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鳳
【摘要】把合作學習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小學生提高成績的重要手段。具有扎實的語文功底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在小學教學工作中具有很高的價值,運用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小學的教學質量。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語文教學 合作學習 問題 對策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化過于嚴肅。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由于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念理解得不夠透徹,因而出現教學形式過于嚴重。雖然語文教學的教學課堂活躍,但是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教學效果也不能明顯得到表現,成績好的學生就基礎知識方面的掌握具有相應優勢,而成績較差的學生相對就比較困難,對教師布置的任務完成情況不一致。前者的知識在不斷進行增長,但后者就沒有學習到什么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如果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就會導致學生的知識無法提高,也許還會適得其反,給語文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
2.學生被動合作。合作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就目前情況來說,小學生中出現無法溝通、不懂分享的情況,這樣的現象從很大程度上對合作學習的推廣形成阻礙。教師在不斷的強調合作學習,但畢竟學生們的基礎掌握各異,存在很大的差距,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被動的學習狀態,教師對開展合作學習沒有對學生們的想法進行了解,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呈兩極分化趨勢。
3.教師沒有發揮引導作用。教師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起指導作用,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對學生缺乏引導,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就會使得合作學習成為過場。教師既是教學活動主導者,對學生的把控度不夠,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準確把握,對學生學習情況考慮不充分,尤其是教師在區間上的時間和教學內容安排,無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實現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對策
1.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相當重要的,單靠傳統的教學的傳統手段是無法實現這個教學目標的。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根據學生所表現出的實際情況,然后有針對性的布置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合作共贏的真諦,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其他同學建立深厚的友誼,還能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升。
2.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把合作學習運用于語文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敢于吐露自己的心聲,大膽地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與同學們共同分享,采用這樣的方法,教師可以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有相應的了解,然后在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就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鼓勵大家積極思考各抒己見。此外,教師還應該通過學生的表達,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正,不斷推進教學發展。
3.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是要求學生對語文中的各種詞匯進行積累。所以,養成學生做好課堂筆記也是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當合作學習在不斷對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深化的過程中,還能夠讓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進行加深,這對學生以后學習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教師在進行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對學生在課堂上記讀書筆記的習慣進行加強。具體舉例:如對重點的詞句段進行運用,通過不斷的學習對這種方法進行掌握,不但能夠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得以鞏固。
4.最大程度促進學生發展。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由于小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各方面都還處于快速發育的階段,所以他們對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是相當需要的。通過不斷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成績進行鼓勵,通過開展活動讓學生們都參與到教學中來,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學會分享的好習慣,成績較為優異的同學可以對成績較差的同學進行輔導,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所學知識,還能促進彼此不斷成長,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加快共同學習目標的實現。
如上文所述,把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良好的結合,能夠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不斷滿足小學生發展的特征,加強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也有相應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兩者融合的教學目標早日實現。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促進師生之間和諧交流,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胡仕文,胡功興.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如何使學生學會合作[J].現代閱讀,2010,(03):259-261.
[2]李婷婷.淺談在新課標下語文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J].新課程,2012,(05):12-14.endprint