對于開闊小學生的視野、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單位一般是“篇”,雖然學生能對每篇課文進行深入的學習,但知識的連貫性卻不強。而以“單元”為教學單位,則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對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及優點進行分析,并就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希望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單元整體教學 優點 策略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應突出其實踐性和系統性,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不同語文資源和知識點進行整合的能力。單元整體教學是將整個單元的主題貫穿到單元中的每篇課文中,注重將零散的知識集中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及優點
1.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
單元整體教學,是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單元的主題為中心,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整合,將各教學資源的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并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和感知語文知識。單元整體教學是以“單元”為教學的單位,其與傳統以“篇”為單元的教學不同,單元整體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多層閱讀的能力,能將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充分的體現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2.單元整體教學的優點
與單篇教學相比,單元整體教學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更具系統性,單元整體教學的內容選材和布局方面都更具系統性,而不像單篇教學那樣比較分散。第二,注重體現教學的整體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都是圍繞著單元主題展開的。第三,具有連續性,單篇教學只注重單篇文章教學的連續性,而單元整體教學則注重整個單元教學的連續性,通過連續性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每個單元的主題不同,但各個單元之間卻是相互聯系的,每個單元組合在一起就形成完整的教學鏈。最后,具有比較性,由于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所選擇的課文在主題或者體裁上是一致的,所以每個單元中的文章既有想通之處,又能表現出其獨特的個性。因此,這就能方便教師開展類比教學活動,也能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1.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的重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重點,在教材的編排過程中都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因此,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明確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最新版中,總共有8個單元,雖然每個單元所選擇的課文不同,但是由于二年級應該是為后續語文學習打基礎的時候,所以每個單元的重點都應該是識字。每個單元所選取的生字難度有所不同,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認識生字,才能夠讓學生取得更快、更大的進步。在1單元的生字中主要有“圖”“勞”“浪”等相對簡單的生字,而在第8單元中的生字就更難,包括“浮”“碰”“博”等。在學習完每個單元的生字后,教師應將單元中所有的生字匯總,對字的結構、字形、字意等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能夠在了解“字”的基礎上再向“詞”過渡。
2.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引導
單元整體教學應體現教學的整體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時,也應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語文教材的編寫和內容安排都是有章可循的,教師只有從單元整體出發,將單元內所有的課文聯系起來,才能引導學生明確單元的主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體系,將零散的知識集中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最新版1單元中,所選擇的課文有《燕子》《古詩兩首》《荷花》《珍珠泉》,其中的《古詩兩首》分別是“詠柳”和“春日”,整個單元所精選的文章都是以寫景為主,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應重點讓學生把握景物的描寫方法,并圍繞著寫景這一主題對每篇課文進行分析。在學習完單元中的所有課文后,再對其進行對比分析,歸納總結其中的異同,從而讓學生掌握景物的描寫方法,根據所學內容,以《家鄉景物》為題,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以此來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并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3.對單元內容進行科學整合
雖然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的內容是固定的,但教師的教學方法卻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對單元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收自己所講解的知識。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最新版第4單元中,所編排的課文有《白鵝》《白公鵝》《貓》《母雞》,都是寫動物的文章,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先通讀每篇課文,再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每種動物都有怎樣的性格特征,作者分別都用怎樣的手法來描繪這些栩栩如生的動物等。學生再帶著這些問題品讀誦記,體會每篇課文中不同的感情色彩。在品讀的過程中,教師應重點指導學生相同類型的文章,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并將自己的感受、體會等表達出來。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還可邊讀邊寫,將自己對文章的領悟、感受、收獲等記錄下來,并根據所學內容,寫一篇與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有關的作文,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從整體上指導學生復習
復習是小學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復習,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使學生所積累的知識具有連續性,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師指導學生復習的過程中,也應該從整體出發,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幫助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串聯起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最新版8單元中,所包括的課文有《七律·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每篇課文都與毛主席有關。在復習這個單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生字著手,再從生字擴展到有關毛主席的事跡,然后將事跡劃分到具體的課文中,讓學生能夠將字、詞、句、段落、文章聯系起來,全面的掌握每篇課文的具體內容。然后,根據相關內容將每篇課文中的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聯系起來,以鞏固所學知識,達到復習的目的。通過這樣的復習方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還能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單元教學的重點,并從整體上對學生的學習和復習進行指導,通過對單元內容進行科學的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熊昭.課文·語文·人文——關于“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探討[J].新課程,2017,(02):243.
[2]顧玫瑰.開掘“單元練習”的“隱形力量”——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單元練習”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5,(08):32-33.
[3]唐洪濤.小學語文單元整體命題探析案例舉偶[J].科學咨詢,2014,(23):89.
[4]施培娟.小學高段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5,(01):40-41.
[5]許瑩.“單元整體語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實踐探索[J].教育界,2015,(04):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